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融大佬在吃土,大學生在送外賣,信号很明确

金融大佬在吃土,大學生在送外賣,信号很明确

金融大佬在吃土,大學生在送外賣,信号很明确

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不要着急,反正也找不到,要鼓勵有工作的爸爸媽媽多努力,多賺錢,“望父成龍”比大學生創業靠譜100倍。

作者:今綸

我昨天晚上下班之後,覺得附近的餐廳都吃膩了,就想去附近的某茶樓去随便吃點啥,比如青菜一碟、紅豆雙皮奶一份、臘味煲仔飯一份。主打一個補充各種營養素,不要大魚大肉。

我進去一看,冷飕飕沒啥人氣,心想可能是下午,是以沒人也正常,再一想,不對呀,去年上半年不是這樣。坐定之後,旁邊有兩位一看就是老總的中年男人在談工作,肚子大,頭發少,一臉菜色,談的都是幾千萬、幾個億的生意,談年薪也是100多萬那種。

金融大佬在吃土,大學生在送外賣,信号很明确

我把眼前的青菜吃了一半,其中一位開始讨論自己是公司最忠誠的員工,因為自己去年拿了“忠誠服務獎”,而拿到這獎的幾個人中,他的年紀最大,然後他就開始說金融圈,尤其是券商的事兒,落點就是“老闆不敢動我,因為賠錢很多”。

我吃了一半青菜,然後去吃紅豆雙皮奶,邊吃邊想:“這兩位老總也是不容易,動不動談幾千萬、幾個億的買賣都不要個包房,看來是主動消費降級,向人民群衆靠攏了”。

01 時代大潮落下,大家一起落下

早上來上班,上海金融圈的新聞撲面而來。

某五星級豪華酒店三樓的粵菜館,曾是一家在大衆點評上位列陸家嘴粵菜好評榜第7的熱門餐廳,也曾是周邊金融機構商務餐的上佳之選,人均近500元消費,很多時候一座難求。

金融大佬在吃土,大學生在送外賣,信号很明确

如今十分冷清,食客走過長長的、幽暗的走道,進入大堂,是直面黃浦江的大玻璃窗,對面陸家嘴摩天大樓一覽無餘。午餐近2個小時,食客和朋友獨享了整個大堂,而途經之處的包房,也是空無人聲。

為什麼會這樣?

一度風光的金融業跌落凡塵,沒啥錢了,時刻準備着開始吃土。

2023年是某些資深金融人入行20年以來最慘淡的一年,生意沒得做,業績一浪更比一浪低。

2023年9月-12月,每月IPO數量最多21家,最少僅11家,而在此前數月每個月超30家。

據Wind資料統計,2023年A股IPO全年共有313隻,融資額為3565億元人民币,增發331家,融資金額5790億元人民币;與2022年同期相比,IPO數量下降26%,融資額陡降39%,增發數量減少6.7%,但融資額下降幅度幾近20%。

金融大佬在吃土,大學生在送外賣,信号很明确

若加上配股、優先股、可轉債、可交換債等融資管道,2023年融資金額1.134萬億元,是2015年以來最低的一年;而融資項目總數818家,在這9年間位列倒數第三,僅比2018和2019年多,與2021年最高峰時的1211家相比,降幅達32.5%。

曾經,基金經理是頂級打勞工,如今也是薪酬封頂、年終獎沒戲,隻求保住工作。

近日,上銀基金釋出公告顯示,上銀新能源産業精選的基金經理施敏佳因為個人原因離任,目前該基金由鄭衆單獨管理。上銀新能源産業精選去年虧了近50%,全市場倒數第一。

金融大佬在吃土,大學生在送外賣,信号很明确

基金行業降薪裁員的傳言甚嚣塵上。

北京某頭部公募基金研究員底薪立減25%,基金經理底薪立減30%,2024年1月份生效。同時,該頭部公募投研條線的每個組都有10%的正常優化名額,按照年底業績的完成度選擇投研人員。

