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作者:墨知一二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蔣介石重用的國軍将領大多出身于黃埔軍校,但其實也有部分将領是所謂的“雜牌軍”。

這部分國軍将領靠着超強的軍事能力,在一衆嫡系子弟中打出一條自己的路子,被蔣介石委以重任。

其中的典型便是有着“華北王“之稱的傅作義。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在解放戰争中,這位華北王及其手下統領的地方部隊,堪稱我軍在華北戰場上的最大阻礙。

但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絕無扭轉曆史之大勢的可能,負隅頑抗所帶來的傷亡和危害是不可估計的。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是以,在平津戰役中,駐守北平的傅作義選擇率部起義和平解放北平,但他麾下的四個兵團司令官卻反應各異,甚至有人拒絕服從指令。

這是為何呢?北平和平解放後,四大司令官又有着怎樣的結局呢?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第一位心腹愛将知大義

說來比較諷刺的是,傅作義雖統領着五十五萬精兵并且是國軍華北地區的主要負責人。

但其實在麾下的四個兵團中,僅有一個是一直跟随他打天下的嫡系部隊,而其他三個都是黃埔軍校的“正規軍“。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聽起來荒唐,但這其實是蔣介石的一貫操作,除了出身于黃埔軍校的将領能稍得其信任之外,其他的野路子将領受到的待遇無一不是”用了也疑“。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是以當傅作義宣布起義之後,手下的四員大将中都表示了不解,就連跟他從無名小卒一直摸爬滾打上來的孫蘭峰也不贊同傅作義的決定。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孫蘭峰是傅作義嫡系部隊11兵團的司令員,兩人相識于閻錫山的晉軍中,此後二十餘年一直肩并肩共同作戰,感情相當深厚。

平津一帶戰事剛起時,孫蘭峰率部駐守張家口,被我軍打敗後,逃往綏遠投奔好友董其武。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随後,在傅作義苦口婆心的勸說下,孫蘭峰和董其武也追随曾經的将領的腳步,選擇了起義。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知大義卻忠蔣,兩人相同選擇不同結局

而另兩位嚴詞拒絕起義的司令官分别是李文和石覺,兩人均是黃埔軍校的畢業生,一直追随着蔣介石的腳步。

在傅作義宣布和平解放北平的決定後,兩人百感交集,對蔣委員長的一片赤誠和、對現實的無奈、對未來的迷茫一齊堵在喉頭。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兩人在會議上表示:支援和平解放的決定,但是蔣校長對兩人有知遇和栽培之恩,恩情不可忘,希望傅總司令允許二人各帶幾個必要的師長飛回南京。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聽罷此話,傅作義沉默片刻,畢竟是在槍林彈雨裡一起打拼過的兄弟,此去一别或許再見面就是各自為營的敵人了。

片刻之後,傅作義堅定地表示:可以允許兩人離開北平前往南京,但不可帶走大部隊和武器。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不久之後,兩人帶了幾個師長飛回南京,但兩人之後的命運卻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李文被蔣介石派往西南,在四川被我軍俘虜,在學習班裡,李文假裝誠心接受改造,實際是為了騙取我軍信任。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最終在我軍對其放下戒心的時候,李文逃了出去。

随後,李文在蔣介石的許可下,前往台灣,但一生不得重用。

而石覺則因未被俘虜過,深受蔣介石父子的重視。

在台灣時,石覺仍身兼數職,并晉升為二級上将。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信仰堅定的"卧底"

另一個黃埔軍校畢業生侯鏡如的身份就比較複雜了。

黃浦軍校建立初期,我黨與國民黨還保持着良好的關系,周恩來還曾在校任教導處主任。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侯鏡如受地下黨組織的派遣前往上海報考黃埔軍校。

當時上海的招生組組長是毛澤東,侯鏡如在聽完毛澤東的教誨後,對其産生了由衷的敬意。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第二年便經由周恩來的引薦加入了共産黨,在抗日戰争時期,侯鏡如與我黨失聯一心為抗日事業奮戰。

後來在解放戰争時期,對國民黨做法倍感失望的侯鏡如在我黨的指引下成功策劃了第21師、56師、142師的起義。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起義成功後,侯鏡如也并未暴露身份,反而繼續埋伏在國民黨内部,策劃起義活動。

在福州時,侯鏡如不幸被軍統識破了身份,無奈前往香港躲避,1952年,重回内陸。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在新中國擔任政北京政協副主席,人大副委員長等職務,熱心中國統一事業。

他的一生在抗日戰争、解放戰争中發揮重要作用,建國後在和平統一和愛國統一戰線的領域,也做出重要貢獻。

傅作義選擇起義後,他的軍事集團,四大兵團司令官的結局如何?

站在命運的分岔口,出于不同的本心,大家的選擇也各不相同。

在生活在新中國的後人的眼中,有人或許走錯了路,他們也許會後悔,但那片忠心始終沒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