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道傳承:中醫點穴、推拿等手法治療詳解

作者:和澤行者
醫道傳承:中醫點穴、推拿等手法治療詳解

按:圖文選自微信公衆号《歸真醫學》。

手法治療者,推拿、按摩、點穴之類也。所謂推筋、拿肉、按骨、摩皮,世間習語以推拿、按摩并舉,而點穴自成一派。今詳細介紹各推按、點穴手法如下,悟透此篇,則針藥不過錦上添花而已。

一、一般推拿

(一)推拿口訣

摸托端提理接鬥,推拿按摩氣血和。

母法八字傳千古,手法二七變化多。

揉捏撚搓能鎮痛,危垂叩掐立時蘇。

捶拍㨰徹精神爽,搖轉抖拉經絡舒。

補虛瀉實切需記,内傷外感也能醫。

手法技巧随心轉,起死回生妙無比。

其中包括摸、托、端、提、推、拿、按、摩,八種母法,及揉、捏、撚、搓、叩、掐、捶、拍、㨰、徹、搖、轉、抖、拉,十四種子法。

(二)基本功練習口訣:

推拿摸字在晨昏,抓撚擰撐要認真。

抓和拿捏功相似,撐似按來按似撐。

四肢推與平推異,揉字應分三步行。

平推㨰法掌中練,捶在膝頭排掌聲。

其中摸、抓、撐、揉是練習的關鍵。摸應在早晨和黃昏練習,抓和捏的練法相似,撐和按的方式相似,四肢的推法和平推的手法是不一樣的,揉法分為單指、多指和掌根三個步驟去練習,推法、㨰法是通過掌來練習的,捶法和排掌法可以在膝蓋上練習。

手法治療需因人而異,因病而異,要求手法輕柔,内力充沛,動作準确,重點突出,遠近兼治,由輕到重,由表及裡。其要領在于輕重(即補瀉)結合、剛柔并濟,切忌浮表無裡,淺而不透,要做到法施于外,力注于内,發力要快,收力要速,做重手法時要做到出其不意、恰到好處。

醫道傳承:中醫點穴、推拿等手法治療詳解

二、傷科推拿

古語曰:“跌打、跌打,重在推拿。”過去稱傷科醫師為跌打醫師,可見在傷科中手法治療的重要性。傷科推拿包括正骨八法、上骱八法和理筋八法。

(一)正骨八法

正骨,即對明顯有移位的骨折進行整複。其手法宜穩、準、當,要求心無外慕、勢若擒龍。其手法有:

1、把托法,此為整複骨折的準備手法,多用于四肢骨折的處理。其具體操作是助手在骨折近端,一般左手在傷肢下面托住傷肢,右手在傷肢上面把住,兩手合力固定傷肢近端,這就是把托法。

2、拿掐法,此為整複骨折的基本手法。“拿法”的力點在手指,常用于粗壯的骨骼如股骨、肱骨的骨折。“掐法”的力點也在手指,多用于細小淺表的骨骼,如手掌骨、手指骨骨折的整複。

3、推按法,用于骨折整複後的修理。對剩餘的成角畸形或錯位進行進一步的糾正,使對位對線良好。“推法”是左右、前後用勁,“按法”是向下用勁。采用這種手法時,需用手在傷肢的對側接應,以避免複位過度造成新類型骨折。

4、續接法,它包括很多細小動作,如拉法、抓法、壓法、歸擠法等等。其目的在于使骨折的斷端從各種位置連接配接起來,讓斷者複續,碎者複完。

(二)上骱八法

上骱亦稱複位,即治療關節脫位的手法。上骱往往離不了治筋,常言道“骨錯筋挪”,骨錯位必然筋離糟。特别是陳舊性關節脫位,先要克服筋肉攣縮造成的阻力,才能順利地運用上骱八法,讓脫位的關節得到正常的整複。其手法有:

1、端提法,在整複關節脫位時端法和提法往往同時并用,有一定的連續性。一般地說關節脫位後關節頭常常被筋肉固定在異常位置,不能直接推入關節囊,整複時必須先順畸形方向牽引,克服周圍組織的攣縮力,讓關節頭解脫出來,才有可能複位。這種解脫關節頭在畸形位置的方法,稱為端提法。

