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我們總是能看到許許多多的野草,有些野草甚至長得泛濫成災,常被當作雜草除掉。所謂“識得為寶,不識為草”,其實每一種野草都有它存在的意義,有些看似毫無用處的野草說不定價值更大。
筆者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同時也是一位中草藥的愛好者。關注我,每天為大家分享農村常見的各種野草,了解更多的草藥知識,說不定在生活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比如,今天筆者與大家分享的這種野草,它在農村簡直是泛濫成災,相信很多的農村朋友都見過它,因其開着白色的花朵,而且它的葉子揉之有一種臭臭的味道,是以家鄉人都叫它白花臭草。
其實,白花臭草的正規學名應該叫做藿香薊。關于它的别名還有很多,很多地區的叫法也不同,比如臭草、鹹蝦花、鲫魚草、狗仔菜、白花草、白毛苦、膿泡草、勝紅薊等都是它的别名。
在衆多名字當中,白花臭草是最為熟悉的,它在農村的路旁、田邊、曠地、村邊、園邊、池塘邊、河邊、林下、林緣等處均有生長,是一種農村十分常見的雜草,對土壤要求并不嚴格,在農村随處可見。
白花臭草雖在農村泛濫成災,但是它的分布卻并不廣泛,由于其喜歡溫暖、陽光充足的環境,主要分布在大陸的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江西、江蘇、福建等南方地區居多。
白花臭草是菊科藿香薊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40厘米左右,它全株被灰色的柔毛,但是顔色翠綠。葉對生,呈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淺齒,頭狀花序,開着白色的小花,而且花朵又多又小,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說起白花臭草,對于老一輩人來說都不會陌生,它的葉子雖然揉之會散發出一種臭臭的味道,但是作用卻是非常大。正是這種臭臭的葉子它有很好的止血作用,若在野外不小心受傷了,就用它的葉子來止血,止血效果杠杠的,是以又有“止血草”之稱。
白花臭草除了有止血的作用,它的地下根莖也是民間常用的退熱良藥,懂它的老一輩人每年都會采挖根莖回來,然後洗淨曬幹存起來,需要時可以用來煮水喝,退熱效果顯著,是以許多人又稱它為“退熱草”。
其實,白花臭草全草均可入藥,枝葉有消風止癢、止血生肌的功效,根有疏風退熱的功效,對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皮膚濕疹、皮膚瘙癢、口舌生瘡、癰腫瘡毒、創傷出血等多種病症均有一定的作用。
大家肯定想不到,這種在農村随處可見的白花臭草,竟然也有這麼多的作用吧。其實,生長在農村的每一種野草都有它的價值和用途,隻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而已。
各位朋友,你們家鄉有這種白花臭草嗎?它在民間俗稱“退熱草”,在農村泛濫成災,味道臭臭的,用來止血是一絕。若你在家鄉遇見,還請及時重視起來,别再當雜草除掉了。
備注:本文屬于科普文章,不構成用藥建議,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