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正規的職業打假人舉報信裡有套路 執法機構稍不注意有可能被複議

目前,12315投訴舉報中心主要負責接受網絡消費者的投訴、舉報,一般真正意義上的消費者在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經營者欺騙時,都是以投訴為主。個别情況也有直接打電話舉報的。後來,不屬于正規的職業打假人是以投訴舉報同時進行。

我對不是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商品的人,經常投訴舉報的稱之為不屬于正規的職業打假人。可是這種人在舉報信上玩套路,他們不直接寫投訴,而是發書面舉報。《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第九條 投訴應當提供下列材料:(一)投訴人的姓名、電話号碼、通訊位址;(二)被投訴人的名稱(姓名)、位址;(三)具體的投訴請求以及消費者權益争議事實。

不正規的職業打假人舉報信裡有套路 執法機構稍不注意有可能被複議

第十四條 具有本辦法規定的處理權限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并告知投訴人。

正常情況下,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根據該條款規定,都會在七個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然後分别通過網上、手機短信、書面通知投訴人。

《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第三十一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等有關規定處理舉報。舉報人實名舉報的,有處理權限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還應當自作出是否立案決定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内告知舉報人。

現在這些不屬于正規的職業打假人利用《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中的投訴七個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舉報中的是否立案決定應當自發現線索或者收到材料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内予以核查,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決定是否立案;特殊情況下,經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準許,可以延長十五個工作日。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除外。現在所謂的職業打假人采取在投訴舉報信上玩套路,麻痹不細心的執法人員。

不正規的職業打假人舉報信裡有套路 執法機構稍不注意有可能被複議

這裡有一封來自河南省漯河市程某的舉報信,标題“關于對某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實名舉報書”。執法人員收到這種舉報信,一般會按照《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在五個工作日内告知舉報人是否立案。

可是該舉報信的結尾處還有這樣一句話,依法要求被舉報人進行賠償。如果執法人員單純回複被舉報人違法事實不成立,決定不予立案,那正好落入職業打假人的圈套。他們就會申請行政複議,理由就是沒有對賠償要求給予回複,執法部門大機率會敗訴。

另外一種就是表面看是投訴,但是在結尾處有這麼一句話;投訴人因維權不利,要求對商家違法行為要求查處,即常說的“訴轉案”。這個也要告知是否立案。

遇到這種方式的舉報信,在做出不予立案決定前,應該告知舉報人,你要求的賠償,被投訴舉報人拒絕調解和賠償,根據《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一條,第三項投訴人或者被投訴人無正當理由不參加調解,或者被投訴人明确拒絕調解的;終止調解。

不正規的職業打假人舉報信裡有套路 執法機構稍不注意有可能被複議

執法人員處理市場監管領域消費投訴舉報還要注意一點,有人特别提出可以讓執法人員把電話号碼提供給被舉報人,在舉報信中沒有提出可以公開舉報人電話的,一定不要洩露,一旦被舉報人主動和舉報人電話溝通了,舉報人還會通過信訪投訴市場監管部門。

是以市場監管部門受理處理投訴舉報人員應該全面掌握業務知識,處理投訴舉報還是有技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