2、捺正法,關節脫位時,關節頭可以脫向任何不正常的位置。其中有些位置的整複方法主要是捺正法。例如第三腰椎後脫位可以在拔伸牽引的前提下,依靠捺正法複位。

3、屈挺法,屈挺法多用于關節不完全脫位,或者作為關節脫位整複過程的部分手法。其操作是醫者使關節進行被動屈伸運動,讓關節頭逐漸進入關節腔。例如肘關節脫位後進行拔伸牽引,然後屈曲肘關節,再挺直肘關節,讓尺骨頭逐漸進入關節腔,使肘關節脫位得到正确整複。

4、扣捏法,扣法有單扣法和雙扣法。前者單手完成,後者雙手完成。如整複桡骨小頭半脫位時醫者一手扣住傷肢肘關節的背側,拇指放在桡骨小頭上,醫者的另一手拿住傷肢前臂遠端,讓肘關節屈伸,使桡骨小頭半脫位得到整複,這就是單扣法。捏法多用于關節脫位整複後剩餘的骨的輕微錯位(又叫骨錯縫) 。關節脫位整複後往往有剩餘骨錯縫,醫者再用捏法使關節頭和關節窠内外側、上下方完全複位,以使關節功能得到完全恢複。如腕關節脫位整複後,功能不能完全恢複,往往是剩餘錯縫沒有恢複,醫者再用捏法讓脫位關節的剩餘錯縫内外、上下歸齊複位,這樣脫位的關節才能完全複位,功能才會完全恢複。

(三)理筋八法

理筋者用于筋強、筋歪、筋翻、筋攣、筋離槽等筋傷,可疏經活絡、調和氣血、通關開竅。其手法有:

1、拔戳法

拔法,即使傷肢作相對牽引動作。如,膝關節損傷後關節腔窄,助手固定股骨下段,醫者雙手扣拿住小腿遠端作拔伸牽引,讓膝關節的關節腔間隙恢複正常。戳法,與拔法相反。例如腰椎壓砸傷後椎間隙變窄,醫者兩掌相疊,壓在受傷的腰椎上戳按,使椎間隙恢複。

2、撚散法

撚法,即以手指或手掌在治療部位,作均勻、和緩的揉動。若揉法是從小範圍到大範圍,則其又稱散法。

3、捋順法

捋字本身作順字解,此手法多用于四肢,由傷肢近端向遠端,順經絡方向捋,醫者的手掌貼緊傷肢皮膚,用窩心掌進行操作。

4、歸合法

歸是醫者的兩掌心緊貼傷肢,掌心相對,合是在歸的基礎上同時用勁,稍向上提,手掌沿傷肢皮膚滑動,成兩掌合攏動作。例如:肢體粉碎性骨折用歸合法整複,療效較好。

醫道傳承:中醫點穴、推拿等手法治療詳解

三、河路推拿

河路推拿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經絡不通的全身按摩手法。其不僅可以運用于傷科疾病,對中暑、虛脫,甚至嚴重的休克都有比較明顯的療效。其口訣如下:

河路推拿口訣:

一推天庭觀浮雲,

二推太陽吊耳筋。

三推腦後落鳳坡,

四推山根入珠角。

(河路起于印堂部位。向上、後至枕部;向兩側經眉過太陽、太陰,沿耳廓後到耳垂後,向下到鼻梁,再向兩側經眼下眶,到眼外眦。)

一拿龍膛牙腮筋,

二拿膛邊壅頸筋。

三拿海後頸總筋,

四拿嘴中魚口筋。

(牙腮筋的位置在下颌角上方。壅頸筋的位置在下颌角的後下方。頸總筋的位置在兩鳳池穴下方。角口筋在嘴角後方。)

一推兩肩合關筋,

上母下公手勾筋。

三推兩肩正膀筋,

四推将台通煙火。

(合關筋位置在頸基部,手勾筋一在肩基部一在陰部,正膀筋在肩外側,将台位置在胸部。)

一拿胸膛乳後筋,

二拿兩膀護胸筋。

三拿挂膀通氣門,

四拿背部鳳翅筋。

(乳後筋在乳房外側,護胸筋在腋窩前,挂膀筋在腋窩内,鳳翅筋在肩胛内。)

一推矢鵝氣相連,

二推挂膀通氣門。

三推鳳尾通下氣,

四推腰部氣消順。

(醫者大魚際手法從咽下直至劍突,然後分兩路到肋膈角位置;另一路從腋窩内向下至肋膈角;第三路從後頸部直下推到尾骨;肋膈角捋向髁骨處。)

