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發現!自閉症等到6歲能“脫帽”?

作者:兒科醫生孟青

當孩子不幸被診斷為自閉症時,許多家庭都會陷入絕望的深淵!

因為目前主流觀點認為自閉症是一種終身的障礙,通常不能自愈,隻能通過綜合幹預來減輕相關症狀。

但前段時間著名期刊《JAMA·兒科學》釋出的一篇研究成果讓“星孩”家長看到了新的曙光。

新發現!自閉症等到6歲能“脫帽”?

△圖源丨新聞截圖

研究内容顯示:

國外某兒童醫院研究團隊對213名自閉症患兒進行長期的觀察和随訪,發現這些孩子都在1到3歲被确診了自閉症,而在這些孩子中有79名兒童(占比37.1%)在6歲時不再符合自閉症标準,其中女童、或者适應能力較強的兒童居多。

也就是說有近4成的孩子在6歲時實作了“脫帽”!

而這讓部分看見該報道的“星孩”家長産生了,“自己孩子到6歲後是不是也會脫帽”的想法。

為此,有家長在背景留言,向我們咨詢這一報道的真實性。

為解答家長的疑慮,西西收集、查閱了諸多相關資料後,最終了解到:

該篇報道與研究屬實,但目前還缺乏臨床資料支撐,還需要做進一步研究。

☆研究流程圖

新發現!自閉症等到6歲能“脫帽”?

△圖源丨新聞截圖

不過“星娃”家長們聽到這一結果也不必太過氣餒。

雖然目前還未找到幫助孩子“脫帽”的“特效藥”。

但通過積極地訓練與幹預,是能夠增加孩子“脫帽”幾率的。

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一下,什麼是自閉症“脫帽”?怎樣做才能幫助孩子增加“脫帽”幾率。

自閉症“脫帽”到底是什麼意思?

自閉症“脫帽”或“摘帽”是指自閉症兒童在經過一定的康複訓練和教育幹預後,社互動動、溝通和自理能力達到一定程度。

被認為可以融入普通學校進行正常學習和生活,并取消特殊教育身份的一種說/做法。

新發現!自閉症等到6歲能“脫帽”?

△内部素材,未經允許請勿私自轉載使用

但實際上,孤獨症孩子的"脫帽"并不意味着孩子已經完全擺脫了孤獨症。

就目前而言,自閉症至今還是無法治愈的,即使孩子"脫帽"了,自閉症在大腦中的特征仍然存在。

換句話說,與一般人相比,自閉症孩子的思維方式和個性始終與常人存在一定差異。

☆需要寫上名字,葛蘭汀才會感覺那是給自己的房間

新發現!自閉症等到6歲能“脫帽”?

△圖源丨電影《自閉曆程》

"脫帽"隻是社會學上的說法,僅僅意味着在某個階段,孩子的能力已接近普通孩子的水準。

然而,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持續保持這種接近普通的狀态,就需要根據孩子的實際需求持續進行不斷地幹預和教育。

怎樣才能增加“脫帽”的幾率?

相信對自閉症有所了解的家長,都聽過自閉症孩子能在6歲之前進行康複幹預,改善效果會更好。

因為這個階段,孩子大腦分化剛開始,許多功能正在發育,可塑性會更大。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如何才能抓住自閉症“黃金幹預期”,提高孩子“脫帽”的機率呢?

01

及時發現并幹預,不要諱疾忌醫

家長應當密切觀察孩子的行為和發展,特别是有自閉症家族病史的家庭,更應該注意孩子的日常表現。

一旦發現孩子有異常,請及時帶孩子咨詢專業醫生,不要諱疾忌醫,延誤治療。

☆孩子進行自閉症測評中

新發現!自閉症等到6歲能“脫帽”?

△内部素材,未經允許請勿私自轉載使用

02

尋求專業的幫助,確定科學幹預

當孩子确診自閉症,家長應當為孩子選擇一個專業的醫院、機構,再進行科學地幹預,切勿迷信一些玄學、偏方。

科學的幹預可以取得更好治療效果,而錯誤的幹預和操作,反而可能加重自閉症孩子的刻闆行為。

☆自閉症治療儀器經顱磁

新發現!自閉症等到6歲能“脫帽”?

△内部素材,請勿私自轉載使用

03

堅持學習和幹預,切勿半途而廢

家長要努力學習關于自閉症的知識和治療方法,了解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怎樣促進孩子社交技能的發展,并堅持幹預。

千萬不能短期沒見到“效果”就放棄幹預,隻有在不斷地努力下,才能讓孩子擁有更多的可能。

☆自閉症家長分享

新發現!自閉症等到6歲能“脫帽”?

△内部素材,請勿私自轉載使用

04

注重溝通與互動,建立穩定環境

與孩子保持密切的關系,注重與他們的溝通和互動,為他們建立一個規律的日常生活,包括固定的作息時間、日程安排、體育活動等。

良好的溝通與互動 ,穩定的環境能讓自閉症孩子更加适應,這同樣能增加孩子“脫帽”的幾率。

新發現!自閉症等到6歲能“脫帽”?

△圖源|攝圖網ID:600330990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過了6歲,幹預就沒有效果了,很多自閉症孩子可能7、8歲才确診。

是以,如果孩子一旦被确診或出現自閉症傾向,請不要等待,立刻開始幹預,才能為孩子多增加幾分“脫帽”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