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科斯來唱“恭喜發财”了,該給他發紅包嗎?

年晚近了,年例也快了。

在粵西高州府,我們通常把除夕稱為年晚,把元宵節稱為年例。

馬科斯來唱“恭喜發财”了,該給他發紅包嗎?

粵西年例

我們的年例不是正月十五一天,而是從年初六到正月二十左右,各個村子各選一個日子,整個年例期每天都是親朋好友濟濟一堂。

老人說,這是為了輪着來吃,每天都能吃上大餐。

年例前一晚,家裡的老人照例找出一些零錢,然後塞進紅包。

以前是一角兩角五角,後來是一進制兩元五元,近來則是五元起步。

每到那時,老人總是一邊塞錢一邊搖頭。

年例那天下午,親朋好友逐漸到了,家裡越來越忙碌。

這時,門外出現一個人,口裡喊着“恭喜發财”,然後要麼一連串的好話脫口而出,要麼拉起二胡吹起鎖呐,迎春的樂聲不斷。

老人連忙過去遞上紅包。然後聲音停歇,來人消失。

剛過一會,又有人出現了,又喊着“恭喜發财”,然後領了紅包離去。

年例這天,這樣的人少則三五個,通常七八個。

要是某個日子隻有一條村子做年例,那恭喜你,來“恭喜發财”的人會有十多二十個。

據說有條村子年例那天每家每戶都聽了二十六次“恭喜發财”,第二年就改了年例的日期。

這些人,這種作風,古代稱“讨喜”,俗稱唱“蓮花落”的。

小說中,一旦有紅事白事,乞丐會圍在主家門口齊唱一曲“蓮花落”。主家要是識相,趕快奉上一些面包或一點銅錢,乞丐便會散去。主家要是不識相甚至驅趕乞丐,那他的門前很快就會出現雞毛狗血或者糞便。

馬科斯來唱“恭喜發财”了,該給他發紅包嗎?

現在,雞毛狗血或者糞便幾乎不會出現,但“恭喜發财”的不速之客從沒有斷。

其實,人們有點厭煩他們。

老人總是搖頭,心疼紅包給得不值。

叔伯們惱氣,說他們總是打斷了談興。

年輕人一會說他們有手有腳做什麼不好,一會又感歎他們這錢真好賺。

真的,這錢确實好賺。

一條村子,他們大概能趕七八十戶,每個紅包平均五元,一天能賺三五百,一個年例期十幾天,他們能賺好幾千。

可是又能怎麼樣?

年例大好日子,趕人是不妥當的,隻能乖乖遞上紅包。

有次家裡紅包剛用完了,侄子對來人說:“要不我給你掃碼吧。”

來人起勁地搖頭,仿佛他沒有智能手機,不會用微信。

大伯笑着說:“别難為他了。誰知道你掃碼的是不是8分錢。”

呵呵,人家也精明得很:紅包至少有幾塊,誰跟你掃8分錢的碼?

日子一年年過去,“恭喜發财”聲總是沒停過,老人也是一年年的提前準備好紅包。

然而新的一年,來“恭喜發财”的人中多了一個特别的人。

他姓馬,名科斯,南邊那個叫菲律賓的村子的村長,整天人模狗樣,腆着一個大肚子。

馬科斯來唱“恭喜發财”了,該給他發紅包嗎?

這活我熟

這人“恭喜發财”的活特别熟。

剛當上村長,他就一邊朝美利堅叩頭,一邊朝華夏這邊扔爛菜頭,倒也得到了好幾根骨頭。

蛙島選舉一結束,他就給蛙島所謂的新“村長”戴上“總統”的高帽,想必也讨到了面包。

1月23日,馬村長大聲說:“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我們一直嚴格、認真地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我們不支援‘台獨’。”

挨年近晚了,馬村長要再練練“恭喜發财”的真工夫,準備年例一到就上門,賺個盆滿缽滿回去。

各位親朋好友,你們說該不該給他紅包?

馬科斯來唱“恭喜發财”了,該給他發紅包嗎?

閱讀之後,如果覺得本文不錯,有一定收獲,麻煩您點一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便于今後不迷路,感謝大家的支援!

#菲律賓總統: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中方建議菲律賓總統多讀讀書##粵西年例遊神##年例##冬日生活打卡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