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鐵一等座,為什麼總有人打掼蛋?

高鐵一等座,為什麼總有人打掼蛋?

高鐵一等座,為什麼總有人打掼蛋?

作者 | 段志飛

題圖 | 視覺中國

羅素曾說過:“你能在浪費時間中獲得樂趣,就不是浪費時間。”這句話如果放在一位将掼蛋作為興趣,既能全心投入又能進退有度的人身上,顯然是成立的。而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教授餘明陽,就是這樣一位“拾樂之人”。

有一回,餘明陽參加完活動從青島乘高鐵傳回上海,在一等座區域遇到四個同乘的陌生人,他們将椅子轉向同一張桌子,旁若無人地打起了掼蛋。餘明陽實在按捺不住閑心,便湊了上去。

“你也會嗎?”被觀戰的人問。餘明陽點點頭,觀牌不語是他的原則。

“這個牌是不是應該炸?”那人又試探性問了問。“不應該。”“不會,應該炸,别人都說‘槍打第一順’。”餘明陽感到自己多言了,于是便把話題岔開:“是嗎,你聽誰說的?”

“有人寫了本《掼蛋心法》的書,書裡就是這麼講的。”餘明陽一聽,哭笑不得,連忙解釋道“肯定沒有”。看到那人滿臉疑惑,無奈之下,他說:“這本書就是我寫的。”

高鐵一等座,為什麼總有人打掼蛋?

2005年6月29日,上海。在南昌路路邊打牌的人。(圖/視覺中國)

從餘明陽向記者分享的這件趣事裡,我們不難擷取到并驗證了一些資訊,比如:蘇皖地區是掼蛋的發源之地和流行之地,甚至連緊鄰着蘇北的臨沂、日照、濰坊、青島等地,也越來越流行打掼蛋;大部分乘高鐵坐一等座的人都是“高精專”人士,說明掼蛋頗受社會精英的喜愛;當然,最重要的還有,作為這本“閑書”的作者,餘明陽對其抱有一種由衷的期待。

“閑書”是餘明陽自己冠名的。在2022年,正值疫情的時候,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社長楊玲聽聞“管理學大師”竟然想出一本掼蛋的書,二話不說就把出版權要了過去,還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熱情,終于在2023年完成了出版發行。後來,餘明陽問她“當初為什麼那麼爽快就出了這本閑書”,得到的回應卻是“你寫的肯定不是閑書”。

事實上,随着2023年春晚獨幕喜劇《坑》一夜之間帶火了掼蛋之後,掼蛋迅速進入了大衆的視野。不僅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掼蛋,跟掼蛋相關的競賽、周邊、場地、俱樂部等也漸漸多了起來。

高鐵一等座,為什麼總有人打掼蛋?

2015年4月21日,廣東中山。一群老人在公園裡打牌,輸牌的人的頭和耳朵上夾滿了夾子。(圖/視覺中國)

早在2017年,國家體育總局就審定公布了《淮安掼蛋競賽規則》。之後給掼蛋寫書的人并不少,但是将掼蛋從基本的技巧、秘籍、手冊等當中解放出來且将思維拓寬到人生哲學的不多。

掼蛋真的有自己的“道”嗎?

餘明陽15年來一直熱衷于打掼蛋。他從東海漁島到戈壁沙漠、從新加坡到東京、從波士頓到溫哥華,在國内外打過無數場比賽,拿過不少冠軍,也教會了數不清的人打掼蛋。掼蛋已經成為了伴随他生活的重要部分。如今的他到了快要退休的年紀,于他而言,将來在把掼蛋文化推廣到全世界這件事情上,還能繼續揮灑熱血,也不失為一種快樂。

以下為餘明陽的自述。

人生不過“五小四老”

之前聽說有人出版了有關掼蛋技巧與文化的書後被人指責為不務正業,我對這種指責不敢苟同。人們常說“功夫在詩外”,其實各學科之間都有相通之處。

我作為一名管理學教授,幾十年都在研究品牌、戰略、營銷、公關、廣告等軟管理科學,連自己都沒有想到會出這樣一本掼蛋方面的“閑書”。究其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喜歡。

掼蛋的好處在于健康、成本效益好、文明有益。一張桌子、四把椅子,兩副撲克牌、四杯清茶,可以玩上幾個小時。有些紙牌遊戲不賭錢就沒法玩,掼蛋純娛樂也讓人樂此不疲。我打了15年掼蛋,沒賭過一分錢,不傷感情。

高鐵一等座,為什麼總有人打掼蛋?

2023年11月23日,成都。聚在一起打麻将的人。(圖/阿燦)

我太太和女兒也是掼蛋愛好者,她們都包容和鼓勵我對掼蛋的愛好,真的要好好感謝她們。其實人生有一種境界是“五小四老”:小有錢财、小有事業、小有名氣、小有特長、小有愛好,一個老來伴、幾位老朋友、幾處老地方、幾個老故事。掼蛋便是很值得提倡的小愛好。

掼蛋的術、略、道

掼蛋的變化實在太多,以往一些關于掼蛋的書偏向于工具性和實用性,更多是讨論技巧。但實際上,技巧的東西是沒有特别固定的套路的,或者說特别固定的套路對于初學者來說管用,但是對于進階的高手而言,局限性就大大增加了。

比如在北京打掼蛋,很流行的行話中有“六必治”,就是對手隻有六張牌的時候必須“炸”,實際上未必;又比如說“槍不打四野”,其實也不一定,假如對方是三張牌加“小鬼”,而你不出“炸”的話,三張牌打掉以後,一張“小鬼”你是很難防的。

高鐵一等座,為什麼總有人打掼蛋?

