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造車新勢力冰火兩重天 掉隊品牌增多

造車新勢力冰火兩重天 掉隊品牌增多

上市僅一百多天的問界新M7累計大定已經超過12萬輛;M9釋出前盲訂訂單突破1.5萬輛;理想汽車月銷量突破5萬輛,年度累計銷量超過37萬輛;小米汽車技術釋出會在未釋出新車價格的前提下,當日喜提十多個熱搜……

過去一個月的跨年階段,新勢力造車企業的悲喜不僅不相通,簡直走向了兩個極端。不同于上述企業的烈火烹油,一些也曾紅極一時的新勢力造車企業在開年之際,迎來的卻是降薪、停産、經銷商大面積退網、供應商暫停發貨等重重負面消息。

近年來,新能源市場發展迅猛,造車新勢力品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伴随着新設計、新科技以及新服務模式的推廣,再加上營銷手段層出不窮,造車新勢力品牌迎來了令人震驚的成長速度: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等品牌在新車推出後很快跨過了年銷10萬輛大關。但前輩的經驗說明,即使年銷百萬,跌落神壇也僅需三五年時間。

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2023年是極為“刺激”的一年,這一年有品牌高歌猛進,也有品牌急速下滑。在行業加劇内卷下,造車新勢力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

造車新勢力冰火兩重天 掉隊品牌增多

圖檔來源:小鵬汽車

其中,原本的排頭兵蔚來和理想在經曆短暫波折後,基本已經重新找回節奏,繼續領跑造車新勢力,但來自于其他品牌的沖擊越來越大;問界、小米等新晉選手來勢洶洶、野心勃勃;威馬、天際、恒大汽車、寶能汽車以及奇點汽車等已經麻煩纏身,在生死邊緣徘徊。

同行不同命,造車新勢力們的冰火兩重天,正在上演。

頭部效應漸顯

理想汽車的“飛升”,已經與造車新勢力們拉開了巨大差距。

2023年12月,理想汽車月銷量首次突破5萬輛,2023年全年累計銷量37.6萬輛,不僅摘得造車新勢力2023年銷冠,更是超越了第二名蔚來汽車兩倍多。

實際上,理想汽車在2023年已連續12個月領銜造車新勢力傳遞榜,并且是造車新勢力中首位也是唯一實作盈利的企業。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車2023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為22%,創出季度新高,也高于此前行業毛利率最高的特斯拉。資料顯示,同期特斯拉毛利率已跌破18%。

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稱,這是中國新勢力車企有史以來第一次邁過30萬輛傳遞大關,理想汽車的累計傳遞量也超過了60萬輛大關。對于2024年,李想表示理想汽車要挑戰年銷80萬輛、單月傳遞量達10萬輛、單車月傳遞量達3萬輛、超充站數量達2000座的目标。“2024年,我們緻力于成為中國市場豪華品牌銷量第一。”

造車新勢力中的“老大哥”蔚來汽車,2023可是“忙壞了”。除了推出新車外,蔚來汽車還開始造手機、布局換電站、與其他汽車廠商合作、準備子品牌,并且獲得了獨立造車資質。

當蔚來以31.6億元的價格從江淮手裡買下了兩座工廠時,“江淮蔚來”終于變成了“蔚來汽車”。李斌在第三季度财報會議上說,如果全部自己生産,蔚來的成本将下降10%。

除此之外,2023年蔚來的另一大事件就是與長安、吉利以及德國萊茵集團在換電模式上達成合作。巨頭的加入極大程度地分擔了蔚來的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換電模式獲得了行業認可,有望迎來加速普及期。

蔚來在2023年傳遞新車16萬輛,同比增長30.7%,排名第二。蔚來董事長兼CEO李斌曾坦言,2024年隻有一個期望,那就是“好好賣車”。不過和其他造車新勢力相比,蔚來在2024年将會迎來産品空窗期,在愈發激烈的新能源汽車競争環境中,“好好賣車”實作起來并不容易。

銷量排行第三的零跑汽車,2023年12月共傳遞1.86萬輛,同比增長119%,創曆史新高。2023年全年共傳遞14.42萬輛,同比增長超29%。盡管與第四名小鵬汽車相差不多,但零跑汽車已成功進入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

緊随其後的小鵬汽車2023年12月傳遞量為20115輛,2023年全年傳遞量為14.16萬輛,同比增長17%。排名第五的分别是哪吒和問界,2023年全年銷量12.75萬輛和9.43萬輛。

