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3年外貿成績單出爐:出口逆勢增長,超3/4企業看好今年形勢

2023年外貿成績單出爐:出口逆勢增長,超3/4企業看好今年形勢

2023年外貿成績單出爐:出口逆勢增長,超3/4企業看好今年形勢

2023年,面對低迷的外需和不确定的國際形勢,大陸外貿以人民币計仍然保持了增長的态勢,成績好于預期。

海關總署1月12日釋出資料顯示,2023年,大陸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0.2%。其中,出口23.77萬億元,增長0.6%;進口17.99萬億元,下降0.3%。

“一個亮點是,2023年大陸進出口規模逐季擡升,一季度為9.69萬億元,到二、三、四季度均在10萬億元以上。其中,12月份達到了3.81萬億元,這是月度規模的曆史新高。”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在釋出會上表示。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今年出口一個拉動點在于電動載人汽車、锂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增勢迅猛。下一步應繼續發展硬科技,提升國際競争力。

展望2024年,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大陸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趨勢不僅沒有改變,而且支撐高品質發展的要素條件還在源源不斷集聚增多。“近期,我們對重點進出口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3/4的企業預計今年進出口持平或增長,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有底氣推動今年外貿繼續向好發展。”王令浚表示。

進出口新趨勢明顯

總的看來,2023年中國外貿經曆了風雨洗禮,成績顯著。

資料顯示2023年,民營企業主力作用增強。大陸有進出口記錄的外貿經營主體首次突破60萬家,創曆史新高。其中,民營企業55.6萬家,合計進出口22.36萬億元,增長6.3%,占進出口總值的53.5%,提升3.1個百分點。

受此影響,大陸自主品牌的出口明顯增長,中國品牌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2023年,大陸自主品牌産品的出口增長了9.3%,占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1.7個百分點。從市場來看,大陸自主品牌産品已經出口至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随着“新三樣”成為出口主力軍,展現産業配套和內建能力的裝備制造業出口也随之增長,共計實作出口總額13.47萬億元,增長2.8%,占大陸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到56.6%,特别是大陸汽車和船舶行業發展勢頭良好,汽車産銷量屢創新高,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名額全球領先,相關産品出口增長66%,拉動大陸出口整體增長1.5個百分點。機電産品中,“新三樣”産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增長了29.9%。船舶、家用電器的出口分别增長35.4%和9.9%。

“2023年,我們進口了超過5萬億元的大宗商品、近3萬億元的電子元件和近2萬億元的消費品,為各國企業提供廣闊市場空間和合作機遇。大陸制造業規模位居世界首位,2023年大陸出口23.77萬億元,制造業産品就達到了23.51萬億元。小到大家出門經常帶在身邊的充電寶,大到綠色出行所用的電動汽車,我們都能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國潮熱’也揚帆出海,着實圈粉了不少國外消費者。”王令浚表示。

不過,張燕生也提醒,目前的外貿環境不是由市場機制主導,地緣政治因素占了很大比重,是以,2024年要注意的是貿易摩擦加劇。2023年下半年美歐已經對大陸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2024年也可能對锂電池發起雙反調查,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突圍,需要未雨綢缪。

有信心推動外貿繼續向好發展

過去一年,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全球貿易整體低迷,外需的疲弱對大陸出口形成了直接沖擊。從數字上看來,出口增速相比前幾年确實有所放緩。但更要看到,大陸的出口是在高基數上再創新高,不僅實作了量的合理增長,也保持了份額的整體穩定,更在增長動能、區域格局等方面實作了質的有效提升,彰顯了強勁韌性和綜合競争力。

而一個亮點是,目前,跨境電商增長迅猛。

根據初步測算,2023年,大陸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億元,增長15.6%。其中,出口1.83萬億元,增長19.6%;進口5483億元,增長3.9%。參與跨境電商進口的消費者人數逐年增加,2023年達到1.63億。

“跨境電商快速發展,每個人都能‘買全球、賣全球’,既滿足了國内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又助力大陸産品通達全世界,成為外貿發展重要動能。”王令浚表示。

與此相對應,大陸自由貿易試驗區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目前已擴大至22個,合計進出口7.67萬億元,增長2.7%,占進出口總值的18.4%;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深入推進,年度進出口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中國制造競争優勢依然穩固。根據WTO最新資料,預計2023年大陸出口的國際市場佔有率保持在14%左右的較高水準。市場佔有率是市場競争力的直接展現,形象地講,2023年我們的份額保持穩定,我們的‘蛋糕’沒有變小,我們的整體競争力依然穩固。”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