一拿兩肘彎弓筋,

二拿燕氣通三筋。

三拿虎口龍彪筋,

四拿十指通肝經。

(彎弓筋在肘部,燕氣穴在腋部,龍彪筋在手部。)

一推挂胯通膽宮,

二推胸膛胃氣門。

三推膽宮四路通,

四推大腿棟梁筋。

一拿肚角腎子筋,

二拿總筋通氣海。

三拿腿邊琵琶筋,

四拿子間坐馬筋。

(腎子筋在大腿内側,總筋在下腹部,坐馬筋在會陰部。)

醫道傳承:中醫點穴、推拿等手法治療詳解

四、二十四氣推拿

二十四氣推拿亦稱二十四把還陽手,為民間武醫所常用。所謂二十四氣即人體二十四個部位,其為溝通人體氣血之開關,乃人體氣機之所在,故稱之為二十四氣。其即可用于一般新舊損傷的治療,特别是傷科疾病應用廣泛,又可用于回陽救逆,對閉症、痧症、痛症乃至嚴重休克等可起到明顯的醒腦開竅、消腫鎮痛、通經活絡等作用,故亦稱之為二十四把還陽手。

二十四氣分布如下:

1、天門:位于前額兩眉間(印堂穴),推拿時男左女右往兩邊太陰太陽穴推開。

2、筋鎖:位于頸項兩側前後,前筋鎖位于鎖骨上與頸部中間,後筋鎖位于乳突後一寸處往下與頸部中間。

3、心筋:位于耳垂之下與頸部中間。

4、井欄:位于兩側肩井穴及其鄰近部位,推拿三下。

5、大成:位于前胸部兩側腋前至乳旁四指部位。

6、後成:位于兩側腋後線至肩胛骨外緣四指部位.

7、将台:位于鎖骨以下至兩乳腺以上之間。

8、還魂:位于心窩平行往後臂内後四指部位。

9、曲尺:位于肘關節下端小臂鄰近部位。

10、脈筋:位于腕關節寸關尺及其鄰近三個部位。

11、三關虎口:肩、肘、腕為三關,合谷部位為虎口。

12、曬郎:位于兩手上臂小老鼠部位。

13、五腑(左五腑、右五腑、掇五腑、坐五腑、遊五腑名為五腑):位于腹部神厥穴及其上下左右四寸部位。

14、背(心))筋:位于背部兩邊大杼穴與膈俞穴之間。

15、肚角:兩拇指平行神厥穴至肚角之間,兩側左右推拿八層筋,另分上下,名為“肚角八層”。

16、上馬:位于腹股溝偏外側四指部位。

17、下馬:位于腹股溝偏内側四指部位。

18、腿峰:位于大腿前側四指部位。

19、了詹:位于大腿後側腳窩從下往上四指部位。

20、彎子(分内彎子和外彎子):膝關節呈90度,位于大腿兩側四指食指部位,左右各一。

21、彎彎子:膝關節呈90度,位于下肢兩側四指食指部位,左右各一。

22、下了詹:位于小腿肚内外側部位。

23、鞋帶:位于踝關節(系鞋帶處)紋線部位。

24、金勾子:位于足後跟腱部位,腳掌平伸直推拿。

二十四氣推拿口訣:

一推天門定心中,五腑六髒即可通;

二推筋鎖分陰陽,推法急救保安康;

三推心筋能開關,金秋落井轉灣凡;

四推井欄要精通,左血右氣不宜兇;

五推大成并氣門,後緊大成如神靈;

六推後成緊背心,班蘭八卦要分明;

七推将台氣不止,咳嗽勞傷要謹防;

八推還魂左右邊,即時吐血能回生;

九推曲尺鳳磚尖,牽牛進欄手不能;

十推脈筋寸尺關,兩手受傷轉推盤;

十一推進三關虎口通,中指放箭眼活用;

十二推帥良複手生,采掇歸位立位全;

十三推五腑掇還原,閉關開聲急救全;

十四推背心要開招,轉婆曬日針刺勞;

十五推肚角有八層,腹痛嘔糞掇還原;

十六推上馬到盆弦,肚角丹田轉回生;

十七推下馬痢尿症,小便來血急救人;

十八推腿峰吊腎邊,膀胱坐馬定乾坤;

