犢牛從吃奶到吃料,這個過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需要慢慢适應、慢慢調整,找出最合适的飼喂規律。具體落實到日常管理上,就需要養殖戶們從多個方面細心觀察,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01
看吃料情況
可根據每次剩多少料來觀察犢牛的吃料情況。如果飼料還剩很多,就說明喂得太多了,如果飼料剩一些殘渣,就說明飼料數量适中,如果飼料被吃的幹幹淨淨,就說明飼料喂得不夠,需要增加數量。
看排便情況
02
犢牛的糞便一天天變多,糞便比純吃奶時要稠,說明喂料量正常。随着喂料量的增加,犢牛排糞時間形成新的規律,會在每天早晚喂料前後排糞,糞便呈無數團塊融在一起,像成年牛糞便一樣油光發亮且發軟;如果犢牛排出的糞便形狀如粥,說明喂料量過多;如果排出的糞便像泔水一樣稀,并且臀部沾有濕糞,說明喂料量太大或水太涼。
03
看犢牛的吃飯意願
如果牛一到點就去料槽旁邊等着了,就證明飼料數量正常,如果牛吃完了還不肯離開料槽,就說明飼料不夠吃。如果犢牛肚腹膨大,到飼喂時間也不吃食,說明上次吃食過多,停喂一兩次。
以上是對犢牛喂料時的講究的簡單總結,如有其他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大家分享看法。
部分圖檔,内容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