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9年開國中将要見最小紅軍戰士,得知其行政等級僅16級:太低了

作者:地史故事

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1979年,時任中央軍委委員、南京軍區第一政委的廖漢生将軍受中央派遣,前往成都軍區進行練兵方法與開辦幹部理論訓練班的重點指導。

而就在廖漢生正準備着手開始進行工作時,訓練班名單上的一個名字卻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成都軍分區西城區人武部副部長,向軒。

看到這個名字後,廖漢生頓時來了興趣。别人不知道,他心裡可是很清楚,這個向軒雖然職務不算高,但他可是當初長征路上最小的紅軍戰士,毛主席親自接見過的。

1979年開國中将要見最小紅軍戰士,得知其行政等級僅16級:太低了

廖漢生

于是他立刻跟成都軍區的同志打聽,想要見見這個向軒同志。本來成都軍區的同志以為兩人是什麼親戚關系,結果什麼也沒查出來。誰知道廖漢生和向軒一見面,反而聊得很是熟絡,甚至廖漢生在問到向軒的行政等級時,得知其僅有16級還直言:有點太低了。

那麼廖漢生将軍與向軒之間究竟有着怎樣的交情?而對于向軒來說,行政16級的等級真的低了嗎?

人不可貌相

如果不了解向軒這個人,乍一看年紀肯定都會覺得充其量是個資曆較淺的幹部,但他實際上在我軍可是名副其實的老資曆。

1979年開國中将要見最小紅軍戰士,得知其行政等級僅16級:太低了

廖漢生

1977年8月,廖漢生将軍由于在前一年堅決擁護黨中央徹底鏟除“四人小組”的行動,因而出任中央軍委委員,并于同年9月兼任南京軍區第一政治委員。

在十年浩劫的影響下,解放軍部隊無論是基本的戰術訓練、戰役理論訓練,還是思想政治教育都出現了明顯的遲滞。作為中央軍委委員,也作為南京軍區的政委,廖漢生認為,自己有責任也有義務重建立立起部隊的傳統。

思政方面,廖漢生直接開展了學習雷鋒精神和“硬骨頭六連”的活動,前者是時代楷模,後者則是1977年年初由中央軍委提倡學習的,8月份鄧公在軍委座談會上又提了一次,是以廖漢生對于這兩項活動的開展是很有信心的。

1979年開國中将要見最小紅軍戰士,得知其行政等級僅16級:太低了

鄧公

軍事方面,廖漢生首先就是為郭興福平反,連同他的“郭興福練兵法”一起。有中央軍委的支援,廖漢生自然就能理直氣壯的抓軍事訓練。

1957年7月,廖漢生從南京軍事學院畢業之後,直接就在學院留任,接任了軍事學院院長一職,是以廖漢生對于軍事訓練方面可以說是頗有見解。

除此之外,他還親自開辦了針對軍隊上司幹部的戰役理論訓練班,深入貫徹“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這一主題,使南京軍區的部隊在較短時間内有了較為明顯的改觀。

1979年,在南京軍區練兵成果斐然的廖漢生,奉命前往成都軍區進行指導工作。

1979年開國中将要見最小紅軍戰士,得知其行政等級僅16級:太低了

吳克華

當時,成都軍區的司令員的是吳克華将軍,他與廖漢生算是老同學,1955年授銜的時候又都是中将。1957年7月,兩個人一起從南京軍事學院戰役系畢的業。1956年1月建院5周年慶典的時候,當時兩人都榮獲了二等獎。

因為這一層經曆,吳克華對于廖漢生的到來感到十分高興。見面的時候,吳克華就跟廖漢生說:“老廖啊,咱們有好多年沒見了吧?”

“是啊,上一次見還是三屆全國人大,1964年一别,已經有15年了。”

至于這中間的15年為什麼沒見,這就得問問林彪和江青了,正巧廖漢生和吳克華這兩位将軍,都是在浩劫中遭受打擊的目标。

1979年開國中将要見最小紅軍戰士,得知其行政等級僅16級:太低了

“這次你能來,我代表成都軍區全體同志歡迎你!早就聽說你在南京軍區的事迹了,這次我呀,也跟着你一起學習學習。唉,你可不許藏着掖着啊。”吳克華很是開心,甚至還跟廖漢生打趣。

“什麼話,倒是你,可不能給我的工作增加‘負擔’哦。”兩人相視開懷,整個辦公室裡充滿着快活的空氣。

說着,吳克華遞給了廖漢生一份名單:“來,老廖,這是參加教育訓練的幹部名單。”

廖漢生接過名單,簡單的掃了一眼,卻被上面的一個名字吸引住了目光,這個名字叫向軒。

1979年開國中将要見最小紅軍戰士,得知其行政等級僅16級:太低了

廖漢生

“唉,老吳,我想見見這個人,能幫我安排一下嗎?”