十九推了詹雷手多,老損急痛自息和;

二十推彎子反卦邊,推法鬼眼有奇工;

二十一推在彎彎子,髒腑活血此一關;

二十二推下了詹,外有三裡定端然;

二十三推鞋帶穴,老龍放針急為仙;

二十四推勾子清,全身推挪複回生。

五、彈拿

彈拿,亦稱開鎖,又稱拔筋。其操作是醫生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對,拿捏病人某些部位的肌腱,使之提起,然後醫者手指突然放松,讓筋腱回複原來位置。是一種強刺激急救手法,在臨床上多用于治療跌打損傷中突然昏仆,如不省人事,兩手握固,牙關緊閉之閉證等,也可用于某些痧症(如中暑、暈厥等)及溢死(吊頸) 氣絕等的治療,有起死回生之妙。民間把頸筋、腋筋、腰筋和裆筋稱之為為八鎖,故稱開鎖。師言:“彈拿開鎖及二十四把還陽手,屢用屢驗,真乃手法之精粹也!”

其具體操作如下:

1、頸筋,又稱青龍鎖,位于頸肩交接的斜方肌處,左右各一把。民間也有稱為“井鎖”或肩筋。開鎖方法:患者坐卧皆可,術者面向患者或站立背後。操作時采用蝴蝶手法,即四指拼攏微屈,與大拇指相對,用食指第一、二節指外側緣,與大拇指外側緣捏住肩筋的斜方肌,根據患者承受力程度,用勁擰動即可。

2、腋筋,又稱返魂鎖,左右各一把。位于腋窩處,有前、中、後三關,前為腋窩的前壁肌,中為腋窩與手臂接壤處,後為腋窩的後壁肌。前為總筋,中為痹筋(拿此筋手臂有麻痹感),後為背筋。開返魂鎖時,術者側向患者,一手握住患者前臂部,使患者手臂成外展姿勢,另一手在患者腋前、腋後、腋中分别用蝴蝶手法開鎖,先拿總筋,再拿背筋,最後拿痹筋。所謂“返魂鎖,鎖中又有鎖,單開一鎖無效果”,即是指返魂鎖前中後三關必須依次開全方才有效,單開一關是不起作用的。特别是中鎖(即痹筋),一定要開準,要拿到患者手臂有麻痹感方才有效,否則,此鎖仍未打開。

3、腰(腹)筋,又稱紫金鎖,左右各一把。位于臍下部腹直肌下段,相當于足陽明胃經之外陵與大巨穴之間。民間稱為吊筋的便是此鎖。開紫金鎖須由旁人扶起患者,使腹部肌肉松弛,術者面向患者,一手扶住患者腰背部,另一手四指并攏微屈,用食指指側順勢向上兜起,拇食兩指(大拇指羅紋面與食指指側)同時拿住吊筋,用力擰動,順氣而開。

4、裆(腿)筋,又稱白虎鎖,左右各一把。位于大腿根部,腹股溝内側端直下三寸大筋處,分前、中、後三關,大筋為中鎖,中筋前開一寸處為前鎖,後開一寸處為後鎖。開白虎鎖時患者坐或卧皆可。術者面向患者,一手握住患者小腿部或腘窩處,使患者大腿成外展姿勢,另一手在患者大腿根部用蝴蝶手法依次捏住三關所屬的肌肉組織,分别施用手法。白虎鎖與返魂鎖一樣,鎖中有鎖,也有前中後三關,必須先開三關中的中鎖(即大筋),依次再開前鎖與後鎖。

開八鎖時,用勁要由輕到重,不能突然用力,動作須緩和。隻要具有一定的指力,能恰到好處用勁,瞬間的擠壓即可達到治療目的。

此外,尚有總鎖一把,位于前後陰之中點,相當于會陰穴處。開總鎖采用食指指法:患者仰卧,術者站在患者右側,左手掌放在患者下腹部關元穴處并向下按壓,與此同時,用右手食指指肚于會陰穴處向内頂掐,緩慢作為到一定程度時維持一、二分鐘即可。

除以上九鎖外,其他可以彈拿的部位還有一些,如:後頸部,足後跟部位等等。

醫道傳承:中醫點穴、推拿等手法治療詳解

六、點穴

此所言點穴者,乃醫家之點穴,非國術家之點穴也。醫家點穴乃是以指代針,施于患者特定的部位,以産生一定的治療作用,是一種指針療法。其原理與針法類似,選用穴位包括體穴(即十四經穴)、手穴、足穴、耳穴、董氏奇穴及小兒推拿穴位等等,不一而足。

