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阿爾茨海默患者越來越多?醫生:50歲以後,4個壞習慣要改掉

作者:三秦醫者

資料來源:

[1]劉青,杜豔軍.針刺對阿爾茨海默病發炎因子調節效應的實驗研究進展[J].中醫藥學報,2023,51(12):51-57.DOI:10.19664/j.1002-2392.230256

[2]蔣躍,安旭飛,袁家宏.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語言障礙研究:回顧與展望[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23,31(04):6-11.DOI:10.16362.cn61-1457/h.2023.04.008

[3]張業廷,李垂坤,魏翠蘭等.有氧運動對阿爾茨海默症小鼠成年海馬神經發生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4,28(13):2068-2075.

阿爾茨海默症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那就是老年癡呆。但這個名字不太準确,雖然阿爾茨海默症好發于老年群體,但最新研究調查發現最小的患者年僅19歲。它是一種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具有特征性的神經病理和神經生化改變。

為何阿爾茨海默患者越來越多?醫生:50歲以後,4個壞習慣要改掉

2011年5月,王芳一家可謂是過得雞飛狗跳,自己頻頻在晚上接到弟弟打來的電話。說72歲的老母親性情大變,出門不是和這個街坊吵架就是和那個鄰居鬧沖突。不僅如此,還變得疑神疑鬼。總說自己的錢被人偷了,說的有理有據仿佛親眼看見過偷錢的真兇。還說自己的東西被拿走了。弟媳懷疑是婆婆想針對她,兩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王芳隻能周周去弟弟家勸架,然後全家人一起在家裡翻箱倒櫃,找母親的東西和那些她嘴裡不知所終的錢。好多次都是順着老太太的話假裝在家裡找到了錢,弟媳跟王芳告狀,說婆婆就是看不慣自己。一個禮拜燒爛兩個鍋,買好的菜放洗衣機裡。弄得家裡誰也沒安生日子過,沒辦法王芳隻能讓母親回鄉裡住。

為何阿爾茨海默患者越來越多?醫生:50歲以後,4個壞習慣要改掉

2014年,王芳過年回家。老太太悄悄把她拉到一旁,說昨天隔壁張奶奶來做客,看見張奶奶偷偷把家裡放櫃子裡的金項鍊偷走了。這話說的王芳一頭霧水,家裡哪有什麼金項鍊。摸不着頭腦間,張奶奶找上王芳,語重心長的要王芳對她媽媽好一點。再怎麼樣不能讓老人家吃不飽飯,話裡話外都是暗示她虐待老母親。性格變化,猜疑心加重,說話反常都是阿爾茨海默症早期表現。

王芳委屈極了,轉念又想是不是母親精神出了問題開始胡言亂語。特意仔細觀察了一下,母親行為表現都很正常。家人們也隻能安慰自己是老人家脾氣變差了,都多多包涵她。可漸漸地健忘的反應越來越厲害,開始搞不清時間,也記不住家裡位址。生活技能慢慢丢失,也開始不認識人了。這個階段處于阿爾茨海默症中期。

為何阿爾茨海默患者越來越多?醫生:50歲以後,4個壞習慣要改掉

并且語言溝通能力也開始下降,從正常說話到隻能簡單地說一些句子和單詞。行動能力也在迅速減退。短短三個月,原本還能緩慢行走現在隻能癱瘓在床。需要人喂飯,需要人幫忙上大小便。這個過程中,還會突然暴躁打人。這個時期已經處于阿爾茨海默症晚期。

阿爾茨海默症是不能被治愈的,并且随着醫學的進步,平均壽命變長是必然趨勢。壽命延長患病的風險就會增加,而且大陸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阿爾茨海默症在我們身邊越來越常見,隻能通過藥物和專業的護理措施來延緩疾病的發展。

比如在早中期給病人工具和資源,如記憶卡片、時間管理工具和輔助裝置,以幫助患者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這些工具可以幫助患者更有效地處理資訊、提高效率和增強自信心。