吳克華心裡暗自嘀咕:這個向軒看上去也就50歲出頭,多半也就是解放戰争的時候才當的兵,跟廖漢生應該沒什麼交情,說不定是他的親戚什麼的。

可讓吳克華沒想到的是,這次他算是看走眼了,這個向軒的來頭可比他想象中的要大的多。

年輕的“老資曆”

向軒這個“老資曆”的背後,是賀家多少人的犧牲才換來的,畢竟桑植一地的英魂最終能活到開國的,不過凡幾。

1979年開國中将要見最小紅軍戰士,得知其行政等級僅16級:太低了

吳克華

既然廖漢生這個老戰友、老同學都發話了,找個下面的幹部來見見也不是什麼難事,吳克華順手就給他辦了,第二天人就來了。

當時,吳克華就陪着廖漢生在會客廳裡等着,他看見廖漢生心情格外的好,終于忍不住湊上去問了一句:“看把你給樂的,怎麼了,這個向軒是你家裡的後生?”

“不是我家的。”廖漢生笑了笑。

吳克華正想接着追問他,向軒到底是什麼背景,廖漢生緊跟着就把答案直接告訴他了:“他是賀老總家的。”

1979年開國中将要見最小紅軍戰士,得知其行政等級僅16級:太低了

賀龍

“賀老總的親戚?”吳克華有點驚訝,他來成都軍區已經2年了,卻從來都沒聽說過這件事情。

“這就把你吓住啦?我告訴你,他跟我們一樣,走過長征,也是個‘老紅軍’呢。”

這下吳克華将軍可算是徹底傻眼了,他知道廖漢生肯定不會騙他,這個剛剛年過50的幹部走過長征,從1979年的時間倒推來說,這個向軒參加紅軍長征的時候也隻有10歲不到,要真是這樣,恐怕他可能是年紀最小的紅軍了。

而事實也的确如此,向軒還就真是紅軍長征路上年齡最小的戰士,除此之外,他還是賀龍元帥的外甥。不過,這後面的頭銜在他看來,可是大大不如前邊一個。

1979年開國中将要見最小紅軍戰士,得知其行政等級僅16級:太低了

向軒,土家族人,1926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桑植縣,母親是賀龍元帥的妹妹賀滿姑。向軒兩歲的時候,因母親被叛徒出賣,跟兩個兄弟姐妹一起被關進了大牢,是後來賀滿姑的大姐賀英托關系花了重金,好說歹說才将三個孩子贖出來。

但是生性剛烈的賀滿姑在敵人眼皮子底下,卻是一句軟話也不肯說,最後被敵人公開處刑,年僅30歲。

自此,包括向軒在内的三個孩子就住進了賀英家裡,也不喊她大姑,就喊她媽媽。

可賀家的姑娘就沒有一個軟妹子,賀滿姑甯死不屈,賀英也不是個簡單的婦女同志,她是湘鄂邊革命根據地的重要軍事幹部之一。

1979年開國中将要見最小紅軍戰士,得知其行政等級僅16級:太低了

賀滿姑

1933年5月6日,賀英帶領的遊擊隊駐地被叛徒出賣,當時賀滿姑的三個孩子隻有向軒在賀英身邊,賀英雖然不怕犧牲,但是孩子還小,她不能讓小向軒跟着她留在這裡。

于是,賀英寫了一封簡短的信件,連同一個包裹一起給了向軒,跟他說從小路跟着其他遊擊隊員先走,想辦法找到紅軍,找到大舅。而賀英卻在這一年永遠的留在了山上,她與其他隊員一同抗擊敵人的進攻時不幸中彈,壯烈犧牲,時年47歲。

此時的向軒僅僅7歲,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賀英媽媽也要犧牲了,他隻是聽了媽媽的話去找大舅,好在他跟着其他的遊擊隊一起曆經辛苦,最後才成功的找到了大舅賀龍。

