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X”病原體為什麼讓世衛組織緊張?世衛組織預計危害可能超過新冠20倍

作者:牟平融媒

正在舉行的2024年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一種被命名為“X”的未知病原體成為全球上司人和各行業領軍人物熱議的焦點。世衛組織在聲明中介紹說,所謂“X”是“假設會出現”的一種引起全球大流行的病原體,它可能導緻的死亡人數将達到新冠病毒的20倍。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17日稱,雖然目前還不知道這種病原體的具體存在,但出于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大流行病的擔憂,各國研究人員、科學家和專家們都希望積極制定應對計劃。“專家警告說,它可能出現的速度比我們想象的更快”。

“X”病原體為什麼讓世衛組織緊張?世衛組織預計危害可能超過新冠20倍

顯微鏡下的病毒

到底什麼是“X”

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在新聞稿中表示,在17日舉行的主題為“為X做好準備”的研讨會上,由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上司的小組讨論了“如果我們要為應對更緻命的大流行做好準備,就需要為滿足醫療系統迎接未來多重挑戰的需求做出新的努力”等相關話題。巴西衛生部長尼西亞·特林達德·利馬、制藥巨頭阿斯利康董事會主席米歇爾·德馬雷等醫衛領域的人物也參與了這場研讨會。

英國《獨立報》稱,早在2015年,世衛組織就制定了“預防流行病行動研發藍圖”,試圖努力縮短發現病毒暴發與準許疫苗使用之間的時間間隔。報道稱,最危險的新發傳染病因為缺乏預防手段成為關注點,世衛組織每年都會更新不到10個高危傳染病名單。從2018年開始将“X”病原體列為“需要優先關注的全球危害最嚴重的傳染病”,與之并列的還有新冠病毒、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克裡米亞-剛果出血熱、中東呼吸綜合征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等重大傳染病。世衛組織已将這些病原體引發的大流行背景下相關的研發工作列為優先事項,并表示該計劃“明确要尋求實作早期的跨領域研發準備,這也與未知疾病X相關”。

CBS稱,2022年世衛組織召集了300名科學家,對25個病毒家族和細菌進行了調查,以建立一份“有可能造成嚴重破壞的病原體清單”,并強調需要對其進行更多研究。其中“X”病原體就在其中,“它代表了一種由(未知的)病原體引起的嚴重國際流行病”。譚德塞17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新冠肺炎可能是我們遇到的第一種“X”疾病,科學家們正在積極學習和總結對抗它的經驗。

對于世衛組織設立“X”病原體的初衷,南方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及應急管理學院教授魏晟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世衛組織設立“X”病原體意在引起全球各國對于不可知、危害巨大且發生機率極大的潛在突發傳染病的高度重視。在新冠大流行期間可以看到,世衛組織架構内的全球合作交流機制受到了很大的破壞,這使得資訊共享和資源協調越來越難,世衛組織的相關能力也在不斷衰退。是以,世衛組織設立“X”病原體的舉措可以看作是加強全球相關合作的一種努力,是否有效還有待觀察。

“X”病原體來源于哪裡?

世衛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全球範圍内,潛在病原體的數量非常巨大,而用于疾病研發的資源有限。

《獨立報》表示,科學家尚不清楚“X”病原體到底會是什麼。許多專家認為這可能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或是一種新型流感。美國布法羅大學雅各布斯醫學與生物醫學科學院傳染病專家托馬斯·魯索博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X”病原體的概念是我們從新冠大流行中吸取的教訓之一。他表示,“由于人類通過活體動物市場和森林砍伐打破了人類與其他物種之間的界限,未知病毒進入了人類世界,我們需要繼續進行監測和研究,并改善世界各地的生物安全。”他警告說,“X”也可能是一種全新的病原體,甚至在動物中都還沒有發現。

科學家們普遍認為,考慮到全球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種群的巨大規模以及變異的速度,高傳播性“X”病原體“幾乎是一定存在的”。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的阿達爾賈博士說:“有些病毒株的緻死率非常高,可以發展出在人與人之間有效傳播的能力。”他表示,“X”病原體很可能是一種呼吸道病毒,甚至已經在動物之間傳播,隻是暫時還不能傳播給人類。他說:“它可能來自攜帶大量未知病毒的蝙蝠,也可能是攜帶禽流感病毒的鳥類,或者可能來自豬等其他類型的動物。”