為何阿爾茨海默患者越來越多?醫生:50歲以後,4個壞習慣要改掉

阿爾茨海默病根據時間分類,分為晚發病型,即65歲以後發病,記憶受損為主要特征。早發病型即65歲以前發病。病程快,有明顯的多種進階皮質功能障礙。臨床調查發現阿爾茨海默症發病年齡在65歲以前的病人顯著增加,稱為早老性癡呆。

雖然這個病不像其他疾病能迅速威脅我們的生命。但阿爾茨海默症的痛苦是難以想象的,你的軀體像成為禁锢你的監獄,雖然意識清醒但無法表達。王芳聽人說阿爾茨海默症會遺傳,不免心生惶恐,擔心晚年記憶力衰退,甚至無法照顧自己和最重要的人。

在陪同母親就診時,她急切地向醫生詢問,這個病是否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預防。醫生耐心解釋,相對于遺傳因素,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的關鍵。他提到,許多老年人活到99歲也思維清晰,條理分明。然而,也有一些人在55歲時就開始出現癡呆早期症狀,差別就在于前者生活中做對了這四件事情。

為何阿爾茨海默患者越來越多?醫生:50歲以後,4個壞習慣要改掉

第一是不能長時間熬夜。熬夜會影響人體内分泌系統,導緻身體内分泌失調,使得負責大腦保養和神經遞質合成的荷爾蒙分泌減少,進一步影響大腦的正常功能。長時間熬夜會影響大腦的正常運轉,使大腦的神經元之間的資訊傳遞速度減慢,進而導緻記憶力下降和思維能力不集中。此外,長時間熬夜可能會導緻睡眠不足,而睡眠是大腦進行修複和代謝的重要過程。睡眠不足會影響大腦的正常代謝,進而增加患老年癡呆的風險。

第二是不能飲食結構單一過于油膩。長期的營養失衡和缺乏某種營養素會導緻大腦的細胞和神經網絡受到損害。不注意飲食的人通常攝入的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不足,這會影響大腦的正常運轉。例如,缺乏足夠的維生素B1可能導緻神經元無法正常傳遞信号,進而影響大腦的認知能力。此外,長期攝入過多的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也會對大腦造成損害,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導緻腦血管堵塞,進而影響腦細胞的正常運轉。

為何阿爾茨海默患者越來越多?醫生:50歲以後,4個壞習慣要改掉

第三是不能久坐不動,長期不運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表明,運動幹預可以改善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認知能力和行為症狀。建議患者親屬根據患者的狀态、精神症狀、個人意願及身體基線情況為其制定個性化運動管理方案,保障運動計劃安全展開,保障科學性和有效性。

第四是不能不控制治療心腦血管的基礎疾病。很多中老年人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當腦血管疾病反複發作,持續的時間越長,對大腦的影響也就越顯著。這就像一塊土地,如果頻繁遭受破壞,其恢複能力就會逐漸減弱,最終可能導緻土地肥力的流失。同樣,大腦也是如此。腦血管疾病的反複發作,會削弱其功能,使大腦在處理資訊、記憶、認知等方面出現衰退,進而為阿爾茨海默症的發生埋下伏筆。

為何阿爾茨海默患者越來越多?醫生:50歲以後,4個壞習慣要改掉

是以,藥物和非藥物幹預同樣重要。一些非藥物性的幹預方式也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具有潛在的益處。拼圖、閱讀或學習新技能等神經刺激活動,可以激活大腦的某些區域,促進神經元的交流和資訊傳遞,有助于緩解認知衰退。

此外,規律的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或瑜伽等,也能通過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和降低血壓等途徑,為大腦提供更多的氧氣和營養,有助于延緩認知功能的下降。不要長時間一個人獨處,加強與朋友家人社會的聯系。也能幫助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保持社交聯系,減少孤立感,提高生活品質。這些互動可以帶來快樂、安慰和安全感,進而有助于改善情緒,減少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