天天看點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作者:沉穩飛翔

由于出生和曾經生活在衛河古鎮裡,是以對衛河情有獨鐘。幾年下來,對河南境内的衛河古碼頭騎訪了不少,如浚縣的淇門、新鎮、小河、屯子,湯陰的五陵,内黃的高堤,南樂的元村等等。但是進入河北的衛河古鎮,騎訪的足迹卻是空白。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裡,好像是善于探索、勤于挖掘新線的同城騎友聽濤,首次把騎迹播撒在了河北省大名縣的龍王廟和金灘兩個古鎮,随後帶動了同城的騎隊紛紛前往,好像老騎友都有了到此一遊的過往了,而我多次想去又都失之交臂,至今尚未成行,說起來不該呀!龍王廟和金灘,這兩個地方均是和去過的河南衛河古碼頭一樣,也是随着衛河的興衰而繁盛和破敗的,正像一位曆經風霜的長者一樣,雖然老态龍鐘,但是其曆經的輝煌,卻足以支撐起這些地方的曆史底蘊和文化積澱來。

事前事後查了龍王廟和金灘的資料,無不是因為衛河便利的水運物流成就了古鎮的文明。明清時期的衛河大名段有碼頭數處,至為重要一處就有龍王廟。地名的來曆說法有二,相傳在明朝以前,此地是衛河的一個渡口,隻有幾戶人家,有一年發大水,把三角店的一個木質龍王神像沖到這裡,有人将神像打撈起來,在衛河東岸修了一座龍王廟;又一說為,此處原為一個三角壇,方圓幾百畝,久而不涸,或以為龍湫也!于是建龍王廟于其上。兩說并存,都不外是因廟而得名。而金灘鎮,據《大名縣志》記載,這裡原來是衛河的一個渡口,後聚集為村落,因處于河灘上而得名小灘。到了清朝,這裡水運發達,商業繁榮。同治年間,禮部侍郎毛昶熙奉命赴河南督辦團練事宜,輕舟微服沿大運河南下行至大名府小灘鎮,停舟上岸想看一看這座繁華小鎮,不想被當地政要士紳聞之,得到隆重招待。因仰慕其書法,士紳力請其為本村題字。也許是毛昶熙被小灘鎮繁華的景象所觸動,一反從不輕易留墨題字的慣例,出人意料很高興地提筆寫下“金灘鎮”三字。從此,小灘鎮逐漸淡出人們的語言,“金灘鎮”之名就越叫越響了。“衛河,古清、淇二水所導也,漢為白溝,隋為永濟渠,宋元曰禦河,明曰衛河。”曾經為水旱碼頭的龍王廟,店鋪衆多,商戶林立,陝、晉商賈衆多,有“走橋不見橋,一步三孔橋;三山加一井,銅獅子一人高”的興盛景象。清朝乾嘉年間,在鎮東南部曾建有規模宏大的山陝會館,隻可惜文革時破四舊,全部拆除,今已蕩然無存。龍王廟碼頭實在太大,數個大貨場主要存放洋貨與雜貨、煤炭與瓷器,南貨場主要存放食鹽。因食鹽的量太大了,車馬衆多,經常在路上塞車,是以衆鹽商還共同出資修了一條專用道,專供運鹽使用,起名鹽路。因運輸一種商品,就修一條專用道路,在全國也不多見。龍王廟鎮明清時期,還建有高大堅固的寨牆,宛如一座城池,東西南北辟有六門,各有名稱,西門因濱臨衛運河,名曰“臨衛門”。龍王廟,北鹽南米,東貨西瓷,河中船艘,首尾相連。碼頭兩岸,運貨車馬,川流不息,曾為一縣之首邑重鎮。金灘鎮繁華至遲形成于元代,明永樂間廢海運作漕運,曾在小灘鎮設定機構,專門負責水運事務。因金灘鎮“南襟河洛,北通燕趙,東接齊魯,西拱嵩行,舟行輻辏,民物阜殷,俨然一都市”,鎮内店鋪、銀号、當鋪、酒店等等近百家,是繁華富庶之地。明朝後期,因鞑靼入侵,作為大名府屏藩重地的金灘鎮開始集建寨牆,建有寨門五座,牆基三四丈,上有垛口,全然大名城模式。上世紀八十年代寨牆方拆除,寨門、寨牆遺迹尚存。物換星移,時過境遷,如今的龍王廟和金灘兩鎮,随着衛河航運功能的頹廢,早已是改變了模樣,殘留的繁盛隻能是從點點滴滴中去尋覓了。

