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Z世代偏愛傳統文化 “新中式”服裝風潮再起

作者:中國商界雜志社

2024年開年,“新中式刺繡穿搭”“為什麼年輕人都喜歡新中式”等話題接連登上熱搜榜,将新中式服裝再度推向讨論熱度巅峰。

從小衆圈層發展至今,新中式服裝的閱聽人更廣,賽道中的玩家也更多了。天貓2023年資料顯示,大陸新中式服裝市場規模已達10億元級别。

為什麼消費者越來越愛穿新中式?新中式到底新在了哪兒?在空前熱度下,新中式服裝的生意真的好做嗎?

Z世代偏愛傳統文化 “新中式”服裝風潮再起

在青島市八大關中式婚禮庭院秀現場,模特展示新中式新娘裝走秀。(圖檔由CNSPHOTO提供)

古裝新穿

将古典與現代元素結合的“新中式”風,近段時間以來可謂風光無兩。大到家居裝潢,小到奶茶餐飲、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幾乎都能看到新中式的影子。

放眼鞋服飾品領域,新中式更是紅透了半邊天。打開社交軟體,明星出席活動在穿新中式,時尚部落客在推薦新中式,普通使用者們也為了“種草”新中式服裝而紛紛發出選購求助帖。

僅在小紅書平台上,截至發稿時“新中式穿搭”相關筆記已達210餘萬篇,熱度最高的一篇獲贊13.8萬次。在淘寶平台上,“新中式宋錦外套”跻身1月24日熱搜榜前列,熱度達444.8萬。

Z世代偏愛傳統文化 “新中式”服裝風潮再起

“新中式宋錦外套”成為淘寶平台熱搜産品。(圖檔截自1月24日淘寶熱搜榜)

“新中式的‘新’,主要反映為這種風格是在傳統中國元素的基礎上加入了現代化的設計。”在頭部服裝品牌從事設計相關工作的何平向中國商報記者介紹,“比如從設計元素上看,可以加入盤扣、雲肩等經典中式元素;從款式上看,可以結合旗袍等中式服裝闆型;從面料上看,可以在繡布上加入現代特殊設計,最終呈現出一種既典雅又符合現代審美追求的形态。”

與嚴格講究形制的漢服不同,新中式服裝在設計環節往往可以更加大膽乃至更具有突破性。泡泡袖旗袍、盤扣上衣配百褶裙……這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搭配也凸顯了新中式風的創新與包容。

從背後邏輯來看,明星與達人的帶動自然為新中式服裝的爆火起到了不少積極效果,但之是以能獲得更廣泛的認可,更重要的原因仍是消費者文化自信的進一步提升。春節将至,消費者姜女士購買了一件帶有盤扣的新中式羽絨服,她說:“國泰民安的穿搭是過年的最優解。”

誰在參與

在新中式服裝的消費主力中,Z世代的身影不可或缺。

服裝設計師呦呦認為,Z世代成長于國力強盛的年代,身上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認同感幾乎與生俱來。而新中式植根于優秀傳統文化,又善于與其他文化融會貫通,形成頗具個性的審美特征,這些都與年輕消費群體對獨樹一幟的個性品位的追求相契合。

除了日常生活外,新中式服飾也在各大文旅景點流行。“在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很多年輕人都會特意穿上新中式過去打卡。”何平說。

此外,消費者對新中式服裝需求的提升也吸引了更多相關品牌參與其中。特别是一些在品牌定位上注重彰顯潮流與個性表達的品牌,進軍新中式時會受到相對更少的束縛。

在消費者熟知的服裝品牌中,MO&Co.(摩安珂)及其姊妹品牌Edition、Dazzle(地素)等2023年都推出了新中式産品線。在2024春季新品中,MO&Co.推出的“桃粉新年”新中式系列幾乎占據了其天貓旗艦店首頁的絕大多數空間。線上下門店中,作為新品的紅色新中式上衣也被置于入口處的顯眼位置。

Z世代偏愛傳統文化 “新中式”服裝風潮再起

MO&Co.2024春季新品中的一款新中式上衣。(中國商報記者 于佳鑫/攝)

“新系列的不少産品都用到了桑蠶絲面料,在設計上主要使用桃花和竹子元素,給人以春暖花開的意象。”MO&Co.門店銷售人員向記者介紹。

除此之外,許多主推新中式的小衆設計師品牌也逐漸走入大衆視野。目前,Uma Wang、M Essential、Samuel Gui Yang等品牌都在新中式服裝愛好者中積累了較好的口碑。有時尚部落客認為,Samuel Gui Yang在不少産品中将傳統印象裡隻适用于男性穿着的中山裝與女裝設計相結合,呈現出的效果美且帥,展現出女性英氣十足的美感。

難念的經

成為爆款後,已經成功的新中式品牌能将經驗迅速複制推廣嗎?

答案是,或許一部分可以,但很難做到全部适用。

何平認為,服裝品牌入局新中式的難點首先在于自身定位能否與新中式風格有較為合适的對接。“設計理念、設計故事、設計思路,這些品牌本身擁有的東西不能和新中式強硬嫁接,而是要找到恰當的銜接點,否則就會顯得突兀,甚至破壞品牌的定位和發展。”

事實上,對于比較成熟的服裝品牌,突破既有定位投入對新産品的營運并非易事。“任何品牌都有自己的設計風格,推出的款式也都會圍繞各自的風格展開。”何平告訴記者,自己所在品牌的風格定位是“法式優雅的大女人”,是以對新中式的探索很難展開。

從現有成品來看,新中式也存在更廣闊的思考與設計空間。有觀點認為,目前一些号稱新中式的服裝,實際上隻是對傳統元素的重複堆疊或直白運用,在設計上缺少東方美學強調的含蓄意境。還有些細心的消費者發現,一些品牌推出的新中式服裝在盤扣位置和數量上觸犯了傳統禮儀忌諱,這種情況并不屬于合理的現代改良,隻會讓消費者感到品牌對待設計的功利與浮躁。

而一旦落實到精心設計環節,品牌還将面臨研發成本的問題。“很多新中式服裝,比如旗袍或連衣裙,想要實作完美修飾身形的效果,對闆型設計的要求就會非常高。但闆型開發對于品牌來說,成本往往也是很高的。”何平說。

除此之外,想要讓中國文化真正“走向世界”,如何加強新中式服裝的海外市場拓展也是其未來需要考慮的問題。何平告訴記者,從其品牌此前展開的國際流行趨勢調研結果來看,新中式的風靡是伴随着國貨崛起浪潮而來的,但在國際上,其流行的輻射範圍還比較有限。

不過,對于新中式服裝的前景,業内仍有較高的期待。“許多新中式服裝已經做到了将古韻與潮流完美結合,這些優秀的嘗試值得被更多人看到和喜歡。”何平說。(記者 于佳鑫)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何平為化名)

來源:中國商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