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曆史之遇——中國與西亞古代文明交流展”和“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華展”聯合開幕式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舉行。
故宮博物院作為中華五千年文明承載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彙聚地、多元文化交流融合見證者,長期緻力于利用文物及相關資料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将建成“文明交流互鑒的中華文化會客廳”作為重要願景。多年來,故宮博物院積極推動文化“走出去”,在全球舉辦各類文物展覽,面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推介中華民族燦爛悠久的曆史文化、展示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同時,也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明的優質展覽“請進來”,共享文化成果,共促交流對話,描繪多元互動的人文交流圖景。
基于深厚的學術積累和與國内外同行的長期交流,故宮博物院于2019年開始,陸續與伊朗國家博物館,伊朗文化遺産、旅遊和手工藝部,沙特阿拉伯埃爾奧拉皇家委員會等機構開展交流合作,共同參與策劃以了解、交流、互鑒、發展為主題的文物展覽,推出“曆史之遇——中國與西亞古代文明交流展”“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華展”“埃爾奧拉——阿拉伯半島的奇迹綠洲展”3個内容各異又互相關聯的展覽,于歲末年初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先後開幕,以精美的文物串聯起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文明,呈現不同文化悠久璀璨的曆史,更展現人類文明交流的源遠流長,以及在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過程中互學互鑒共同發展的華章。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在開幕式上緻辭表示,此次展覽的舉辦能夠讓中國觀衆更好地了解古代波斯文明,更加直覺地感受中伊文明間長久的交流與互鑒,生動見證兩個文明的“曆史之遇”。中國将同伊朗等其他聯盟成員國一道,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持續加強聯盟建設,在古代文明研究、聯合考古、古迹修複、博物館交流等文化遺産各領域開展務實合作,為增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譜寫亞洲新篇章。
伊朗文化遺産、旅遊和手工藝部副部長阿裡·達拉比表示,伊朗和中國文化交流由來已久,博物館在儲存和展示人類文明、推動和平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國家之間交往聯系的紐帶。伊朗不僅關注本國文化遺産,也關注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遺産。此次展覽有助于增進兩國文化了解,推動伊中文化遺産合作深入發展,是加強伊中兩國文化往來的重要一步。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緻辭表示,來自伊朗、沙特和中國的三大文物展覽在午門同期展出,離不開中國、伊朗、沙特三國政府的大力關心和支援,離不開各國博物館、考古機構的共同努力。故宮博物院願與國内外博物館及其他機構一道,共同挖掘并展示好文物承載的人類文明和當代價值,推動不同文化間的互相了解、互相尊重,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作出更大貢獻。
伊朗駐華大使穆赫森·巴赫蒂亞爾表示,中伊兩國友好交往千年,各領域交流逐漸深化,文化遺産交流是兩國各領域交流的基礎。此次展覽的舉辦,見證了伊朗豐富的文化遺産,叙述了伊朗古代文明的昌盛。通過文化遺産領域的交流合作,進一步促進兩國文明交流互鑒與人民相知相親。
伊朗國家博物館館長傑布拉爾·諾坎德表示,伊朗曆史悠久,地處古代諸文明的中間位置,始終與周邊文化互動互融,最終成長為個性鮮明、璀璨耀眼的文明古國。此次展覽荟萃精美文物216件,向廣大觀衆展示伊朗藝術之美,探尋交融互鑒的文明發展之路。伊朗國家博物館将與故宮博物院進一步深化展覽合作,在伊朗舉辦展示中華文明的文物展覽。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恩傑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娜
編輯/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