點穴八法:

1、點:點之又點謂之點,如雀之啄。

2、按:點而不動謂之按,力貫其穴。

3、揉:點而旋之謂之揉,補瀉以施。

4、掐:以爪切之謂之掐,人中急救。

5、推:循經而行謂之推,以通為用。

6、撥:點而撥之謂之撥,用之在筋。

7、捏:提皮使起謂之捏,用之在脊。

8、摩:以指摩皮謂之摩,小兒常用。

點穴以手法為重,手法精妙,則效果良好。所謂“點穴不難在選穴,而難在手法。”,正是此意。關于點穴之道,個人認為以王雅儒先生《髒腑圖點穴》一書論之最詳,諸君可以參看。

附:國術點穴概要

國術之點穴與醫家之點穴不同,其主要取其緻傷作用,講究按時擊穴,限時取命。其所言穴位亦不同于傳統經穴,乃是人體某些特定的重要部位。點穴一術,曆來為各門派之秘傳,皆口口相授,輾轉傳抄。關于穴之分布、時辰流注等各派所傳不一,武當少林亦難蹤一指。(詳細了解可參考本公衆号之前相關文章。)要之,人體有大穴三十六品,其分布如下:

1、天丁穴

部位:頭頂中央處。

經屬:督脈經,亦為膀胱、肝經所會。

點中:腦暈倒地,不省人事。

2、太陽穴

部位: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約一寸凹陷處。

經屬:奇穴

點中:輕則頭昏、眼黑、耳鳴,重則血竄兩目,目中出血,暈死在地。

3、黃蜂耳穴

部位:耳門處

經屬:三焦經,亦為膽經所過。

點中:耳鳴頭暈倒地。

4、架梁穴

部位:鼻栓中央突起部,眉心與鼻尖之正中。

經屬:督脈。

點中:氣上逆,血上湧,傷重血出如箭。

5、對口穴

部位:頸後陷窩中入發際五分。

經屬:督脈

點中:沖擊延髓中樞,失語、頭暈、倒地不省人事。

6、風池穴

部位:在枕骨粗隆直下凹處與乳突之間,在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腱之間。

經屬:足少陽膽經

點中:沖擊延髓中樞,暈迷不醒。

7、神庭穴

部位:頭前部入發際五分處。

經屬:督脈,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會穴。

點中:頭暈、腦脹。

8、睛明穴

部位:眼内眦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

點中:流淚、頭昏、眼花倒地。

9、二仙傳道穴 (乳根)

部位:在乳下一寸六分陷中者。

經屬:胃經。

點中:沖擊心髒,休克易亡。

10、将台穴

部位:即乳上三肋間。

經屬:胃經,亦脾經所會之處

點中:沖擊肋間神經和胸前神經及動、靜脈,震動心髒停止供血、休克。

11、咽喉穴

部位:喉窩部。

經屬:任脈

點中:氣滞血淤,頭暈。

12、中管穴

部位:即胸正中部劍骨下鸠尾緣處。

經屬:任脈

點中:飲食不納,擡不起頭,四肢無力,氣逆上湧,人事昏迷。

13、肩井穴

部位:肩上正中窩部。

經屬:膽經。

點中:二指點傷,全身疼痛無力。

14、靜平(淨瓶)穴

部位:乳下兩肋間。

經屬:肝經。

點中:惡寒發熱、咳嗽疼痛,重必吐血。

15、氣門

部位:胸中線第二肋骨交接部。

經屬:任脈。

點中:胸部脹悶,氣滞血淤,傷重神智昏迷,即亡。輕者半年,氣急咳嗽而亡。

16、乳中穴

部位:即乳頭中央。

經屬:胃經。

點中:沖擊肋間神經和動脈充血破氣。傷重人事不知。

17、中脘穴

部位:胸中線部,臍上四寸

經屬:任脈。

點中:内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18、平針穴

部位:在胸中線部,兩乳間下一寸五分。

經屬:任脈。

點中:口吐血,心如刀割,不食不飲,冷汗不幹,夜間煩燥。

19、膀胱穴

部位:即臍下四寸正中線。

經屬:任脈。

點中:重傷小便不通,小便脹急。

20、血平穴

部位:即臍下一寸三分,旁開四寸。

經屬:脾經。

點中:輕傷氣滞血淤,疼痛難忍,重傷吐血而亡。

21、命宮穴

部位:即第五第六兩根肋骨尖端之間。

經屬:膽經。

點中:呼吸疼痛,咳嗽帶血,久則成痨。

22、肚臍穴

部位:位于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

點中: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

23、雙燕入洞穴(天池穴)

