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api醬說自己不想工作隻想發财,是真嘴替還是假共情?

papi醬說自己不想工作隻想發财,是真嘴替還是假共情?

也許沒有人真的快樂,但人與人之間的苦并不完全相通,哪怕它們被命以相同的名字。

大紅人偏愛接地氣

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papi醬很忙。經年累月,這位短視訊界的初代網紅不僅沒有銷聲匿迹,還一步一步變成了絕無代餐的内娛大紅人。

papi醬說自己不想工作隻想發财,是真嘴替還是假共情?

她是《再見夫妻3》觀察室嘉賓之一,在其他女嘉賓淚眼汪汪、泣不成聲的時候,她不僅沒擠出一滴眼淚,還眉頭微皺、滿眼狐疑,内心OS仿佛在說:又在搞哪樣?感人的點到底在哪兒?

由于表情對比過于鮮明,有人罵她冷血,有人贊她清醒,總之,這位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女子以自己的方式狠狠出了一把圈。

papi醬說自己不想工作隻想發财,是真嘴替還是假共情?

再就是年末播出的《繁花》,她竟然也在演員表之列。

角色嘛是不大,但還蠻有記憶點的,她飾演的菱紅算是醜角一枚,類似于“滬版吳君如”,在插科打诨間炮制了不少笑料。還不止如此,下線前跟玲子的一場訣别戲簡直堪稱近年來不可多得的“動人但不刻意煽情”的催淚名場面。

咱就是說,當七八年前,我們看她對着螢幕加快語速碎碎念時,誰能想到,有朝一日她會是在央八開年大戲裡把你整哭的女人呢?

papi醬說自己不想工作隻想發财,是真嘴替還是假共情?

可能是由于近期勢頭太猛,本包發現,關于papi醬的采訪片段在各大社交平台都變得多了起來。而且,不論是标題還是評論,都有一個同樣的詞語頻頻出現——“嘴替”。

特意看了去年年初她在《魯豫有約》的采訪視訊,發現好像還真是那麼回事兒。

全程四十多分鐘,papi醬的措辭和姿态可以用兩個詞兒簡單概括——“謙虛”和“接地氣”。

其他的網紅——飄了、狂了、“哪李貴了”,到papi這裡——想躺平、我很普通、主要靠運氣、我的短視訊不過是四兩撥四兩、曾一度熱衷于買彩票。

papi醬說自己不想工作隻想發财,是真嘴替還是假共情?

在去年11月份的另一個采訪中她也講過類似的,諸如“隻要工作就很難真正開心”“不想吃工作的苦,隻想發大财”等金句式發言。

艾瑪,可不就是一語道破打勞工心聲嘛!

聽完後,一方面有一種“公衆人物為我發聲,渺小的我終于被看見了”的暖心之感,另一方面,又有一種“大網紅也也是人嚯,這一刻我們平等了”的踏實感。

既釋放了心裡面的不适和渴望,又少了幾分仰望他人的自愧不如,聽papi一席話,仿佛做了一個短小的心靈大保健呢,她人還怪好的嘞!

papi醬說自己不想工作隻想發财,是真嘴替還是假共情?

但是等等,有沒有覺得哪裡不對?

暖心話背後的資訊差

我不懷疑papi的真誠,我甚至十分同意她就是一個對名利渴望不高、比較佛系、極度務實、不會被欲望沖昏頭腦的人。我懷疑的是“嘴替”這件事,這可能是看客們的錯覺。

且把耳朵關上,看看事實吧:

她說自己不想工作,但她并沒有停下工作,滿口“不思進取”的同時,腳底下的“卷王牌三輪兒”倒是蹬得争分奪秒。

電視劇要拍、電影要拍、綜藝要錄,通告這麼多的情況下還要保持短視訊的正常輸出,她的行動可是一點兒不佛系。

這樣才說得通嘛,從16年橫空出世到現在,如果沒有持續的曝光和合理的規劃,她能成為續航能力如此之強的網紅嗎?

papi醬說自己不想工作隻想發财,是真嘴替還是假共情?

