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菜,又稱為“年夜飯”或“團年飯”,對于國人具有極為特殊的意義。這頓飯通常在農曆新年除夕夜吃,是全家人團聚的象征。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無論平時多忙,他們都會盡力在這一天回家與家人共度。
年夜飯不僅僅是一頓晚餐,它承載了深厚的文化與情感意義。這頓飯通常包括多道菜肴,每道菜都富含特殊的寓意。比如,魚代表“年年有餘”(富裕和富足),餃子形狀像古代的金元寶,象征财富和好運。
按照往年這個時間段,打開手機,看到的是都是年夜飯的制作教學,飯店預訂席位的廣告。但在今年,不知道從何時起,開始宣揚起“預制年夜飯”來。
前有帶貨網紅辛巴在直播中宣稱:預制菜才是人們最該吃的,特别是孩子!
他直言不諱地表态,預制菜比自家下廚好,甚至就算自己下廚,細菌也控制不住!他還重申,不懂就别信口開河,搞明白再跟風。
本來這事還沒完,一些線上的廣告,更是直接揭露了當代打勞工辛酸的一面。
下班看到電梯預制年夜飯廣告,直呼:太陰間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最近,杭州的一位網友下班回家,原本工作工作上的事情,已經讓她身心疲憊,就等着到家後好好休息一下。
不料,走進電梯後,迎面而來的就是一個巨大的廣告宣傳,而上面的内容,讓她吐槽說:“太陰間”
該塊年貨節的廣告文案是「這是一份預制年菜」「這是一份過年送自己,好吃到家了的預制年菜」,并配圖了女兒拿出預制年菜與父母視訊的圖檔。
網友吐槽稱,過年講究一家人團圓,但除夕上班不能團圓,宣傳預制菜是在諷刺嗎?不排斥預制菜,但是廣告引人不适。
确實,知道的是廣告,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反諷呢。仔細想一下,廣告裡面所要表達的,和我們印象中的過年完全是兩個概念。
為什麼這樣說?
如果是過普通節日也就罷了,沒幾天的休息,可能有些在外打勞工,會選擇原地過節,尤其是經曆了前兩年特殊的時間,好不容易大家期盼着回家和親人好好過年,吃個團圓飯。
現在可好,先是春節不放假,現在連“配套”設施都來了,春節吃預制菜。在漆黑的出租屋裡,大年三十獨自吃着預制菜,和父母用手機遠端視訊。這是多麼的諷刺啊!
評論區道滿了心酸
關于預制菜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有争議的話題,去年大家在讨論預制菜進校園,而這次預制年夜菜,更是觸犯了網友們的逆鱗
“節省時間做什麼?上班加班嗎?上班加班做什麼?掙錢買預制菜節省時間上班加班?不覺得滑稽?我們不是人,隻是冷漠無情的機器!不配享受人間煙火氣!”
“前面看到一個就是這個 我直接氣笑了 你爸媽正因為你吃不上他們做的一桌年夜飯而難過你這廣告說吃預制菜過個好年,真不知道這廣告設計是不是中國人,然後那個視訊被下架了”
“更可怕的是平闆上顯示的“父母”,像是 Ai圖。看廚房牆面六邊形就明白,這是蜂巢。其實這個女生是一隻勤勞的小工蜂縱,終其一生都在打工,等她吃完飯就要回到屬于她的那一格蜂窩裡去睡覺了,換下一個出來和同樣的父母吃年夜飯,沒錯,這窩蜜蜂都是同一隻蜂王生的,是以,廚房其實是個公共食堂,父母是公共的(而且這裡的父母視訊是AI合成的,因為真正的蜂後也在忙着生孩子生N胎呢,根本沒時間分給大孩子們)”
“過年吃預制菜和除夕夜煮泡面,速凍餃子有啥差別,想想都心酸”
“這個世界不是你看不懂,是我們看不懂。當一切都是流水線了。人活着的意義是什麼?中華美食呢?一切塵埃落定,想回頭?難!”
“好了以後吃着預制菜幹六小時讓你休息六小時,在幹六小時再讓你休息六小時”
看看這樣的圖檔,不感覺心酸難受嗎?
預制菜已經餐飲新趨勢,占據着我們生活
就拿2022年的市場規模來看,預制菜在市場上的規模達到了4196億,更誇張的是,這裡面隻有20%是消費者自己選擇的,比如自熱小火鍋一類的商品。剩下的80%都被商家買走了,很多打勞工常吃的飯店餐館,大多數的菜品都是預制菜
預制菜興起的背後,順應了當今時代的“懶人經濟”、“宅經濟”、“單身經濟”,主打一個高效友善。
之前看到有專家說,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喜歡預制菜。
看到這裡我不禁想問,是現在年輕人喜歡,還是沒得選呢?我感覺這個概念首先要認清楚。
預制菜在為現代快節奏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着營養、口感、成本和環境方面的挑戰。消費者是否接受,首先是能夠自主選擇。
對于年夜飯預制菜也是一樣的。随着社會的發展,特别是工作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傳統的年夜飯模式面臨着挑戰。
許多人因為工作繁忙或地理位置遙遠而無法回家過年,這就出現了預制年夜菜這樣的現代解決方案。
但現在大家吐槽的,是為什麼春節連家都回不去?這樣的工作意義又是什麼?自己一個人吃的年夜飯有什麼意義呢?
#我來唠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