此外,全球變暖導緻的永久凍土融化可能會讓大量“僵屍病毒”蘇醒。例如2023年由法國、德國和俄羅斯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從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中分離并複活了幾種古老的病毒,其中一種是從2.7萬年前含有大量猛犸象毛發的永久凍土樣本中發現的巨型病毒。法國科學家米歇爾·克拉韋裡表示,“每次我們觀察凍土樣本時都會發現未知病毒,這幾乎是肯定的事情,我們總能在永久凍土中找到一些傳染性病毒。”随着永久凍土的融化,被掩埋在地下成千上萬年的生物将不斷暴露,未來可能會釋放出更多的未知病毒。

對于世衛組織擔憂的“X”病原體是否必然會出現,魏晟認為,從病毒的發展規律來看,“X”這類病原體出現的可能性較大,“這種病毒一旦襲來很有可能就像新冠病毒剛出現時那樣,完全超過我們目前的認知水準。”魏晟分析稱,從病毒的種類來看,它很可能是經過呼吸道飛沫或是氣溶膠傳播的呼吸道傳播病毒,因為這種病毒更容易造成大範圍的傳播。

讓科學家們尤其擔心的是,相對于此前的幾次大流行,在全球化日益密切的當下,“X”病原體所引發的全球大流行暴發規模可能更大。“科學美國人”網站回顧稱,霍亂原本是隻在印度恒河三角洲地區流傳的地方性傳染病,一直到19世紀初英國殖民者抵達印度後,它才随着遠洋商貿活動開始全球大流行。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導緻全球2500萬到1億人死亡,它也是跟随着遠洋船隻才在不同國家引起擴散。如今全球交流的頻率遠超一百年前,是以一旦出現高傳染性疾病,擴散速度也将快得驚人。

能降低“X”出現的機率嗎?

為應對下一次疫情做好準備,并制定措施和預案防止2020年許多國家出現的醫療系統崩潰重制,現已成為世衛組織的一個關鍵目标。

外媒在報道中還列出了感染“X”病原體可能會引發的一些症狀,比如發燒、肌肉痙攣、昏厥、頭痛、惡心、腹瀉和喉嚨痛等。世衛組織警告說,情緒的急劇波動、煩躁、困倦、焦慮和腹部疼痛、肝髒腫大等症狀也值得關注。

我們是否有辦法降低這種高緻死率“X”病原體出現的機率?魏晟認為,現在很難有确切的手段去減少這種傳染病發生的機率,隻能未雨綢缪,提高自身的應對能力,比如建立覆寫病原體從動物到人群感染全流程的監測網絡,進一步加強建設具備高水準檢測鑒定手段和高水準的疾控防控隊伍,增加可以快速調動的醫療資源,增強疫苗和藥物的快速開發能力等。“這些措施都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落實,不應是事到臨頭的臨時措施”。

外媒在報道中也表示,通過采取一些預防措施,可以減輕即将到來的流行病的影響,并加強國際社會對新發傳染病的準備。其中就包括投資建設監控網絡、進一步增進群眾健康、推廣使用抗生素、加強醫療保健系統建設、鼓勵國際合作、制定預防計劃,以避免下一次大流行。

世衛組織警告說,“X”病原體可能導緻多達5000萬人死亡。如今新冠已成為一種常見且反複出現的流行病,英國醫衛領域人士将目标轉向“為可能出現的新流行病‘X’做好準備”。有英國科學家表示,一種潛在的能抑制大流行的新疫苗有可能在100天内研發出來。去年8月,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宣布,他們正在研究如何将針對新冠病毒研發的疫苗用于對付“X”病原體。他們還将研究如何開發其他疫苗來抵禦未來潛在的威脅。

一名公共衛生專家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長遠來看,加強國際資訊交流、開展合作防控是抗擊“X”病原體的根本保證。而提高疫苗的開發效率則是實作有效應對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