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增綠 減污 降碳——首府紮實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綜述

作者:青橙融媒
增綠 減污 降碳——首府紮實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綜述
增綠 減污 降碳——首府紮實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綜述

1月9日,雪後的呼和浩特銀裝素裹,在玉泉區大黑河郊野公園“千島湖”風景區,大量的赤麻鴨在嬉戲玩耍,為呼和浩特增添了新的活力。

近年來,呼和浩特瞄準綠色、低碳,創新思維、路徑,堅定不移走以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不斷加大生态文明建設力度,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環境更優美,奏響新時代的綠色發展進行曲。

增綠 減污 降碳——首府紮實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綜述

修複治理,滿目山川“換綠裝”

金秋十月,“歡騰的敕勒川草原”環境歌舞演藝、千古馬頌實景劇等多場文藝活動在大青山腳下的敕勒川草原輪番上演,騎馬、民族服飾拍照打卡等新增體驗内容讓遊客流連忘返。

“我是第一次來到草原,看到這裡的藍天白雲、翻滾着的綠色波浪和各色花朵勾繪出的草原景象,感覺真是太美了!”外地遊客千惠語興奮地說。

綠意盎然的大青山美景,是大青山前坡生态保護綜合治理工程的豐碩成果。

增綠 減污 降碳——首府紮實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綜述

作為國家森林城市,呼和浩特以“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等國家重點生态工程為依托,深入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2023年,呼和浩特完成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成果核實,自然保護地面積達到382.2萬畝;開展“綠盾2023”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國家和自治區回報的15個“綠盾”點位全部完成銷号;對新設立市級發證權限的礦業權一律不得進入各類自然保護地;完成草原有害生物、外來入侵生物普查任務,實施林草有害生物防治面積62萬畝,沙化土地綜合治理7萬畝,造林綠化6萬畝,草原生态建設0.16萬畝,水土流失治理82.2萬畝;精準提升森林品質,改造低質低效林4.5萬畝,修複退化林1萬畝。

王文後是新城區林草局古路闆管理站職工,他望着40多年前自己種下的小樹苗長成漫山遍野郁郁蔥蔥的樹林,開心地說:“作為一名林草人,能參與國家‘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我感到很驕傲。”

生态優先,呵護城市“高顔值”

在大黑河彩色步道上漫步,身心愉悅。盛夏時節,大黑河郊野公園遊人如織,遊客們在一呼一吸間惬意地享受着清爽與自在,這些“綠色福利”源自“青城藍”。

增綠 減污 降碳——首府紮實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綜述

2023年,呼和浩特積極推進大氣污染協同治理。大唐托電、金山電廠長輸供熱工程正式投運,完成25台燃煤鍋爐并網和超低排放改造、5.96萬戶清潔取暖改造;實施21條臭氧管控臨時措施;稭稈露天焚燒扣撥相關旗縣區資金4.16億元;1267家企業納入重污染天氣分級管理。截至2023年11月30日,優良天數比率88.2%(扣除沙塵後),PM_2.5平均濃度26ug/m^3,重污染天數比率0.3%,均優于考核目标。

大力實施水環境綜合治理。公主府、武川縣可鎮污水處理廠改造項目建成投運,金橋工業、科技城污水處理廠主體完工;實施“一口一策”分類整治,完成整治289個;制定出台《呼和浩特市大黑河郊野公園生态保護條例》,小黑河生态淨化、海流水庫濕地工程建成投運,哈素海生态緩沖帶修複與建設工程有序推進;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通過中期評估;黃河流域“清廢行動”52個問題點位全部完成整改;國控考核斷面達标率100%,劣Ⅴ類水體全部消除,“黃河大黑河流域水資源開發與環境效應創新基地”授牌,水生态環境領域典型經驗做法受到生态環境部表揚。

紮實推進土壤生态環境保護。制定出台全區首個建設用地關聯監督管理細則(試行),七類建設用地列入監管;17家企業納入重點監管範疇;完成4個優先管控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制定實施《呼和浩特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完成20個農村環境整治示範村任務,污水治理率達到57%;完成金山高新技術産業園區地下水環境初步調查,并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化工園區地下水管控修複試點;測土配方施肥率達到92.4%,農藥使用量比上年減少2.9%;印發實施《呼和浩特市畜禽污染防治規劃》,畜禽糞污資源化使用率穩定在90%以上;積極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監測評估試點,完成監測區土壤、地表水監測;耕地無污染地塊,污染地塊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使用率保持100%。

低碳發展,提升産業“含綠量”

近年來,呼和浩特錨定綠色低碳轉型,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抓手,不斷強化生态環境要素保障,以生态環保高水準保護加快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聚焦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建設。制定《呼和浩特關于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呼和浩特碳達峰實施方案》等政策性檔案,在全區率先建構了“1+N+X”雙碳政策體系。

縱深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印發實施《呼和浩特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部署實施42個重點項目,已推動完成17個,對10個暫緩建設的項目進行調整替換;公布兩批58個“無廢細胞”建立名單;10家市直機關、62家旗縣區機關獲得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等四部委“節約型機關”稱号。

增綠 減污 降碳——首府紮實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綜述

加快推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建立12家自治區級綠色工廠、8個綠色設計産品、4家綠色供應鍊管理企業、1家綠色園區、5家自治區級節水型企業;推動完成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金橋産業園、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爾乳業開發區循環化改造,敕勒川産業園循環化改造方案獲自治區批複。

加快建構企業為主體、産學研深度融合、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完備、資源配置高效、成果轉化順暢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研發投入使用東潤智慧能源、科電電力大資料等能源管控平台;蒙草集團聯合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組建草種業創新聯合體開展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引育創新人才,釋出“人才10條”,設立“雙碳”專項人才計劃,為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2023年,呼和浩特獲評“綠色出行城市”。持續倡導綠色出行,全市1969輛公共汽車全部為新能源純電動公共汽車;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為47.46%,綠色出行比例為74.20%;推進建築提标改造減碳,綠色建築占建立建築比例達96.68%,累計完成居住建築節能改造面積占具有改造價值的既有非節能居住建築面積比重超70%以上。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在首府上下的磅礴合力、铿锵步履之下,産業轉型更新、水源地保護、自然保護地保護、揚塵整治等均取得了顯著成效。青山綠水之間,首府奏響了逐綠前行的歡歌。

丨來源:呼和浩特日報(記者 劉沙沙)圖檔源自許婷、資料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