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芈月傳》芈茵死命折磨芈月,皆因曾遭受的屈辱遠超你的想象

《芈月傳》中芈茵是一個特别不讨喜的角色,姐妹們在高唐台住的時候,她總是挑起事端,不過那都是小女孩的心思。

多年後,三姐妹已經長大成人,芈月陪着嬴稷在燕國為質,芈茵仗着郭隗的勢力,處處暗害、折磨芈月,她這樣的行為總是讓人不解。

她和芈月一樣,都是庶女出身,都是在楚威後的苛待下長大,都是在小心翼翼的讨好着芈姝中長大,也都是在算計中長的,她們兩人本應該同病相憐,應該互相扶持,感情更好才對,可她看到芈月就像看到仇人一樣,暗害她,羞辱她,不把她制服,不讓讓跪地求饒,誓不罷休。

《芈月傳》芈茵死命折磨芈月,皆因曾遭受的屈辱遠超你的想象

芈茵這些不符合常理的行為,在了解了她曾經曆的遭遇,又覺得可以了解了。

芈茵和芈姝從小一起長大,她雖然不像芈姝那樣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是楚威後在生活上也不會苛待了她,她隻要讨好芈姝,小公主的日子過得還是很舒服的。

可是有一天,芈月突然加進來了,瞬間轉移了芈姝的注意力。

芈姝是因為終于有了一個妹妹,自己終于當姐姐了,還處在當姐姐的興奮中,對芈月非常照顧。

可是小小的芈茵并不能了解芈姝的心情,她隻知道自己失寵了,非常不高興,有點嫉妒。

芈茵當時的心态和後來芈月讨好芈姝的心态其實一樣,她需要讨好芈姝,被她庇護,這樣她和母親在楚威後手下就會好過的多。

芈月的出現,不僅讓她嫉妒,而且有點心慌,是以她對這個搶走芈姝注意力的人非常不喜,她想要欺負她,打壓她,第一天見到芈月就輕蔑的說她“也就是西市賤婦的女兒”,以此證明自己比芈月高貴。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芈茵處處和芈月對比,想勝過她,要處處壓她一頭,那個時候,不過是小女孩的嫉妒心理,但是正是這樣的心理,是她對芈月形成了初步的恨意,或者說是潛意識的恨意。

真正讓她過得艱難的是楚威後和芈姝,她并不敢恨她們,她連一絲恨意都不敢流露出來,或者在她内心深處,她長時間對楚威後的畏懼,已經讓她在心裡承認,楚威後為母後,芈姝是嫡出,她根本不敢和芈姝比,更不敢恨楚威後,是以她下意識的隻能把這種恨意轉嫁在芈月身上。

韓、趙、魏、齊、燕、秦六國,齊聚楚國,都打算和楚國聯姻,求娶楚國公主這一事件,成為芈茵爆發的導火索。

芈茵不願意像母親一樣為媵,一生屈辱的活着,更不願意自己生了孩子,像自己一樣,活得小心謹慎,戰戰兢兢,她想要改變命運,她想要像芈姮、芈姝一樣,成為一個國君的正妻。

想要搏得潑天的富貴,就要冒巨大的風險,為自己謀劃、去行動。

她冒充芈月去外國使館找魏國的魏無忌,告訴他嫡公主芈姝愛慕于他,想造成兩人有私的事實,這樣她就有機會嫁往秦國,成為秦國王後。

沒想到事情敗露,她被楚威後逼迫去暗害芈月,這件事情也沒有成功,她在驚吓之下,還把楚威後想害芈月的事實給散播了出去,這讓楚威後惱怒不滿,以精怪所惑為由,把她關了起來。

楚威後本來就是一個惡毒的女人,是一個沒有理智的女人,是一個權利欲和私欲爆棚的女人,她豈能饒過芈茵,豈能僅僅是把她起來。

芈茵被關了起來,身邊原有四個保姆,十幾個侍女全部撤走,隻留下一個叫小雀的侍女照顧她。楚威後不僅撤走了照顧她的人,給她送的食物更是殘羹冷炙。

後宮裡向來是拜高踩低,那些奴才們都是勢利眼,看她得罪了楚威後,都想上來踩她一腳,使勁的欺負她,也有一些奴才以欺負她找回長期為婢的屈辱感,找回一些心理的平衡。

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女孩,剛剛在暗害芈月的陰影裡還沒有走出來,就被楚威後軟禁起來,外面消息一律不通,又有奴婢們的折磨欺負,再加上恐懼害怕,生怕楚威後無聲無息地結果了她,就在這種雙重的精神壓力下,她瘋掉了。

後來楚威後又惡毒地把嫁給了黃歇,以此來折磨芈月,可是也是芈茵逃離楚後宮的機會,隻是她沒想到黃歇追着芈月跑了,根本就不管她這個新娘子。

《芈月傳》芈茵死命折磨芈月,皆因曾遭受的屈辱遠超你的想象

黃家雖然請醫抓藥,治好了她的瘋病,但是她的身份卻很尴尬。

這樣的她能不恨嗎?