部位:乳頭外一寸。

經屬:心包經。

點中:心如刀割,四肢麻冷無力,全身疼痛,吐血、咳嗽成痨。

24、丹田穴

部位:臍正中線直下一寸五分。

經屬:任脈。

點中:氣向上攻,四肢無力,面黃肌瘦。

25、肚角穴

部位:臍中線直下四寸三分旁開四寸。

經屬:脾經。

點中:沖擊六腑,多見氣逆嘔吐不止。

26、吊筋穴

部位:臍上兩寸,下脘旁開0。5寸。

經屬:腎經

點中:受重傷,常有呃逆吐,兩目斜視,昏迷不醒。

27、湧泉穴

部位:足心前三分之一處,即屈足趾時出現凹陷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

點中:傷丹田氣,氣機不能上升,破輕功。

28、太淵穴

部位:仰掌、腕橫紋之桡側凹陷處。

經屬:手太陰肺經。

點中:阻止百脈,内傷氣機。

29、仙桃穴

部位:即睾丸部。

經屬:肝經部分。

點中:睾丸常縮入腹,人事昏迷,重傷即亡。

30、銅壺滴漏穴

部位:即尾闾骨下五分。

經屬:督脈。

點中:受傷多見大便不收,小便長流,腹内疼痛。

31、鳳尾穴

部位:第十一、十二椎骨兩旁各一寸五分處,即脾俞、胃俞二穴處。

經屬:膀胱經。

點中:血氣不行,腰眼疼痛,人又黃又腫。

32、腰眼穴

部位:在腰上兩旁微陷處。

經屬:經外奇穴

點中:立刻昏倒,面失神色,甚至會發笑聲。

33、仙人托印穴(辄筋)

部位:在腋下三寸,複前行一寸,著脅。

經屬:膽經

點中:血氣上湧,神智昏迷,兩目直視。

34、盆弦穴

部位:即十一肋骨尖處。

經屬:肝經

點中:氣往上湧,食欲不佳,腹内劇烈疼痛。

35、鳳翅穴

部位:即背部第五胸椎旁開三寸。

經屬:膀胱經

點中:全身麻痛,四肢無力,精神倦怠。

36、海底穴

部位:即二陰之間。

經屬:任脈

點中:大便閉塞不通,腹内膨脹,面唇蒼白,心驚。

七、腹部推拿

腹者,先後天之所聚,乃五髒六腑所居之處,沖任督帶所發之處,有肝、脾、胃、膽、大腸、小腸、腎、膀胱等在此分布,任脈、帶脈、腎、胃、脾、肝、膽經,在此彙集,中脘、神阙、關元、中極、天樞各要穴星羅棋布,其重要性不待多言。腹部按摩常用手法如下:

1、分推:兩手掌着力,自劍突下緣沿腹中線向下推至臍下,以降胃濁,或沿左右肋弓分推至兩肋弓下緣,以舒肝氣。此法可用于嘔逆、胸悶、消化不良、飲食積滞等。

2、團摩:用一手手掌心掩于臍部,另一手手掌重疊其上,從臍下兩橫指處的氣海穴開始,手掌緊貼腹壁,作以臍為中心的順時針方向,即升、橫、降結腸方向,自右向左旋轉按摩。直徑由小到大,呈現螺旋狀的揉摩,一直擴充到整個腹部。如此反複數次。此法可用于胃腸病、腹脹、便秘、小便頻數、月經不調、失眠等。

3、捏拿:左手捏住腹部肚臍以上的部位,右手拿住肚臍以下的部位,兩手同時着力向上拿捏,再輕輕放開。此法能使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引導元氣到達丹田。

4、掌振:手掌平放在腹部,如拍皮球般,随呼吸上下振動,以細微而高頻率的振動刺激腹部,重點治療部位在肚臍上下或關元處。此法可溫腎經、增補元氣,以防治痛經、月經不調、遺精、陽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