一則關于“公募基金經理薪酬或将封頂350萬元”的詞條一度登上社交網站的熱搜榜單。

金融大佬在吃土,大學生在送外賣,信号很明确

金融圈瑟瑟發抖是常态,是以,你說誰還會去貴價餐廳吃喝玩樂,一沒心情,二沒錢,手上有點錢要攢起來準備過冬。

去年年初,我和幾位金融圈的朋友聊天,我對股市比較謹慎,他們高度看好。我很了解,畢竟他們是吃這碗飯的。

上半年,偶爾,他們還會在朋友圈反駁一下我,下半年,他們都不吱聲了,畢竟市場擺在眼前,不用多說。

我隻說資料、趨勢,他們講情懷、拼情緒。

如今,他們忙着裁員減薪,如果實在撐不下去就準備去找工作了,确實也很忙。

大佬們去年年初還在喝茅台,年中變成了喝茅台鎮的普通酒,年底已經不喝酒了,有的失去了工作,有的找到了新工作,開上了網約車,而開車是不許喝酒的。

金融大佬在吃土,大學生在送外賣,信号很明确

有位大佬和我吃過一次飯,骨骼清奇,我記住了他。上周,我打網約車,恰好是他的車,我認出了他,他應該也認出了我,中年男人的默契就是沉默,我沒有點破,他也沒有點破。

為了生活,金融大佬開上了網約車,不丢人。

一江之隔的某區域,網際網路公司雲集,另外一位哥們曾經年薪百萬,如今下崗在家,杭州沒有崗位,深圳沒有崗位,總之哪裡都沒有崗位,隻有家裡的沙發上有崗位。

無論你有多牛逼,時代大潮落下,大家一起落下。

02 外賣是知識密集型行業

前兩天在電梯裡碰到熟人,他的孩子從某211大學金融系畢業半年,沒找到工作,孩子準備出國。

當網際網路上那些SB在嘲笑海外留學歸來的孩子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時候,他們沒想到,反殺來得如此之快。

清華、北大、複旦等部分國内高校公布了2022-2023學年大學就業率。資料顯示,2023年:

金融大佬在吃土,大學生在送外賣,信号很明确

清華大學畢業生總數為3609人,總體就業率達96%,其中80.8%選擇在國内外高校深造,直接就業人數僅為491%,占15.2%;

北大大學畢業生為3835人,總體就業率達94.28%,主要畢業去向也是升學,占82.72%,直接就業率不到20%;

複旦大學畢業生為3226人,總體就業率為88.69%,直接就業人數也隻有583人,占18.07%……

一切盡在不言中,你當然可以說這些天之驕子熱愛學術,希望繼續求學,不稀罕工作。

有個段子透露了另外一個秘密:今天最地獄笑話的一句話:外賣已經是知識密集型行業。

網友甲跟帖說:“我家這邊現在送快遞的,全是大學生”。

網友乙跟帖說:“不是笑話,是現實”。

金融大佬在吃土,大學生在送外賣,信号很明确

外賣員用娴熟英語幫老外點菜的視訊到處傳播,也是一個黑色幽默。

這兩天,黑龍江大慶的家長有點不滿意,因為很多河南的聯考生“移民”到了大慶,可能會擠占大慶學生的聯考名額。

金融大佬在吃土,大學生在送外賣,信号很明确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大慶家長很着急,我也了解。不過,有沒有想過讀完大學可能也是去送外賣?這麼一想,是不是又不太焦慮了?

孩子們似乎有點醒悟了,大學畢業之後去讀職校的确實出現了。

據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統計,近兩年,學院招收“回爐”考取技術技能證書的大學及以上畢業生累計超過150人。

金融大佬在吃土,大學生在送外賣,信号很明确

可是,我覺得孩子們還是太天真,哪條路上不卷?

讀完職校,脫下了孔乙己的長衫,你以為就不卷了?錯!

淩晨2點半的上海,當大多數人都在夢鄉的時候,位于上海西南角的松江區,每天淩晨,一個“零工早市”會在新橋鎮華興小區(二村)門口“開市”。

全國很多城市都有這種聚集地,打勞工跟在潛在雇主的車後面一路小跑,希望找個工作,至少把今天混過去,這是很多人的現實和未來。

03 沒人能置身事外

是以,為什麼白酒的銷量下去了?還不是消費力不足。

為什麼拼多多上來了?主要是窮人變多了。

薩莉亞9-11月銷售額為什麼同比增長22%?因為夠便宜。

在中國當爹當媽是一件越來越難的事:你不但要生娃養娃,還要負責幫娃找工作,你不幫,别人幫,你娃就會被别人擠下來。

是以,年輕人說累呀,不想結婚生娃,不是他們看破紅塵,實在是他們沒有這個能力參與這種沒有盡頭的無敵卷,隻能退出。

金融大佬在吃土,大學生在送外賣,信号很明确

他們“破壞”了遊戲規則,直接的後果就是養老金後面會不夠用,其實,沒有一個人能夠置身事外。

陀螺越轉越快,你盯着陀螺,會覺得頭暈眼花,呼吸緊促……

有沒有解決方案?有。然而……是以,最終還是算了,就這麼過。

信号很明确了,大家各自安好。

以前拿高工資的要适應勞動人民的生活,以後你們就是普通人民群衆了,不是什麼高收入者。

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不要着急,反正也找不到,要鼓勵有工作的爸爸媽媽多努力,多賺錢,“望父成龍”比大學生創業靠譜100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