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菲尼迪瀕臨退市?二線豪車們到底怎麼了

英菲尼迪瀕臨退市?二線豪車們到底怎麼了

在傳統汽車市場上,有不少汽車品牌雖然不如一線豪車那麼引人注目,但是也是挺有名的存在,但是就在最近又一家二線豪車品牌出現了問題,這就是英菲尼迪甚至被傳要退出中國市場,二線豪車們這是怎麼了?

英菲尼迪瀕臨退市?二線豪車們到底怎麼了

一、英菲尼迪瀕臨退市?

據donews的報道,日産旗下豪華品牌英菲尼迪在中國陷入大量經銷商關門退網的風波,引發外界對其是否會退出中國市場的讨論。

界面新聞近日實地探訪發現,英菲尼迪在北京曾經總面積最大的品牌授權4S店撤離已有一年之久。有經銷端知情人士表示,主要原因是該門店經銷商資金鍊斷裂,無法負擔高額租金和營運成本。

不少仍在運作的英菲尼迪門店經營面積已經大幅縮水,經銷商開始轉網至其他品牌。北京僅剩的三家門店中,一家撥出近2/3的面積經營一汽旗下的紅旗品牌。由于進店意向顧客日均僅2組左右,北京部分門店在白天沒有亮燈,展車旁邊的電子導購牌也處于關閉狀态。

據财經汽車報道,目前英菲尼迪全國門店僅剩58家,更有甚者已将英菲尼迪車型并入東風日産展廳銷售。而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英菲尼迪在全國擁有131家店,以及122家售後,在華銷售網絡達到頂峰。

依此來看,有超過半數英菲尼迪經銷商已經關門退網。但英菲尼迪就此回應懂車帝稱,跟事實有很大出入,個别經銷商退網是市場自然現象。

事實上,不止是經銷商退網,英菲尼迪門店銷售人員數量也在銳減。界面新聞了解到,現在北京各門店銷售人員已經減至5至7人,而高峰期北京各門店銷售人員數量最多達到20人左右。門店人員銳減的直接因素是低迷銷量令收入水準下降。

英菲尼迪瀕臨退市?二線豪車們到底怎麼了

二、二線豪車們到底怎麼了?

英菲尼迪,作為一家日本豪華汽車品牌,一直在全球市場上努力擴大自己的市場佔有率。然而,近年來,英菲尼迪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甚至有瀕臨退出市場的風險。這不禁讓人産生疑問,英菲尼迪這是怎麼了?這些二線豪車品牌又都怎麼了?

首先,英菲尼迪作為一家豪華汽車品牌,曾經在中國市場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由于其品牌力不足,無法與一線豪車品牌相媲美,在華年銷量于2017年達到頂峰的4.8萬輛,但這個巅峰并未持續多久。主要是因為英菲尼迪的品牌力不足。作為一個豪華汽車品牌,英菲尼迪在品牌塑造和推廣方面并未取得顯著成效,導緻消費者對其認知度和忠誠度較低。相較于德系三強(寶馬、奔馳、奧迪)等一線豪車品牌,英菲尼迪的品牌影響力明顯較弱,難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英菲尼迪瀕臨退市?二線豪車們到底怎麼了

其次,從品牌力角度來看,英菲尼迪雖然曾憑借其獨特的設計語言和部分創新技術如DAS線控主動轉向系統等在市場上獲得一定的認可,但與奔馳、寶馬、奧迪等一線豪華品牌相比,其品牌影響力與認知度存在明顯差距。在中國這樣一個極度重視品牌形象和曆史積澱的市場中,英菲尼迪的品牌故事叙述和品牌價值傳播并未有效深入人心,導緻消費者對其産品的認同感和忠誠度相對較低。

第三,産品疊代速度過慢成為了英菲尼迪市場佔有率持續縮水的關鍵因素之一。相較于競品不斷推陳出新的節奏,英菲尼迪在産品更新換代上的步伐顯得較為遲滞,無法及時回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此外,品質問題特别是變速箱故障頻發,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還損害了品牌的口碑和信譽。而在營銷層面,英菲尼迪的聲量不足,活動策劃及廣告投放效果欠佳,未能有效地提高品牌曝光度和激發市場購買欲望。

第四,産品線的局限性也是制約英菲尼迪發展的重要原因。目前英菲尼迪在中國銷售的車型數量僅為4款,相較于競争對手豐富的産品矩陣,消費者的選擇餘地極為有限。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行業發展趨勢的大背景下,英菲尼迪的電動化轉型滞後,未能抓住電動汽車市場的先機。新能源車型的研發和推廣不力,使得英菲尼迪在科技感、環保性能等方面落後于市場主流,喪失了一大批尋求高科技、低碳出行解決方案的潛在客戶。

英菲尼迪瀕臨退市?二線豪車們到底怎麼了

其實,英菲尼迪是一系列二線豪車的一個縮影,英菲尼迪的經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二線豪車品牌在面臨競争加劇的環境下,如果不能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快速适應消費者需求,特别是在技術創新、品質保證、服務優化以及新能源戰略等方面保持持續投入和領先優勢,就很可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被邊緣化,甚至有瀕臨退市的風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