聚會上玩撲克牌的年輕人。(圖/視覺中國)

我最開始構思《掼蛋心法》的時候,覺得不談技術不行,但光有技術肯定也不行,于是便想到了根據判牌、配牌、定位的不同,進行戰略考量。這個其實跟我擅長的管理學有異曲同工之妙:根據資源确定戰略,根據戰略确定配置,根據對方的打法來确定團隊合作的方式。聽着可能并不通俗易懂。

事實上,從事管理學的研究和教學這麼多年,我也一直在思考一個最初始的問題:管理的出發點在哪裡?那麼延伸到掼蛋就是:掼蛋的終極意義是什麼?

我覺得要有“道”的内容。因為技術服從于戰略,但戰略思想的确定,其實就是我們對于掼蛋的了解,也是我們對于經世之道的了解。

把無序變為有序,迎接新的召喚

我覺得掼蛋除了是一門管理學,其實也是一種哲學,它至少不是玩物喪志。千百年來,無數哲學家都在思考:人生的價值是什麼?這個問題是沒有标準答案的,那麼如果我們把人生哲學跟紙牌做一個聯系的話,首先遊戲是人類的天性,其次它還是一種心理素質的訓練,對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而言,它更是一種促進。

打了那麼多年的掼蛋,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拿到過的每一副牌都是不一樣的。我把這個稱為“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因為108張牌,分到每個人手上的27張牌一模一樣,這樣的機率幾乎是不存在的。

高鐵一等座,為什麼總有人打掼蛋?

電影《茉莉牌局》劇照。

如果人生是一副牌,那麼我想,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拿到手裡的一切都是混沌的。随着年齡的增長,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我們去了解規則,并且排列、組合、建構我們的歲月,應勢而變、順勢而為,是以人生大概就是一個把無序變為有序的過程。

如果人生是一副牌,我們每天拿到的牌、遇見的人、處理事情的方式和最後得到的結果,也都是未知的。人生确實充滿挑戰,充滿着新的召喚。

牌如其人,以牌會友

我們牌友之間開玩笑,經常會說,要找個女婿或者交個朋友,最好的方式就是跟他一起打一次牌。

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人在正常的社交中通常都會表現出涵養,舉止有禮、語言得體。但是在娛樂的情景下,人通常處于更加放松的狀态,這個時候很容易就會暴露出一個人本來的脾氣、性格與修養,是以我們通常說“牌如其人”。

高鐵一等座,為什麼總有人打掼蛋?

牌如其人。(圖/《色·戒》)

我在打掼蛋的時候看到過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拿到一副牌後就開始抱怨,或者沾沾自喜,這實際上反映出我們身處順境或逆境時的人生态度。有些牌友習慣于對自己的對家指手畫腳,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要求對方犧牲、配合自己,這顯然不應該是對他人的态度、對合作夥伴的态度。我時刻提醒自己,打牌不要油膩、不說俏皮話,專心打牌,是以我經常赢。

掼蛋作為一種競技遊戲,說到底其實無非就是輸赢。我覺得一切的修養和心态,都繞不過一個勝負觀。有一種牌叫作“公關牌”,是為了讨好對手,或者出于某種實際目的,這樣娛樂的價值也就喪失了。競技應該是在友好的氛圍下進行的,即便是在真正的軍事沖突當中,人們通常也會對敵方的俘虜和陣亡将士給予禮遇,這是人道主義的做法,作為日常娛樂的掼蛋遊戲更應該做得到。

跟快樂有關的事業,任何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2023年10月,我去給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新加坡班)的學生上課,其中一個學生是當地江蘇商會的帶頭人,他們一直都有個掼蛋俱樂部,大概有180人。最近一兩年,他們開始在新加坡組織掼蛋比賽,并且正在申請新加坡國際掼牌運動促進基金會,還讓我擔任首席顧問。相信很快,在2024年年初就會舉辦第一屆國際掼蛋大師杯。他也是華裔,也希望更多的國外人士能夠接受中國的文化。

過去這些年,我在新加坡、洛杉矶、邁阿密、溫哥華等不少國家和地區都參加過掼蛋的邀請賽,這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掼蛋”,掼蛋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國際化。對于《掼蛋心法》将成為國内第一部被翻譯成英文的“掼蛋之書”,我覺得能為此做點貢獻還是非常開心的。

高鐵一等座,為什麼總有人打掼蛋?

2023年8月19日,湖南嶽陽。中國象棋愛好者身着古裝體驗巨型象棋對弈。(圖/視覺中國)

目前看來,掼蛋的商業化并沒有那麼濃重,能夠加入掼蛋事業的人,基本上都是憑着一種純粹的熱愛在做,或許這是一個行業最初、最美好的樣子。2024年1 月中旬,我就剛好60歲,到了快要退休的年紀。耳順之年更應該放下偏見,擁抱廣闊天地,我相信跟快樂有關的事業,任何時侯開始做都算不得晚。

營運/排版:小野

原标題: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教授餘明陽:我打了15年掼蛋,沒傷過感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