賀龍見到這個大外甥之後也很吃驚,看完信件之後才明白這是妹妹賀滿姑的孩子,另外還有一件事情就是賀英大機率已經犧牲了。

1979年開國中将要見最小紅軍戰士,得知其行政等級僅16級:太低了

賀英

賀龍本來想着把向軒寄養在哪個老鄉家裡,結果向軒也是個倔脾氣,待在大舅身邊就不走了,沒辦法,賀龍隻能讓他在紅軍司令部當了個小勤務兵、通信員。

可沒想到,就是這麼陰差陽錯的決定,讓向軒成為了長征路上年齡最小的“老紅軍”。

依舊滾燙的心

廖漢生總算見到了向軒,但一番寒暄之後,廖漢生提出向軒的行政等級有些低,言語裡想讓老戰友吳克華給他的待遇提一提,可向軒的回答卻令他驚訝不已。

1935年11月,向軒跟在舅舅賀龍後面也參加了兩萬五千裡長征。當時在通訊班裡,十幾歲的孩子有很多,向軒這種八九歲的還真是沒有。

1979年開國中将要見最小紅軍戰士,得知其行政等級僅16級:太低了

不過,可别看向軒年紀小,他長征的時候就已經是副班長了,途中輪到自己騎馬休息的時候,還經常将機會讓給體力不支的其他人,自己背着行李就跟在後面走。就這樣,向軒走完了長征,成了一名紅軍裡的“老資曆”。

1936年,紅軍到達陝北,賀老總考慮到向軒年紀還小,還需要加強學習,就托人把他送到了延安學習,平常就還是幹幹勤務兵的活,除了知識以外,站崗、放哨、養馬、送信……哪裡有空就去哪裡,算是一邊在“讀萬卷書”,一邊在“行萬裡路”。

有一次,向軒奉命送信給毛主席,可就在他準備踏進毛主席院裡的時候,卻被門口的哨兵給攔住了。

1979年開國中将要見最小紅軍戰士,得知其行政等級僅16級:太低了

“這裡是軍事重地,外來人員不得随便進入!”

“誰是外來人員,我可是老紅軍了。喏,這是要送到這裡的信件,你就讓我進去吧。”

這十來歲的小哨兵看着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向軒,顯然不相信對方的話:“你就吹牛吧,看你也沒多大,裝什麼老兵?”

正當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辯駁時,毛主席從裡面走了出來,他遠遠就聽見這兩個孩子在說什麼了,他對向軒這個說自己是“老紅軍”的孩子也很好奇,就開口問道:“這位小同志,你說你是老紅軍,有誰能證明嗎?我可沒聽說過有你這麼小的孩子走過長征啊。”

1979年開國中将要見最小紅軍戰士,得知其行政等級僅16級:太低了

毛主席

“我舅舅是賀龍,他能證明。”

“那就沒問題了,我相信你是老紅軍。”主席跟他說話的這個場景,後來被向軒記了很久很久。

抗戰時期,向軒跟着賀龍去了120師司令部擔任通訊員,1943年4月調到了385旅警衛連負責首長們的警衛工作。

解放戰争初期,向軒學習了工兵的相關技術,于1948年1月在西北野戰軍1縱當上了工兵連連長。

1979年開國中将要見最小紅軍戰士,得知其行政等級僅16級:太低了

賀龍

新中國成立後,經解放軍總政治部和成都軍區議定,向軒同志的軍齡應該從1933年5月6日開始算起,他也正是從這一刻開始成為了“中國最小的紅軍戰士”。

廖漢生在見到向軒之後,很是高興:“小軒啊,好多年不見了吧?”廖漢生也是桑植人,更是賀龍元帥的老部下,是以對于向軒也很熟悉。

“廖叔,我早就聽說您要來,正想着什麼時候來看看你呢。”

兩人唠了一會家常,吳克華陪在一旁,之後廖漢生随口問道:“老吳啊,小軒的行政等級現在是多少?”

1979年開國中将要見最小紅軍戰士,得知其行政等級僅16級:太低了

吳克華

“廖叔,是16級。”

“16級,太低了吧?你好歹也是個上校,還是老紅軍。”

一般來說,對應中校軍銜,行政等級就能評到14級了,有的上校更是能到13級,以向軒的資曆來說,他1955年授銜就是中校,16級對他來說确實低了。

可向軒卻說:“廖叔,我現在的生活很好,不需要國家給我什麼待遇,那麼多的戰友都沒看見新中國,我怎麼還能想那麼多呢?”

1979年開國中将要見最小紅軍戰士,得知其行政等級僅16級:太低了

向軒

廖漢生和吳克華聽了他這一席話都深以為然,也就沒再提這一檔子事。

2023年2月10日,向軒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成都逝世,享年97歲。這位最小的紅軍戰士,終于在将近百年的光陰之後,回到了他長眠已久的戰友身邊。

看完這段有關新中國最小紅軍戰士的往事,螢幕前的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參考資料:

1. 《最小的“紅軍哥哥”向軒》——人民網

2. 《賀滿姑:淩遲而不屈的女遊擊隊長》——張家界市人民政府

3. 《賀英:把部隊交給賀龍交給黨》——新湖南

4. 《廖漢生生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網

5. 《功勳卓著的塔山英雄:吳克華》——上饒日報 

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