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插進“豬尾巴”!6月大胎兒在子宮裡行極限手術

作者:上觀新聞

在胎兒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重要器官一旦受到“壓迫”,情況就會很棘手。其中,胎兒胸腔積液這種疾病,就常常會威脅到心、肺發育。

25歲的楊玥(化名)本以為能在今年順利更新為新手媽媽,但孕24周的一次B超檢查,卻發現胎兒的左側胸腔有大量積液,且已經影響到肺部發育。胎兒當時隻有6個月大,再發展下去可能出現嚴重發育異常,後期壓迫心髒甚至會發生心衰。

難道要是以失去寶寶?

6個月大的胎兒,接受宮内手術治療

楊玥夫婦不甘就此放棄,第一時間找到紅房子醫院胎兒醫學與産前診斷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熊钰主任醫師,并申請了胎兒醫學多學科會診。經過産科、新生兒科、兒外科、超聲科、影像科專家讨論評估,認為寶寶的肺部确實受到了壓迫,好在心髒發育尚且正常,要想繼續妊娠,可以先羊水穿刺排除其它遺傳綜合征,再進行宮内治療。但宮内手術存在一定難度,因為手術本身就是在胎兒“微小身體”裡“極限”操作,還需要胎兒保持特定姿勢配合醫生,稍有偏差就有感染、早産、胎膜早破等風險。

插進“豬尾巴”!6月大胎兒在子宮裡行極限手術

看診中的熊钰主任

最終楊玥夫婦決定試一試,為寶寶尋求生機。羊水穿刺排除了其它異常後,孕25周時胎兒醫學與産前診斷科副主任沈婕副主任醫師首先為楊玥肚子裡的寶寶精準實施胸腔穿刺,然後謹慎置入一根引流管(俗稱“豬尾巴管”),幫助寶寶将積在胸腔裡的液體排至羊膜腔内,為心肺“減壓”,等到分娩後再及時撤管。

插進“豬尾巴”!6月大胎兒在子宮裡行極限手術

沈婕副主任醫師(左)正在進行宮内手術

最終,手術成功完成,楊玥也是以平安度過孕晚期,并在孕39+4周自然分娩一名男寶,體重3140g,新生兒評分9分。經過新生兒科及時的引流治療,寶寶得以健康出院。

插進“豬尾巴”!6月大胎兒在子宮裡行極限手術

在子宮裡,“豬尾巴管”幫助寶寶排出積液

近年來,不少像楊玥一樣的孕媽媽因為胎兒胸腔積液來到紅房子醫院胎兒醫學科就診。因為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裡不需要呼吸,是以即使肺完全浸泡在積液裡也不會有胸悶、呼吸困難等表現,一般是超聲檢查時偶然被發現。

但是!沒有表現不代表沒有危險!

胎兒出現胸腔積液,孕周越小後果越嚴重

熊钰主任介紹,如果寶寶的胸腔積液持續存在且越來越多,那麼勢必會使正在發育的肺受到壓迫,嚴重情況會導緻肺發育不良。如果壓迫了心髒、食道等器官,還會影響寶寶心髒功能或者吞咽功能,導緻羊水過多甚至心衰。此外,除了單純性胸腔積液,該病也可能是其他發育異常的繼發表現,如母兒血型不和引起的寶寶全身水腫、嚴重的心髒畸形和心律失常、宮内感染、染色體異常等,總之,寶寶孕周越小,後果可能越嚴重。

而在治療上,沈婕主任介紹,針對單純性的胸腔積液,如果積液量少,有自然消退吸收的可能;如果量大,已經影響周圍器官正常發育或發揮功能,可能需要胎兒醫學專家給寶寶實施宮内手術治療;如果胎兒是在接近足月的時候才發生嚴重胸腔積液,也可以先讓寶寶分娩,出生後再由兒科醫生來進行後續治療。

單純性胸腔積液的胎寶寶預後一般良好,據文獻報道,存活率大于90%。但是,這類胎兒一定要在具備新生兒窒息搶救能力的醫院分娩。理論上,如果胸腔積液沒有造成一些重要器官的壓迫和發育,寶寶的肺能夠如期膨脹,經過兒科醫生的胸腔穿刺引流、呼吸支援、特殊配方奶粉喂養等積極處理後,積液會慢慢被吸收。

據了解,胎兒在媽媽肚子裡也可能會生病,以往的做法通常是父母不得不選擇放棄或者冒着極早産的風險讓寶寶提前娩出。紅房子醫院表示,近年來通過産前診斷與胎兒醫學科通過宮内治療技術,為很多未出生的寶寶赢得新生的機會,包括胎兒鏡下胎盤血管交通凝固術、射頻消融減胎術、氯化鉀減胎術、胸腔積液引流術、宮内輸血手術、羊水減量術、羊水灌注術以及其他正常宮内治療手術,總體成功率達95%以上,母胎預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