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先秦十子,您了解多少

作者:曆史影視小迷弟

春秋戰國時期是大陸曆史上第一個大的亂世,前後持續了500年。在這個長達500年的亂世之中,連年戰争,民不聊生,但是也是一個百家争鳴的時代,各種思想噴薄而出。我們曆史上的很多思想都是在那個時候出現的。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當時的那些“子”們。

1、老子

老子是春秋時期的陳國苦縣人,生于公元前571年,卒于公元前471年,是道家的代表人物。

周靈王二十一年(前551年),20歲的老子進入到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書的官員)。在這裡他待了有十多年的時間,期間閱讀了大量的文學著作。前535年,老子因遭受排擠,被甘簡公免去守藏室史之職,出遊魯國。在魯國老子見到了時年17歲的孔子,孔子向老子問禮。

先秦十子,您了解多少

老子

公元前485年,大約是周敬王三十五年,老子看到周王室越來越衰微,就打算離開故土,出函谷關雲遊,在函谷關被守關的長官尹喜留了下來。尹喜很敬佩老子,非得讓老子留下一部著作,否則就不讓出關。就這樣老子在函谷關住了幾日,留下了千古佳作《道德經》,而後就騎着大青牛走了。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和代表人物,與莊子并稱為“老莊”。在唐朝時,唐朝追認老子為李姓始祖。而老子的《道德經》對後世影響深遠,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2、孔子

對于孔子,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他是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的一生大部分都在從事教育,他雖然也擔任過一些中下級的官職,但是做的時間并不長,而且與當政者的執政理念也不合,是以最後辭官專心做起了教育。

先秦十子,您了解多少

孔子

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他去世後,他的弟子們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而且孔子所創的因材施教對後世的影響也頗為深遠。

3、墨子

墨子是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宋國人,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性人物。

墨子早年曾學習儒學,後來因為不滿儒家學說而另創了一個與儒家對立的學派。他在各地聚衆講學,以激烈的言辭抨擊儒家和各諸侯國的暴政。大批的手工業者和下層士人開始追随墨子,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學派,成為儒家的主要反對派,在當時的百家争鳴中,有“非儒即墨”之稱。

先秦十子,您了解多少

墨子

在不斷的講學中,墨子也創立了自己的主張,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其中兼愛是核心。除此之外,墨子還創立了以幾何學、實體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先秦時期産生了重大的影響。是以我更傾向于認為墨子是一個科學家。

2018年,安徽的三家企業共同捐資成立了墨子量子科技基金會,設立“墨子量子獎”,在國際範圍内獎勵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取得傑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墨子量子獎”為量子資訊領域的最高獎項。

4、莊子

莊子是戰國時期宋國人,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老子并稱為老莊。

莊子曾擔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

先秦十子,您了解多少

莊子

莊子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陰陽”,其“三籁”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此外他想象豐富奇特,語言運用自如,能夠把微妙難言的哲理寫得引人入勝,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莊子的作品收錄于《莊子》一書,代表作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因為他曾經在南華山隐居,是以唐玄宗追封他為南華真人,《莊子》一書也被稱為《南華真經》。

5、孟子

孟子是戰國時期魯國鄒城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的父親早逝,為了給孟子更好的教育,孟母三次搬家,因而“孟母三遷”也成為一段佳話。學成之後,孟子周遊列國,遊說諸侯,曆齊、梁、宋、滕、魯諸國,但是諸國都沒有采納他的主張。晚年孟子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在那裡傳道授業,與弟子們一起,将自己的思想著書立說,最終成就了《孟子》一書。

先秦十子,您了解多少

孟子

孟子的思想學說對唐宋之後的中國産生了深刻且巨大的影響,其中許多命題的哲學思辨以及倫理啟示,至今仍潛移默化影響着中國乃至整個東亞。中唐時期,韓愈著《原道》,把孟子視為唐以前儒家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定為“四書”,使之成為儒家基本經典之一。

6、荀子

荀子是戰國晚期趙國人,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時代百家争鳴的集大成者。

荀子早年曾經到齊國遊學,因為學問博大,三次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也就是校長)。當時的稷下學宮稱得上是戰國時期的最高學府了,其地位與現在的清華北大是一樣的,甚至更高。後來荀子在齊國遭到齊國人的诋毀,就去了楚國,被楚春申君任命為蘭陵縣令,最後荀子在蘭陵去世。

