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賴清德還沒上任,美就給其劃紅線,上“緊箍咒”,美國在擔憂啥?

作者:劉覽勳鑒

#來點兒幹貨#在台灣地區選舉正式落下帷幕後,美國在台灣問題上采取了一系列動作,比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第一時間就向賴清德表達祝賀、但拜登卻同時重申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發生改變,不支援“台獨”。同時拜登政府還派遣由前政府進階官員組成的代表團竄台,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博格還拿“台灣地位未定論”說事。

當時,外界對此的看法是美國将繼續在台灣問題上實施所謂的“戰略模糊”,即預設民進黨當局推動“台獨”的發展,另一邊又繼續用“一中”政策來穩住大陸,保證台海局勢不會風高浪急。

不過從目前美國政府的表态和我們一系列動作來看,美國除了希望維持兩岸現狀之外,同時也在不斷給賴清德上“緊箍咒”,給其劃紅線,要求賴清德收斂,不要成為“麻煩制造者”。如何了解美國的做法呢?

賴清德還沒上任,美就給其劃紅線,上“緊箍咒”,美國在擔憂啥?

中國台灣網近日發表了一篇名為《美國代表團打臉賴清德,台灣路在何方》的評論文章。該文章指出,在島内選舉結束後第二天,拜登政府就派出一支龐大的、由前政府進階官員組成的代表團竄訪台灣。

不過從公布内容來看,這支代表團的核心議題其實隻有一個,那就是賴清德當選後的兩岸問題。美方重申美台之間是非正式友好關系。當然,這個代表團也透露了一個非同尋常的資訊,希望兩岸能夠和平對話,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在的台海現狀。

結合拜登此前在兩岸問題上的政策表态,其實這番說法是意味深長。此前白宮方面表示,如果兩岸能夠利用和平的方式實作統一,那麼美國在這個問題上不持有立場,這也被視為美國在不支援“台獨”問題上的正式表态。這實際上也展現了美國對民進黨賴清德的不信任,或者說對其上任後的兩岸路線很擔憂。

賴清德還沒上任,美就給其劃紅線,上“緊箍咒”,美國在擔憂啥?

賴清德

賴清德作為一個“麻煩制造者”,他的兩岸政策要比以往任何一個台灣地區上司人都要更激進,包括“台獨”教父李登輝。是以賴清德當選後,意味着台海爆發沖突的可能性升高,美國有可能被拖入與中國的直接軍事沖突,而美國的台灣政策也可能是以陷入被動。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美國的應對做法有2個:一個是向大陸施壓,要求大陸不要破壞兩岸現狀,不要“武統”;另一個就是給賴清德劃紅線、上“緊箍咒”,要求其不得在“台獨”道路上越走越遠。

除此之外,中美關系的回暖來之不易,也是拜登政府給賴清德打“預防針”的一個重要原因。去年,中美元首在舊金山達成一系列共識,意味着中美關系開始重新回到正軌。一系列中美雙邊官方來往對話都在重新啟動。尤其是開年以來,雙方舉行高層工作會議和通話的頻率和規模都在上升。

賴清德還沒上任,美就給其劃紅線,上“緊箍咒”,美國在擔憂啥?

中美關系

比如在1月8日和9日,中美兩國軍方工作會議在時隔4年後,首次在美國五角大樓舉行。1月11日,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和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舉行電話會議。1月12日,中聯部部長通路美國,并與布林肯舉行會議。之後還有中美雙方财政部舉行金融工作會議等。從今年開年到現在,不過20多天,中美雙方就已經舉行了多場進階别、高規格的會議,互動十分頻繁。

不論是對美國還是對中國而言,這種來之不易的緩和局面都不希望被打破。并且在台灣地區選舉結束後,雙方在台灣問題上基本沒有采取太大的動作,就連遭到敲打的賴清德也不再開口閉口喊“台獨”,甚至還放話希望與大陸對話。

台海局勢處于降溫狀态,這說明什麼?說明中美之間在台灣地區選舉之前,就已經互相通過氣,并且美方做出了一定讓步,否則拜登政府不會在“和平統一”的問題上做出明确表态,甚至還給賴清德上“緊箍咒”

賴清德還沒上任,美就給其劃紅線,上“緊箍咒”,美國在擔憂啥?

布林肯

其實布林肯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接受采訪時說的一段話也證明了這一說法。

布林肯當時表示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符合美國和全球的利益,這是由台灣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半導體領域的重要地位所決定的。另外他還表示希望大陸和台灣之間任何的分歧都能夠通過對話、溝通的方式來解決,保證台海的長期和平與穩定。

就某種程度而言,布林肯的這一表态實際上是重申了拜登此前在“和平統一”台灣問題上的立場。

其實在2022年,佩洛西不顧警告悍然竄台,給中美關系帶來巨大沖擊,也給台海局勢帶來巨大沖擊,這種沖擊已經大到了連美國都感到很難受的程度。

前車之鑒,拜登政府自然不希望賴清德挑動兩岸緊張局勢,美國雖然喜歡打“台灣牌”,但均沒有越過底線,美國希望台海維持現狀,至少在其完成“豪豬戰略”之前需要維持現狀,是以給賴清德上“緊箍咒”,就是不希望其越紅線,畢竟這樣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