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已經軟着陸!耶倫赢了,誰将付出代價?持有70%美債的人

作者:不執著财經

最近,網上流傳着美國經濟已經實作“軟着陸”的說法。主要是美國财政部長耶倫已經确認美國經濟實作了“軟着陸”!所謂“軟着陸”是指,既讓美國通脹率回落到合理水準,又沒有使失業率出現反彈,經濟始終保持平穩增長。反之就是“硬着陸”。

美國已經軟着陸!耶倫赢了,誰将付出代價?持有70%美債的人

事實也是如此,美國的通脹率已經回到了3%附近。更重要的是美國12月份的非農就業資料也超出了市場預期。而2023年美國GDP規模有望達到27萬億。不過,耶倫的美國經濟已經“軟着陸”的說法,并沒有獲得專家和學者們的認同。

在不少人看來,目前美國經濟确實實作了“軟着陸”,耶倫是赢了。但是,美國這樣的“軟着陸”能否一直保持下去,就很值得懷疑。主要原因是,這樣的“軟着陸”也似曾相識。早在2006年至2007年,美國經濟也出現過“軟着陸”,經濟穩步回升,而失業率和通脹率也在持續下行。

美國已經軟着陸!耶倫赢了,誰将付出代價?持有70%美債的人

但好景不長,2008年卻爆發了次貸危機,金融機構紛紛破産,卻帶來更為嚴重的“硬着陸”。主要原因是,當年美國居民和企業的債務水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最終導緻債務違約。而現在美國經濟所謂的“軟着陸”也主要仰仗兩個方面的支援:

一個是,美國群眾手裡有大量的資金。在疫情期間,美國政府給群眾發放現金補貼,不少家庭手裡就有錢就用于消費和儲蓄了。同時,近些年美國股市的連續上漲,給美國股民帶來賺錢的機會。美國老百姓有錢了,就會用于消費,以及購買美債。

美國已經軟着陸!耶倫赢了,誰将付出代價?持有70%美債的人

另一個是,美國财政支出增加,也會對經濟起至推動的作用。2023年美國的财政赤字高達1.7萬億元,而美國國債的規模也達到了34萬億。不過,美國這次也是靠大幅增加債務規模的方式來使經濟實作“軟着陸”,隻是把危機給往後延遲了,而原先欠下的高額債務,是遲早要還的,将來經濟很可能還會出現“硬着陸”。

于是,就會有人提出,如果美國經濟出現嚴重的“硬着陸”,很可能就會爆發債務危機,那麼誰付出的代價最大呢?對此,我們認為,付出代價最大的還是美國人自己。因為,在美國的債務規模當中,70%以上的債務是由美聯儲、美國機構,以及美國老百姓,他們通過購買基金的方式,來間接投資美國國債的。

美國已經軟着陸!耶倫赢了,誰将付出代價?持有70%美債的人

是以,一旦美國經濟出現“硬着陸”,并且發生債務危機,受到損失最大的還是間接或直接持有大量美債的美國人,而并不是耶倫所期盼的把危機轉嫁給世界。當然,我們也要引以為戒,通過債務擴張隻能拉動經濟暫時複蘇,隻是把即将到來的危機給延遲了,最終很可能還要付出更為慘重代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