先秦十子,您了解多少

荀子

荀子所著的《荀子》一書,集中展現了其學術主張和理論思想,強調“禮”在社會中的規範作用。荀子反對孟子的性善論,首倡性惡論。認為人的道德品質是後天形成的,是環境影響和教育的結果,是以更加注重後天教育的重要性。他還是一位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其言“天行有常”,不信鬼神,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和“人定勝天”的命題。

7、韓非子

韓非子是戰國末期南韓人,法家的代表人物,是帶有唯物主義色彩的哲學家。

韓非子曾師從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學習,但是觀念與其不同,沒有承襲儒家思想。他身為南韓的公子,多次向韓王上書進谏,希望韓王勵精圖治,但韓王置若罔聞,始終都未采納。這使他非常的悲憤和失望,于是憤而著書闡述他的法治思想。他的著作流傳到秦國後,秦王非常重視,推崇備至,為了見到韓非,下令攻打南韓。韓王被迫派韓非出使秦國。然而韓非在秦國卻未被信任和重用,後被同學李斯離間而下獄,不久死于獄中。

先秦十子,您了解多少

韓非子

韓非把法家的思想提高到了宇宙論的高度,進而構成了一種完整的理論系統。他的著作被後人整理成《韓非子》一書。他提出的法家思想為中國第一個統一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韓非死後,其法家思想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奉為秦國治國經要,幫助秦國富國強兵,最終統一六國

8、列子

列子是戰國前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他是人,先秦天下十豪之一。列子是介于老子與莊子之間道家學派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學派代表人物。其學本于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歸同于老莊,被道家尊為前輩 。創立了先秦哲學學派貴虛學派(列子學),對後世哲學、美學、文學、科技、養生、樂曲、宗教影響非常深遠。

先秦十子,您了解多少

列子

據莊子《逍遙遊》的記述,列子可以“禦風而行,泠然善也”,似乎練就了一身卓絕的輕功。但是因為莊子喜好在自己的作品中虛構一些子虛烏有的人物,是以有的人認為列子也是虛構的,但是列子在曆史上是真有其人。

9、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縱橫家的創始人,他的曆史跨度非常長,當時的很多大人物都曾拜在他門下學習過,他的學生有孫膑、龐涓、蘇秦、張儀等人,這些人在當時都是左右時局之人。

先秦十子,您了解多少

鬼谷子

鬼谷子精通百家學問,因隐居在雲夢山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常入山靜修,他被上天賜予通天徹地的智慧,深谙自然之規律,天道之奧妙。在先秦衆多人物中,他是最神秘的一個。他隐于世外,将天下置于棋局,弟子出将入相,左右列國存亡,推動着曆史的走向。主要作品有《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等重要作品,其著作被後世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曆代列為禁書。他本人亦被後世稱為“謀聖”。

10、孫子

孫子指的是春秋時期的軍事家孫武,他是兵家的代表人物。

孫武是陳國貴族之後,齊國人,後來齊國内亂投奔到吳國,入吳後長期避隐深居,潛心研究兵學。吳王阖闾即位後,孫武經伍子胥多次舉薦,以所著兵法十三篇獻阖闾,被任為将軍。公元前506年,孫武與伍子胥在柏舉之戰中大敗楚軍,乘勢攻占楚都郢。柏舉之戰也成為他一生最輝煌的一戰。

先秦十子,您了解多少

孫武

在不為吳國效力後,孫武隐居鄉間,修訂其兵法著作,其《孫子兵法》一書,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該書闡述了戰争制勝的規律、戰略原則、臨陣戰術及軍隊的後勤保障等,内容豐富,文字精煉,書中強調戰争中的主觀能動性及應對客觀之道,充滿辯證法,其基本原則被後人廣泛應用于社會、經濟各方面,甚至被翻譯成英、法、德、日等多國文字,對後世影響深遠。

孫武本人亦被稱為“兵聖”“兵家至聖”,有“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之譽。

小結:

先秦十子,包含道家、儒家、法家、兵家、墨家和縱橫家,他們都有自己的著作,在自己的思想領域都産生了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儒家,影響了後世兩千餘年,至今仍然有着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