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去年12月豬肉價格同比下降26.1%,2024年會反彈嗎?

去年12月豬肉價格同比下降26.1%,2024年會反彈嗎?

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阿力米熱

2023年全年, CPI比上年上漲0.2%,穩物價成效持續顯現,整體消費市場持續恢複。

1月12日,國家統計局釋出的資料顯示,2023年12月份,受寒潮天氣及節前消費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由降轉漲,同比降幅收窄。

12月份,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漲幅保持穩定。從環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5%轉為上漲0.1%。

具體來看,食品中,豬肉價格下降26.1%,降幅收窄5.7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43個百分點,是帶動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雞蛋、牛羊肉、食用油和禽肉類價格降幅在1.7%—8.4%之間。

非食品價格上漲0.5%,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38個百分點。非食品中,中藥材價格上漲17.7%,漲幅比上月有所回落;燃油小汽車和新能源小汽車價格分别下降6.4%和5.4%,降幅均有擴大。

“展望2024年,預計CPI同比增速将由負轉正,呈現前低後高趨勢,整體維持0.5-1%增速,國際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震蕩帶動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PPI)波動加劇,2024年仍将維持低位運作。”甬興證券固收首席鄭嘉偉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2023年CPI同比上漲0.2%

作為反映消費需求的一項重要名額,2023年二季度以來,CPI持續處于0附近的低位水準。

具體來看,2023年7月,CPI為年内首次同比負增長,8月由負轉正為0.1%,但9月再次下跌至0%,10月、11月、12月則連續三個月負增長。而截至12月,PPI同比已經連續15個月負增長。

剖析其原因,2023年CPI同比均處于低位,背後是預期不佳、有效需求不足,也有部分領域供給過剩的因素。“其中,受高基數影響,豬肉和原油價格回落,對物價構成拖累。整體上,國内消費需求溫和複蘇,消費需求複蘇滞後于生産供給,物價承壓。”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去年消費者物價低迷略超預期,主要受豬肉、原油價格下降超預期,高基數,國内消費需求溫和修複、日用品供給充裕等方面共同影響。”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從資料上來看,豬肉價格作為食品中權重最高的一項,2023年豬價格偏低位運作。據Mysteel農産品資料監測顯示,截至12月6日,2023年全國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為15.03元/公斤,年均價較2022年同期相比下跌3.77元/公斤,跌幅為20.05%。

從全年整體趨勢來看,2023年豬價僅出現兩波明顯的上漲,分别出現在2月份和7月份。

周茂華分析稱,去年2月、7月豬肉價格階段性反彈,主要是供需短期波動引起的,2月養殖戶惜售、冷凍儲備增加,經濟複蘇與季節性需求等,導緻供需偏緊;7月受生豬出欄整體減少、局部極端氣候等對短期供給構成擾動。同時,消費修複,及市場生豬季節性消費改善樂觀預期等,都推動豬肉價格短期走高。

去年12月豬肉價格同比下降26.1%,2024年會反彈嗎?

超市裡售賣的各類生鮮豬肉 圖源:圖蟲創意

不過,從趨勢看,豬肉價格有望逐漸改善。“市場機制将推動生豬市場供需再平衡,豬肉價格持續回落,部分虧損嚴重養殖産能有序退出,改善市場供需關。能繁母豬存欄已經連續11個月環比下滑,生豬産能持續壓降對生豬價格影響有望逐漸顯現。”周茂華說道。

實際上,不止豬肉等食品的價格下降,今年以來,部分耐用消費品如汽車等也出現降價促銷,這也反映出目前老百姓在消費方面相對偏弱,商品産能過剩、供過于求。

不完全統計,2023年12月以來,近20多家車企先後開啟降價促銷活動。這其中,不僅包括哪吒、極氪、吉利、廣汽傳祺等在内的新勢力代表,還有一汽豐田、一汽大衆、廣汽豐田、上汽大衆、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等合資品牌。

“随着擴大内需政策的逐漸落實見效,疊加假期出行、娛樂和家庭服務需求增加,消費将逐漸恢複并持續擴大,市場需求偏弱等問題有望逐漸緩解。”鄭嘉偉說道。

2023年末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指出,2024年要推動消費從疫後恢複轉向持續擴大,并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産品等大宗消費;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等。

後續走勢怎麼看?

作為宏觀經濟運作的重要名額,CPI一般與經濟增速、消費者收入水準等息息相關。随着擴内需政策逐漸發力,多位分析人士預計,2024年,CPI或将保持溫和上升态勢。

财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指出,2024年,豬肉和原油将由2023年的拖累因素轉為平穩支撐因素,加上國内需求整體回升,CPI同比或逐漸企穩。但是,居民“就業-收入-消費”循環暢通仍面臨梗阻,預計2024年CPI同比漲幅整體偏溫和,全年增長1%左右。

具體來看,食品價格或将小幅上行。豬肉方面,2024年,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延續下降将會帶動豬肉價格走高,不過,市場高集中度導緻去化速度仍然偏慢,預計豬價反彈幅度有限。其他食品方面,近年來全國農業生産保持穩定,預計鮮果、鮮菜等價格變化幅度不大。

非食品中,随着美聯儲轉向降息,主要經濟體進入補庫存階段,大宗商品價格有上升可能。與此同時,EIA能源市場分析報告亦指出,由于原油供需處于緊平衡狀态,2024年國際油價或将小幅上行。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從全年來看,2023年CPI上漲0.2%,并未出現年初預期的疫情放開後的通脹回升現象。随着擴内需政策逐漸發力,疊加春節錯位因素影響,預計2024年2月CPI同比大機率能回升至上漲區間。

去年12月豬肉價格同比下降26.1%,2024年會反彈嗎?

街市攤位出售的各類蔬菜 圖源:圖蟲創意

而在PPI方面,溫彬分析稱,從2023年全年看,PPI由1月的-0.8%一路下行并快速探底,于5月達到年中低點-5.4%,随後在原油、有色等大宗商品價格回升以及上年基數回落的帶動下回升至12月的-2.7%,全年平均下降3.0%,大幅弱于2022年的4.1%,反映目前大陸工業企業領域産能充沛及下遊内外需偏弱的特征依舊存在。

展望下一階段,預計2024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有望波動上行,大陸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有望帶動投資企穩,下遊消費有望逐漸恢複,同時低基數也會産生正向支撐,預計2024年PPI将緩步回正,時點或在年中左右。

伍超明也預計PPI同比将在今年年中附近轉正。他指出,在翹尾因素拖累作用減弱、原油價格震蕩上行、國内需求刺激政策等共同作用下,PPI同比有望逐漸改善。不過,受需求端制約,回升幅度可能有限。

“從整體的經濟走勢來看,2024年中國經濟總體上将呈現出‘内生動力回歸、外部限制猶存’的修複格局,動能上将逐漸由政策支撐切換到内生循環弱複蘇,預計全年GDP約增長4.8%左右,各季度走勢平穩。”伍超明說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