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焦曉春藝術生涯淺介(四)精益求精

作者:秦之聲
焦曉春藝術生涯淺介(四)精益求精

一個演員在創造自己所擔任的角色形象時所面臨的基本的技巧任務,就是再展現的任務。衡量一個演員表演水準的高低,最重要的是要看演員展現角色、塑造形象能力的大小。焦曉春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逐漸地認識和注意了這個問題。在她藝術上日臻成熟的時期,除了多演戲之外,她特别注意精演戲。她的拿手戲《轅門斬子》和《葫蘆峪》,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之下,經過多年的演出和提練,才達到現在這樣的高度的。

比如在演《轅門斬子》這出戲的時候,她緊緊地把握住這樣一個原則,就是:楊延景是宋朝鎮守三關的元帥,他的身份絕對不同于一般将軍,他的兒子楊宗保私自招親,犯了軍令該殺該斬。楊延景作出這樣的決定,是為了維護宋朝法律的尊嚴,而不是當作兒戲。但是元帥斬子卻遇到了重重阻力,佘太君和八賢王次第說情,使楊延景十分為難。是以,面對太娘的講情,楊延景既不能失掉元帥的風度,又不能不顧母子的情分。在《見太娘》一場戲裡,焦曉春演唱“提起來蠻奴才該殺該絞,恨不得把逆子油鍋去熬”這句唱腔的時候,從面部表情和表演動作上,都層次分明地表現出楊延景既是怒不可遏、又是無可奈何的沖突心理狀态。面對八賢王以勢壓人的說情,楊延景既不能屈服,又不能不顧君臣關系,而是據理相争,設法折服王位人家。在這一場戲裡,焦曉春的一句“猛虎怎敢鬥蛟龍”唱得既風趣又深沉,演唱和表演都很有分寸。

精益求精

焦曉春藝術生涯淺介(四)精益求精
焦曉春藝術生涯淺介(四)精益求精

比如在演《葫蘆峪》這本戲的時候,焦曉春着力在塑造諸葛亮這個人物形象上下功夫。火燒葫蘆峪時候的諸葛亮正處在“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前夕,諸葛亮要用計謀羞死司馬懿,沒有料到司馬懿将計就計反要嘔死諸葛亮。諸葛亮鬥智失敗,一氣得病。如何演好病中的諸葛亮呢?焦曉春經過多年演出和琢磨,獨出心裁地設計了一套唱腔,來表現此時此刻諸葛亮的形象。在《祭燈》一場戲裡,焦曉春采用陰司慢闆演唱了一大段戲,給觀衆的印象是唱腔節奏感強烈,起伏跌宕分明。她在演唱“直殺得夏侯敦叫苦連天,曹孟德領大兵八十三萬”以及“一個個會事廳議論不安,孫仲謀砍去了公案半片”這兩組唱詞的時候,分别把兩組唱詞的後一句作為重點句,用高音表達出來,常常赢得觀衆的掌聲。在《托印》一場戲裡,焦曉春以她那運用自如的唱腔,一口氣唱完了一段“雙錘”——“有孔明坐轅堂淚流滿面,觀我營大将軍坐在帳前。老将軍名馬岱能殺能戰,少将軍名楊儀正在英年。觀魏延那老賊懷揣久反,我弟子姜伯約文武雙全……”這一段唱腔吐字清晰,節奏明快,尤其是唱“觀魏延那老賊懷揣久反,我弟子姜伯約文武雙全”這一組劇詞的時候,前一句用強高音演唱,後一句用委婉的唱腔表演,十分明朗地表現出諸葛亮愛僧分明的感情,表達了諸葛亮對自己未竟事業的遺憾,也表達了諸葛亮對蜀國将領們的股切期望。

焦曉春藝術生涯淺介(四)精益求精

焦曉春在戲劇舞台上已經生活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來,她不光在古典戲劇裡塑造了衆多的人物形象,給觀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在現代劇裡塑造了不少人物形象,比如她在現代劇《焦裕祿》裡扮演的老貧農,表演形神兼備,給觀衆留下深刻的印象。

焦曉春的藝術成就是喜人的,藝術經驗是寶貴的。如今,焦曉春已因病退休,離開了戲劇舞台。願她能夠認真地總結一下自己的藝術成就和舞台經驗,把自己的寶貴經驗傳授給秦腔藝苑裡的年輕一代,為豐富和發展秦腔藝術做出更多的貢獻!(完)

任應睿 茅慶錄《經年砥砺 終成大器》節選

原載《西安戲劇》1983年第4期

編輯/劉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