2016年9月10日,星期六,由大名單車發帖、店主張峰随隊保障,陽光哥、愛生活、亞丁、望川、秋水、木棉樹和本人,一行八人騎往大名縣龍王廟和金灘兩座衛河古鎮。來回都很快,緣于有高手領騎不怠,跟随也用上了“洪荒之力”。全部計程大概是146公裡。在龍王廟鎮,尋訪到了殘存的龍王廟;金灘鎮中,參觀了北大街上的清真寺和東大街上的“山陝會館”,還在鎮上的老字号糕點鋪買了五仁月餅等糕點,才花了44元。兩鎮之外,都攀上了衛河河堤一望,均是一片玉米地了,河岸的老碼頭都蕩然無存。午飯是在金灘鎮外吃的,實惠但味道一般,啤酒馍菜A費隻有18元。歸程是側逆風,溫度也高了起來,頗耗體力,喝水不少,最後幾位強驢也直喊沒勁兒了。早上六點八分啟程,下午五點半到家。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衛河串起了大名境内的龍王廟和金灘兩座古碼頭,過去的舟楫便利,兩地都曾有繁華的曆史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秋高氣爽,一行八人騎往兩座衛河古鎮做以探訪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在龍王廟鎮,遇到了臨河而居的熱心人,便領路邊滔滔不絕地向我們講述這裡過去的輝煌史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叫開了龍王廟的大門,這已經是古鎮僅存的曆史遺迹了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龍王廟鎮不能沒有龍王廟,可曾經的高台大殿,隻剩如今的民居一樣的殿堂了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龍王爺仍在,但香火已經不旺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唯留的三通古碑作證,這裡很早就有龍王廟了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明成化七年的“大名縣重修龍王廟記”碑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面對明朝的石碑,大家也好像敬重有加,仔細看,還拍照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另一通“永垂不朽”的蟠龍碑首掩于荒草中,已經身首異處了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衛河大堤,内外皆荒,古碼頭的痕迹無影無蹤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龍王廟鎮北去十五公裡,就到了金灘鎮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因衛河航運貿易而興盛的金灘鎮,曾經店鋪林立,顧客如流,各地客商雲集此地。這是老十字街的位置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金灘鎮,回群眾多,鎮中原有四座清真寺,稱為南寺、北寺、西寺和女寺。如今南寺成為當地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清真南寺座落于北街路東,坐東朝西,是阿拉伯風格與中式建築完美的結合。該寺始建于元末,後曆代均有修繕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寺門進去為大堂西照壁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照壁的後面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大殿。大殿由東向西分别為卷棚、禮拜堂、祭殿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卷棚為清朝重修時增建的,前檐均有花棂窗門,大門兩側立有兩通重修碑。中部為硬山頂禮拜堂,坐西向東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禮拜堂正中門楣上有“普慈今世”金字木匾一塊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寺院内南、北各植有一株直徑一米左右的百年古槐,其中的一棵已被毀壞,幸存的一棵枝幹虬勁,至今根深葉茂,郁郁蔥蔥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山陝會館舊址位于金灘鎮東大街上。據考證,始建于清代中後期,為當時山西、陝西在金灘鎮經商住宿及接待同鄉的場所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土地改革時期,會館被征用,曾作為金灘鎮印刷廠工廠中的房間等。山陝會館是金灘鎮經濟繁榮的見證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最南端是是主房,現僅存五間,室内雕梁畫棟隐隐可見,現在這裡成了财神爺等神靈安居的地方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鎮上南街的逢源号楊家糕點鋪,現在的主人稱已經是第三代經營者了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傳統的五仁月餅剛剛出爐,一斤五個,才八元。快中秋節了,大家買一些自己吃吧

騎訪大名龍王廟、金灘兩衛河古鎮

金灘鎮外的午餐,啤酒馍菜,實惠也便宜,A費18元。在金灘,清豐騎友永遠向前也趕到加入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