這樣的她又能恨誰呢?

柿子都是撿軟的捏,她隻能恨芈月。

在她的意識裡,如果那次她按照楚威後的吩咐害死了芈月,那麼就沒有後面的事了,她可能還會幻想,她害死了芈月,楚威後一高興就會把她嫁為一國之君,成為王後也說不定。

即使不能成為一國王後,如果芈月沒有勾引黃歇,把黃歇勾引走,那麼她和黃歇兩情相悅,她的生活該是多麼的幸福啊。

這一切都因為芈月,是芈月害了她。

這就是芈茵的邏輯,毫無道理的邏輯。

她不認為害芈月是她的錯,更不敢認為她落到這個地步是楚威後造成的,更不願意相信她成為活寡婦是黃歇的錯,她隻能把所有的錯都歸結到芈月身上。

這樣,除了芈月她,她還能恨誰呢?

這就是欺軟怕硬的人的思維,沒有邏輯,但本人卻執着的很。

芈茵是一個不甘落魄的人,她一直的願望都是成為王後,成為人上人。是以後來她受鄭袖的蠱惑,離開黃家,遠嫁燕國,成為子之的王後,結果她剛到燕國,燕國就發生了戰亂,子之戰死。

芈茵的王後夢落空,又遇戰亂,無人庇護,她和侍女兩個人混在貧民中,擔驚受怕,為了争奪一口食物,和人像野獸一樣的撕打,主仆二人像乞丐一樣惶惶度日,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人打死了,或者是餓死了,活的沒有一點尊嚴,沒有一點底線。

後來遇到燕國的國相郭隗,為了活下來,芈茵投身于這個可以當她爺爺的男人懷中。

雖然活了下來,并且錦衣玉食,曾經軟下的骨頭,倒下的脊梁,再也直不起來了。

這讓一直傲氣的她無法接受,她恨芈月,恨芈姝,更恨楚威後,恨命運的不公,可是再也回不到過去。

就像是一個掉入糞坑的人,滾了一身的屎,全身都是臭味,雖然拼命掙紮上來了,但是身上的臭味再也揮之不去。

即使吃着山珍海味,穿着绫羅綢緞,用着昂貴的香粉,但是身上的臭味總是環繞着她。即使人前再顯耀,可以穿的光鮮亮麗的去宮裡參加宴會,讓人羨慕不已,但是在内心深處,她知道自己已經髒污不堪,再怎麼遮掩,也已經洗不去内心的髒污。

洗不去自己内心的髒污,那就生生矮人一截,怎麼辦呢?

當她知道芈月來了燕國,她心中就有了算計。

曾經一樣的姐妹,憑什麼她一身傲骨,那我就要折了她的傲骨,斷了她的筋骨,讓她低下頭去,向我屈服,記她也卑污不堪。

就像是一個掉入污泥潭中的人,無論如何爬也爬不出來,那麼就把岸上的人拽下來,這樣大家都在污泥中,就又平等了,誰也不說誰,這就是芈茵的思維。

是以她指使驿站的人,欺負芈月,用火燒他們的屋子,偷走她的錢财,想讓她屈服。後來又陷害嬴稷殺人,指使監獄裡猥瑣的兆右丞恐吓芈月,逼迫芈月委身于這一個猥瑣的無恥小人,進而挫了芈月的心智。

芈茵的這一招夠狠,可是芈月卻不按常理出牌,她糾集了遊俠劫了監獄,救了兒子,把事情鬧大,讓芈茵的陰謀露,反而為芈月赢了一線生機。

芈茵受了太多的苦,遭了太多的罪,受了屈辱,軟了脊梁,她要把這一切都要讨回來,她更恨芈姝,更恨楚威後,可是她報複不了她們,隻有芈月落在了她的手裡,她唯一能報複的就是芈月。

她要把曾經受的所有的苦、遭的所有的罪,都從芈月身上讨回來,她要在芈月一個人身上發洩她所有的怒氣和怨氣,可是芈月就是不屈服,總是能死裡逃生,總是能出乎她的意料,這就使得她更加死命的折磨芈月。

《芈月傳》芈茵死命折磨芈月,皆因曾遭受的屈辱遠超你的想象

芈茵其實也是一個很可憐的人,身為一個庶女,又遇到楚威後這樣一個惡毒的主母,她自己又是一個不甘屈服的人,可是心智不行,頭大無腦,又心比天高,這麼多的因素綜合在一起,造成了她悲劇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