此外,來自于傳統汽車企業的新品牌同樣表現不俗:吉利旗下的極氪在2023年傳遞接近12萬輛,同比增長65%;東風旗下的岚圖在年度銷量不到2萬輛的基礎上,2023年銷量增長1.6倍,全年累計銷量超過5萬輛。

掉隊品牌增多

哪吒是2023年銷量排名變化最大的品牌,不僅已經跌出第一梯隊,并且是造車新勢力銷量排行前十中,唯一下滑的品牌。

對此,哪吒汽車聯合創始人、CEO張勇表示,2023年哪吒汽車的新老産切換時沒有銜接好,節奏亂;新産品上市定價過高,下半年雖然調整到位但喪失了先機;虧損的産品線大幅度調低産量;傳播方式老舊,且營銷總部集權、管理力度軟弱。面對2024年,哪吒汽車開除了兩名營銷公司負責人,并宣布了一系列人事變動,希望重新“換血”後能夠扭轉頹勢。

而曾經拿過造車新勢力銷冠的威馬汽車,相比哪吒汽車的“底子”,顯然沒有那麼紮實。

自2022年下半年開始,威馬汽車就頻頻傳出降薪、停産、總部大樓拖欠租金、經銷商大面積退網等負面消息,威馬汽車創始人也一度被傳行蹤成謎。2023年,随着威馬旗下多家公司股權被當機,更是令威馬的生存狀态雪上加霜。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威馬汽車累計被執行總金額超1億元,旗下公司股權被累計當機超百億元。

1月3日,威馬汽車在其官方微網誌上釋出公告稱,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于2023年10月7日受理了威馬集團的預重整申請。預重整期間,威馬集團已完成審計評估、債權申報、資産核查等工作,并與多個意向投資人接洽取得初步成果。

據悉,經多方評估,威馬集團具備進行重整的價值,并且重整具有較強的可行性。但在競争愈發激烈的新能源市場,威馬顯然已經很難再與當下的競争對手們同台比拼。

近日,天際汽車也新增5條股權當機資訊,當機股權數額總計2.4億餘元。早在去年12月初,天際汽車已新增四則股權當機資訊,當機股權總數額為8.38億元,當機期限三年。與其他造車新勢力相比,天際汽車的存在感并不強,其推出的ME7和ME5兩款車型銷量也寥寥無幾。

作為國内較早成立的造車新勢力品牌之一,愛馳汽車如今也正在生死線徘徊。2023年3月起,愛馳汽車先後被曝出資金危機,拖欠員工工資,員工需自繳社保、總部辦公室欠款退租、工廠停工等負面資訊。

近期,高合汽車也被傳出“工作暫停”的消息。1月2日,高合汽車釋出聲明回應稱,公司營運一切正常,研發、生産、營銷、傳遞等各項工作正常推進。

在經曆了超過十年時間的發展後,新能源賽道的競争已經相當充分,行業洗牌的到來也較傳統燃油車市場要快得多。銷量不振、持續虧損、資金斷層的失衡下,越來越多的造車新勢力開始倒下。

行業競争加劇

與此同時,新能源市場的殘酷競争仍在加劇。

經曆了2023年激烈的車企價格戰之後,2024年的競争,或許會更加“血腥”。

2024新年第一天,特斯拉再次率先打響了“降價第一槍”。此次降價主要通過新年“金融低息”與“保險補貼”的官方限時福利來實作。以Model 3後輪驅動版現車為例,按照官方補貼計算,今年1月底前下訂并提車,可享受6000元限時保險補貼,并能省下超1.6萬元的低息優惠,折算下來,購車福利直接超過2.2萬元。

就在過去一年,由于特斯拉的開年降價,引發了多輪降價潮,席卷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市場,且基本貫穿全年。今年也不例外。銷量下滑明顯的哪吒也迅速跟進,旗下全系車型推出5000元哪吒新年專享紅包好禮;一汽豐田推出“全系直補”政策,全系車型可享受購置稅限時直補最高5999元,還疊加7000元置換補貼等;吉利針對帝豪L HiP冠軍版推出疊加最高1.4萬元的現金補貼;領克09全系車型則直接官宣指導價下調1萬元。

不可否認的是,價格戰是打開市場的一把利刃,但很難成為一種長期有效的競争手段。從全年來看,“價格戰”拉動國内汽車市場銷量顯著增長,但也攤薄了車企利潤,多家汽車上市公司2023年三季報呈現“增收不增利”的特點。

這無疑将加劇弱勢車企和品牌的衰敗。

對此,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價格戰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雙刃劍,而是産業技術進步和市場競争帶來的必然結果。崔東樹認為,價格戰延續到2024 年,市場的競争程度将更加激烈。

作者:鄭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