2021年也是上過電影的

是,她可能會跟你一樣早上起床氣,會時常點奶茶、點咖啡給自己解乏續命,會在某個疲憊的下班時刻幻想第二天就可以功成身退、拿着數不玩的錢安享下半生……

但她這麼做了嗎?她沒有。她不僅該幹嘛幹嘛,她還幹挺好,最要命的是還掙挺多。

站在papi的角度,當有一天突然極度厭班兒時,想想那高額的工資,便可理直氣壯地對自己說:“看在錢的份兒上,忍了!”

你呢,看在月薪三千五的份兒上,忍得下去啥?聽說要背負這麼大的職責和期待,三千五都不好意思了呢……

沒錯,誰的生活都有一些身不由己熬出的苦和傷,但有人買得起用以療傷的靈丹妙藥,有人卻隻能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靠幻想稀釋痛苦片刻,那些苦和傷的量級在他們各自的生活中是不一樣的。

papi醬說自己不想工作隻想發财,是真嘴替還是假共情?

此外,papi醬還提到,她很佛系,一直都是跟着合夥人走,現在雖然做着公司,但團隊管理和資本運作的事兒她一律不管,自稱沒那個腦子,隻能集中精力去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兒。

簡而言之,自己喜歡和擅長的是公司核心崗位,也是自己的主攻業務,其他事有專業可靠的得力幹将去操持。

我說,這是佛系還是凡爾賽呀?處于如此理想的工作環境中,佛系一點不也正常嗎?她有佛系的土壤啊!

papi醬說自己不想工作隻想發财,是真嘴替還是假共情?

“沃土”的形成源于運氣的加持,也源于她的“好出身”。

papi醬口中的合夥人,即泰洋川禾的創始人、papitube的CEO,正是她中戲的同學,兩人在papi成名之前就有私交,他們對于彼此,是不用努力就能融得進的圈子,是擡下手就能觸得到的資源,可不就能放心傳遞、并肩作戰嘛。

而大部分人并無這樣的條件,談佛系,無異于在空中樓閣跳大繩。

對于真正一無所有、沒有退路的人而言,帶點用力過猛or病急亂投醫的“症狀”在身上是很正常的。就好像一個剛畢業沒背景的表演系學生想要立刻有錢賺,可不就得吭哧吭哧跑組嘛;面臨斷糧危機的人找了一份工作需身兼數職,他不擅長也得硬啃,可不就挑剔不起來嘛。

是以千萬别跟着人家瞎佛系,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先看一看自己的處境有否給予自己佛系的資格,如若不然還要硬佛系,那就是在借他人之言縱容自己的懶惰或放逐自己努力未出成果的心灰意冷。

papi醬說自己不想工作隻想發财,是真嘴替還是假共情?

千言萬語一句話:名人不一定在說謊,但我們最好不要忽略掉“暖心話”背後被隐去的資訊差。

除了papi醬的例子,還有什麼女明星私下出門愛素顔、範冰冰蔡依林都特别愛網購、某大富豪穿布鞋戴舊表作風樸素不端着……

都類似,聽起來嘛都是佳話,賊親民、賊質樸,在這些美好傳說的渲染之下,好像普通老百姓和明星富豪之間的壁瞬間就化于無形了,然後老百姓頭腦一熱突然就對“傷臉”的化妝品不屑一顧了,網購也更起勁了,不好意思穿的布鞋瞬間就超凡脫俗了……

但是請注意:很多女明星敢于素顔,一是因為對自己的容貌足夠自信,二是她們的閃光時刻已經多到完全不需要在日常生活裡争取一個焦點位置,說白了,追着她們看的人太多,導緻她們早就有點厭了,有時候就是巴不得低調一點好落個自在。

這哪是普通女孩子學得了的?如果你,明明虛榮心還沒被喂飽,明明打心底渴望成為焦點,再不根據場合和需要捯饬捯饬,那不南轅北轍麼?

papi醬說自己不想工作隻想發财,是真嘴替還是假共情?

