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官宣!首個3萬億省會,誕生了

官宣!首個3萬億省會,誕生了

作者:餘飛

01

廣州、重慶同時晉級

去年11月份,我寫過一篇《大擴容!這6個城市,要晉級了!》,在這篇文章中,我強調過,2023年年末,将是中國城市的晉級大年。

第一,萬億GDP城市,将會增加兩個新成員,煙台與常州。

第二,2萬億級别城市,也将可能迎來兩位新成員,杭州與武漢。

第三,重慶、廣州大機率會晉級3萬億級。

上周,常州已經官宣,GDP突破了萬億。本号已經在上周四專門撰寫了《官宣!第25個萬億GDP城市,誕生了》,進行了分析。

近日,重慶、廣州也雙雙官宣,3萬億GDP俱樂部,迎來了擴容,增加了兩員猛将。

重慶官方在釋出的新年賀詞中透露,2023年,重慶全市經濟總量首次突破3萬億元。

廣州在召開的兩會上也透露,預計2023年廣州地區生産總值突破3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商品進出口總值連續第3年雙雙超過1萬億元。

接下來就等煙台、武漢、杭州三座城市官宣,不出意外,這三個城市也會順利晉級。

比如煙台,從前三季度資料來看,煙台晉級的機率比常州還大,如今常州晉級,煙台基本就差一個官宣。

官宣!首個3萬億省會,誕生了

制圖:城市财經;資料:煙台、常州統計局

以2023前三季度的GDP和2022年第四季度GDP資料來看,重慶、廣州晉級3萬億順理成章。

杭州、武漢隻需保持現有增速,亦沒有什麼懸念。

官宣!首個3萬億省會,誕生了

制圖:城市财經:資料:各城市統計局

去年11月7日,在杭州市委、市政府主辦、以“勇立潮頭·智啟未來”為主題的第五屆世界杭商大會上,杭州官方明确透露:

今年(指2023年)杭州全市GDP有望邁上2萬億台階,資源要素虹吸效應會更強,科技、産業、人才的集聚會更快,高品質發展的動能會更強勁。

02

廣州、重慶打造各自的護城河

其實,廣州、重慶晉級3萬億并不稀奇,畢竟兩座城市2022年年末的GDP都已經逼近3萬億。

這兩座城市的晉級,就像露珠從荷葉上滑落一般自然。

不過,晉級3萬億對兩座城市鞏固自身的排名大有裨益,均建立了自己的護城河。

GDP突破3萬億的廣州,第一省會的寶座更加穩固。廣州也成為全國首個,更是唯一一個GDP超3萬億的省會。

廣州第一省會的位置非常牢固,幾十年都沒有變化。可以說,鐵打的廣州,流水的排名。

官宣!首個3萬億省會,誕生了

制圖:城市财經;資料:各城市統計局

回望過去十年,内地27個省會與首府城市排名,五名開外的城市變化非常大。

濟南下降1個位次,西安下降2個位次,沈陽下降1個位次,長春下降3個位次,石家莊下降1個位次,哈爾濱下降4個位次,南甯下降1個位次,烏魯木齊下降1個位次。

福州上升2個位次,合肥上升2個位次,昆明上升3個位次,南昌上升3個位次,太原上升2個位次,貴陽上升1個位次。

GDP突破3萬億的重慶,直轄市中排名第三的位次,再也難以撼動,重慶正在朝着總量兩倍于天津前進。

1988年是天津與重慶的分水嶺,在這個節點之前,天津還是風光無限的北上天豪華陣容一員,GDP領先于重慶。

在這之後,重慶超越天津,并自此逐漸甩開了天津。

當然,這期間有天津主動兩次擠水分的功勞,兩次大擠兌,天津GDP共計縮水8000多億。

官宣!首個3萬億省會,誕生了

制圖:城市财經;資料:重慶、天津統計局

重慶與廣州在3萬億助攻下,雖然在各自的小圈子中(廣州在省會圈子中,重慶在直轄市圈子中)建立了護城河,但在全國的排名中,依舊存在懸念。

或者說,兩座城市的最大看頭,還是在争奪第四城的較量上。

廣州與重慶第四城的較量其實是最近幾年的事情。

從公開消息報道來看,深圳在2016年超越了廣州。但從深圳、廣州兩座城市公布的統計年鑒裡曆年GDP調整版本來看,早在2011年,深圳的GDP就已經超越了廣州。

也就是說2010年之前,廣州的GDP仍位居全國第三,不存在“保四”這一說法。

之後被深圳超越,廣州退居至第四。然而,重慶當時還沒有與廣州掰手腕的權力,畢竟重慶前面還有一座蘇州城。

不過,重慶憑借迅猛的增速,很快就超越了蘇州,并逐漸逼近廣州,在2017年重慶首次超越廣州。

官宣!首個3萬億省會,誕生了

制圖:城市财經;資料:重慶、廣州統計局

此後幾年,重慶與廣州交替領先,2019年廣州再次反超重慶,奪回第四城。2022年,重慶又再度反超廣州。

2023年,廣州、重慶的GDP具體資料,尚未公布。是重慶繼續領先,還是廣州再度反超,靜待結果公布。

官宣!首個3萬億省會,誕生了

03

廣州、重慶競争第四城

廣州、重慶都是國家中心城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在行政級别上,重慶雖然高一頭,是直轄市,但廣府自古便是廣東的核心。作為經濟第一大省廣東的省會,地位絲毫不遜色于重慶。

在國家重視程度上,也不分伯仲。

廣州是粵港澳大灣區這個國家大戰略的核心之一。

重慶則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核心之一。在共同富裕之下,這些年中央的政策不斷傾斜給西南地區,尤其是财政支付轉移,四川和重慶都是各自領域的第一。

四川省獲得的中央财政轉移支付,在省與自治區中第一。重慶市獲得的中央财政轉移支付在直轄市中第一。

官宣!首個3萬億省會,誕生了

制圖:城市财經;資料:财政部

從兩座城市的潛力、規模、增速來看,未來十年,兩座城市無論是領先,誰落後,都無法甩開對方,這兩座城市的對壘,必定是未來十年最好看一組城市角逐之一。

當然,總量上重慶雖然已經比肩甚至領先廣州,但論綜合城市競争力,重慶與廣州之間還有巨大的差距,即便是與隻有其總量一半多的天津相比,也相形見绌。

憑借一個省的面積和人口規模,重慶在GDP總量上超越了廣州,并甩開來了天津。

但在人均名額上,重慶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比如人均GDP,重慶為9.07萬元/人,天津為11.99萬元/人,廣州則高達15.39萬元。

地均GDP,也即每平方公裡土地創造的GDP名額上,廣州是重慶的10倍有餘。

重慶地均GDP僅為0.35億元/平方公裡。天津為1.36億元/平方公裡,廣州則高達3.88億元/平方公裡。

人均可支配收入,重慶​更是低于全國平均線,位居主要城市第32位。​

而且,在很多綜合名額上,擁有省級面積和人口的重慶與廣州對比也不是個兒。比如被很多人視作比GDP更加有效、更準确衡量城市綜合實力的資金總量。

資金總量,也即金融機構本外币存款餘額,重慶為4.96萬億,廣州高達8.05萬億。廣州的資金總量在内地位居全國第四,僅次于京滬深。

官宣!首個3萬億省會,誕生了

制圖:城市财經;資料:重慶、廣州、天津統計局

此外,廣州的科教、醫療、交通服務等軟實力,重慶與廣州之間同樣存在較大差距。

這些年風頭日隆的重慶、杭州都喜歡與廣州較勁,前者與廣州争奪第四城,後者與廣州争奪一線城市。

然而,千年商都的實力,不可小觑。可以說,廣州綜合實力第四城的寶座,若不出現較大政策調整或者行政區劃調整,未來三十年都很難有城市動搖得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