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燧人氏
距今12-1萬年的晚更新世(Q3)時期,黃土高原上氣侯變的幹冷,飛沙走石(風積馬蘭黃土形成期),不再适宜人類居住了。于是黃土高原上的人類紛紛走下高原,散落分布在黃河下遊的河南境内。其中一支至商丘地區建立燧明國,部落首領發明了鑽木取火,結束了人類茹毛飲血的曆史,這個人被後世奉為“火祖”--燧人氏。
2、伏羲+女娲
燧人氏娶華胥氏生伏羲氏、女娲氏。伏羲出生在甘肅天水,創立八卦、教民用網漁獵、始造文字、發明陶埙、琴瑟等樂器。倡導男聘女嫁,結束子女隻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态。伏羲+女娲兄妹相配有子少典。
3、少典
少典把部落遷到了河南新鄭,稱為有熊氏部落。這裡是有原居民的(新石器早期的裴李崗文化),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因沒有記載我們也就不知道了,一定是有故事的。少典娶有喬氏的兩個女兒,長妃女登生炎帝,次妃附寶生黃帝。少典喜愛黃帝,于是黃帝接班為熊氏部落首領;女登母子外放姜水河畔。
4、黃帝(前2717 - 2599年)、炎帝
黃帝把有熊國治理的富庶強盛,許多弱小部落紛紛前來投,成為中原地區最強大的部族。勢力發展到黃河以北。炎帝長大後嘗百草為百姓防病治病,所在氏族迅速繁衍壯大,最後定都于陳(河南省淮陽縣),炎帝也被稱為神農氏。
長江流域九黎部族首領蚩尤率部族北上與炎帝大戰,炎帝敗走山東-河北,蚩尤一路追擊。炎帝逃入黃帝部族的勢力範圍阪泉,三戰三敗歸順黃帝。黃帝+炎帝于涿鹿擒殺蚩尤。長江流域的部族紛紛歸順黃帝,黃帝成為天下共主。黃帝建立古國體制,以“龍”圖騰為旗幟。黃帝妻子嫘祖(植桑、養蠶)、嫫母(織布),嫘祖生玄器、昌意。
5、颛顼、帝喾
黃帝的兩個兒子玄器、昌意都沒有接班,接黃帝之位的是昌意子颛顼。原因是玄器已成為東夷部落和首領了;昌意在若水玩得太海了,弱水三千沒有隻取一瓢,身體玩壞了,回到北方建個昌意城就去世了。
颛顼傳位給了玄器之孫帝喾。帝喾傳位給子摯,結果摯代立不善,被弟弟放勳給趕下了台。放勳就是大名鼎鼎的帝堯。
6、堯舜禅讓
堯以二女(娥皇、女英)妻舜以觀其内,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試舜五典百官。三年後舜代行天子執政,舜遷四惡(共工、鲧、歡兜、三苗);二十年後堯徹底放權退位,舜舉八恺、八元;又八年後堯崩。服三年後諸侯朝觐者不之丹硃而之舜,舜乃踐天子位為帝舜。舜流四兇。
帝舜以伯禹為司空,契為司徒,垂主工師,益主虞(硃虎、熊罴為佐),臯陶為大理,伯夷主禮,棄主稷,禹平水土,龍主賓客,夔為典樂。
7、大禹治水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禹讓舜子商均,諸侯不朝,禹踐天子位。
禹崩以天下受益,三年後伯益辟居箕山之陽,諸侯去益而朝禹子啟,于是有了家天下。
總結
1、燧人氏為男姓成為部落首領,說明部落中當家的已經是男性了,燧人氏時代已經是父系社會了。伏羲制定了男聘女嫁的制度,徹底終結了女姓的統治地位。這個過程是相當快的,伏羲之子少典就有登生、附寶兩個女人了;少典之子黃帝有四個女人。不過那時的女人還是很自由的,沒有完全被束縛在一個男人的家庭中。
2、燧人氏傳子伏羲,伏羲傳子少典,少典傳子黃帝,黃帝傳孫颛顼,颛顼傳侄帝喾,帝喾傳子堯,堯傳舜、舜傳禹,禹傳子啟。從中不難看出,從燧人氏開始,子承父業是常态,為什麼到了禹傳子啟這就成了家天下?堯傳舜、舜傳禹前後都是子承父業,稱堯、舜是禅讓制的最後捍衛者更為貼切。其實舜、禹接得都挺不好意思的,還要做一回讓諸侯選擇朱丹(堯之子)、商均(舜之子)的樣子。伯益沒有玩好,諸侯們選擇了禹之子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