以及網購,範冰冰說網購真便宜買錯也不心疼,蔡依林說刷到眼睛酸到不行的時候才會停止,可是她們能給到自己的“胡買瞎買”基金肯定跟螢幕前的你不一樣啊,她們再怎麼“無節制”,可能真的就是毛毛雨,對自身經濟狀況毫無影響,但對于普通工薪階層來說,“無節制”很可能真就意味着“本月吃土”。

“大富豪們的儉樸生活習慣”更是聽聽就算了,人家穿着布鞋悠哉悠哉走進的是自己的私人莊園,人家戴着舊表是因為自己已經不需要奢侈品作為自己身份的加持。

而作為無名之輩,想要去談個生意、拉個關系啥的,消費主義那一套往往還真就是能讓别人快速知道“你是不是一路人”的最便捷手段,就好像《三十而已》裡的顧佳,想迅速打進太太團,你得先換個包吧?

papi醬說自己不想工作隻想發财,是真嘴替還是假共情?

《三十而已》劇照

特此聲明哦,不是我在提倡什麼,而是,現實的參差可比一兩句好聽話複雜多了。聽完心情舒暢一下當然未嘗不可,但切忌不由分說的效仿與跟随,拿林黛玉的做派演劉外婆的劇本,那還不得處處吃癟?

謙虛讓人安全

除了本身存在的“資訊差”,papi醬們的“親民發言”或許也是出于一種自保政策。

一方面是說給别人聽,以防惹人不痛快,給自己拉仇恨。明明已經是衆所周知的成功人士,還要說自己如何幹勁十足、志向遠大、未來可期,無異于稚子攜金過市,既易勾引起别人心中的不平衡,又容易将自己置于危險境地,之前的李佳琦就是最典型的反面教材。

那麼不妨低調一點,即使沒有好評也不會招來惡言,你都自己倒下了,誰還好意思打你?頂多會有一些拎不清的過來說“哈,他也不過如此”;但如果往“狂”那個方向走的話,一定會有一大波的人指着你的鼻子罵——“你以為你是誰?信不信今天就能把你滅喽!”

papi醬說自己不想工作隻想發财,是真嘴替還是假共情?

另一方面,當然也是說給自己聽。

近年流行“人間清醒”人設,何為清醒?保持清醒的一個顯著表現就是,能給自己的心建立一個保護罩,以防被當下處境的強力所裹挾。

具體而言,逆境時能給自己打氣來對抗周邊的“喪能量”,順境時能警醒自己千萬不要飄來抵擋所有恭維和名利的誘惑。

papi醬一遍遍的謙虛發言大概也是在提醒自己:别忘了那無所事事的四年,别走了運就忘了自己是誰,要看清自己的位置,别什麼都想要,要不是搭上時代的高速列車,你不可能有今天,短視訊就是你的根據地,是以你就是網際網路圈的,别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

papi醬說自己不想工作隻想發财,是真嘴替還是假共情?

看起來好接地氣好懂打勞工,其實,說不定她是在以自我暗示的方式站定自己的位置,以防被高處的大風刮跑。

要知道,語言能表露心迹,也能自我暗示、強化信念,進而引導行為,這種話說多了,就會想飄都飄不起來。小楊哥說自己不想多掙錢,除了對公衆表态,大概也是在做一種自我提醒吧。

papi醬說自己不想工作隻想發财,是真嘴替還是假共情?

總之,不論對外還是對内、有意為之還是無意識,姿态放低、謙虛、接地氣,都是在自保。對外,有助于建立一種更安全的公衆形象;對内,有利于在驚濤駭浪前掌好自己心裡的舵。

是以,相對于“她是我嘴替”的感動,我對papi醬生出的更多是敬佩。她是時代幸運兒不假,但身處“亂花迷人眼”的高位依然能夠保持松弛、自洽的狀态和直抵本質的敏銳與堅定,并非易事,私以為,這才是她身上最大的閃光點,值得所有常駐網民一個小紅心。

執着于彼此百分百的共情,你大抵會失望,但撥開重重迷霧窺見他人閃光點,你的世界一定會越來越大。

papi醬說自己不想工作隻想發财,是真嘴替還是假共情?

作者:包法利小姐

關注我,在娛樂世界讀人心、解風情。

(内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必依法追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