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勝華波:王氏兄弟100%控股,前腳分紅3億後腳補流5億 | IPO觀察

作者:钛媒體APP
勝華波:王氏兄弟100%控股,前腳分紅3億後腳補流5億 | IPO觀察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據上交所官網消息,浙江勝華波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勝華波”)将于1月12日在上交所首發上會。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前期大手筆分紅均落入實控人口袋,如今IPO募資補流備受質疑。

勝華波為典型家族企業,實控人三兄弟合計持有公司100%股權,實控人的子女在公司擔任董監高等要職。公司存在大量關聯交易與内控不規範情形,例如,向實控人之子持股企業采購價格低于非關聯方采購價格等等。諸如此類,很難令投資者相信公司能夠有效防範實控人不當控制。

應收賬款高企,研發費用率逐年下降

招股書顯示,勝華波的主要産品為汽車雨刮器總成、座椅電機等汽車零部件,産品主要用于整車配套市場。目前,勝華波為國内銷量最大的雨刮器總成配套生産企業,其中座椅電機年産銷量全球領先。

報告期内,受汽車行業回暖等因素的影響,勝華波業績表現良好。2023年前三季度勝華波的營業收入達28.92億元,同比增32.52%,淨利潤為4.37億元,同比增81.74%。公司預計2023年全年營業收入為39億元至44億元,淨利潤為5.9億元至6.6億元。

不過業績增長的背後卻暗藏隐憂。2020年-2022年以及2023年1-6月,勝華波應收賬款分别為8.05億元、9.66億元、12.95億元和15.54億元,占當期流動資産的比例分别為52.67%、53.99%、55.44%和60.42%,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别為41.77%、38.52%、40.56%和88.87%,占比較高。

勝華波稱,雖然主要客戶為資金實力和商業信譽良好的整車制造商或大型跨國零部件供應商,壞賬風險較小,但是如果未來市場環境發生變化、下遊客戶經營不善出現應收賬款不能按期收回或無法收回發生壞賬的情況,将使公司的資金使用效率和經營業績受到不利影響。

不僅如此,公司研發優勢并不突出。報告期内,勝華波研發費用金額分别為10,588.05萬元、12,086.96萬元、14,336.58萬元和7,179.19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别為5.49%、4.82%、4.49%和4.11%。

盡管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但研發費用率呈逐年下降趨勢,且除了2020年外,其餘年度均低于行業均值。

勝華波:王氏兄弟100%控股,前腳分紅3億後腳補流5億 | IPO觀察

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分析

三兄弟100%控股,上市前大手筆分紅

據招股書披露,勝華波此次IPO計劃募資9.02億,主要用于投資建設“年産450萬套雨刮器擴容項目”、“年産1500萬台座椅電機擴容項目”、“汽車雨刮器總成關鍵零部件智能化改造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等四個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勝華波計劃将募資中的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而此前該公司數次大手筆分紅行為,也令此次募資補流的合理性備受拷問。

據悉,勝華波于2019年至2021年分四次合計現金分紅約3.05億元。其中,2019年實施現金分紅1.2億元,占當年淨利潤的68.57%,2020年實施現金分紅1.65億元,占當年淨利潤的85.93%。

由于勝華波是典型的家族企業,由3名實控人100%控股,是以上述分紅均落入實控人口袋。

從字面意思可以看出,“勝華波”取自實控人三兄弟的名字。據招股書披露,公司實控人王上勝、王上華和王少波本次發行前直接、間接控制公司100%的股份,若按本次公開發行新股4,080萬股計算,發行後王上勝、王上華和王少波直接、間接控制公司的股權比例仍将達到89.97%,持股比例較高。

目前,王上勝任勝華波電器董事長,勝華波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王上華任勝華波電器董事,勝華波集團董事;王少波任勝華波電器董事,勝華波集團董事。

除了實控人三兄弟外,公司董、監、高中也有不少“自己人”。招股書披露,公司董事會由9名董事組成,其中王上勝、王上華、王少波、王佳佳4名董事系實際控制人及其近親屬。

此外,進階管理人員中,總經理、兩位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均由實控人的子女和女婿擔任。

勝華波:王氏兄弟100%控股,前腳分紅3億後腳補流5億 | IPO觀察

實際控制人近親屬在公司關鍵崗位任職情況

勝華波在招股書中對實際控制權過于集中的風險進行提示:若未來公司實際控制人利用其在公司的控股地位,對公司發展戰略、生産經營決策、利潤配置設定、人事安排等重大事項的決策實施不當影響,則存在可能損害公司及公司其他股東利益的風險。

關聯交易龐雜,内控不規範成問詢重點

經披露發現,勝華波存在大量關聯交易。部分供應商成立時間短、規模小、采購價格低引起了監管的注意。

上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對規模較小、成立時間較短、業務範圍不比對或主要依賴公司業務等情形供應商,以及關聯方完整性、關聯交易的合理性和公允性核查的具體内容、方法及核查結論。

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内,勝華波向上海技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技涵電子”)采購元器件類金額為260.07萬元、1,103.75萬元、2,838.83萬元、1,498.42萬元,占公司年度采購金額的比重為0.24%、0.73%、1.54%、1.73%。

值得注意的是,技涵電子為實際控制人之一王上勝之子王特持股15.88%的企業,而王上勝曾使用分紅款525萬元對技涵電子進行增資。

技涵電子成立于2017年,主營業務為智能雨刮系統控制器,冷卻風扇控制器,商用車CPD控制器等研發及生産。自2018年起成為勝華波的零部件供應商。雙方至今合作關系穩定。

此外,钛媒體App注意到,勝華波向技涵電子采購價格低于非關聯方的采購價格。報告期内,采購價格差異為3.59%-12.16%。

勝華波:王氏兄弟100%控股,前腳分紅3億後腳補流5億 | IPO觀察

向技涵電子采購價格與非關聯方采購價格比較情況

對于采購價格較低的原因,勝華波表稱:“主要系技涵電子為新供應商,為了取得發行人訂單報價較低;同時,公司向技涵電子采購量較大,規模效應明顯,議價能力較強。”

類似情形還有很多。例如,2020-2022年,勝華波向上海骞順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骞順貿易”)分别采購鋼材7096.79萬元、1.10億元和2170.34萬元,分别占公司年度采購金額的5.11%、5.74%和0.93%。

據悉,骞順貿易自2018年起成為勝華波的原材料供應商,骞順貿易實際控制人方毅為公司子公司上海勝華波前員工,2018年5月因個人發展原因離開上海勝華波,專職從事鋼材貿易業務。

此外,報告期内,勝華波存在内控不規範的情況包括關聯方資金拆借、利用個人賬戶對外收付款項以及關聯交易決策不規範事項。

上交所要求公司對各項内控不規範情形的原因、環節及對應整改措施進行說明,并結合實際控制人100%持股及其近親屬在公司關鍵崗位任職的情況,具體說明是否能有效防止實際控制人不當控制的情形,是否仍存在内控不規範或不能被有效執行的情況。(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馬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