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年人的愛情觀有多狂野

作者:山松社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年輕人似乎對戀愛失去了興趣。

各個寺廟裡,财神殿内人頭攢動,月老殿前無人問津。談起新年願望,全是升職加薪、财富自由,再不濟,健康就行,總之,沒人再做着甜甜的戀愛美夢。

《2022年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也顯示,有41.93%的大學生處于單身且不想脫單的狀态,僅有25.40%的大學生處于單身想脫單的狀态[1]。

不過,相比之下,很多老年人的愛卻顯得愈發狂野,在為愛癡狂的邊緣大鵬展翅,讓你不禁懷疑,是不是當初高歌“死了都要愛”的那群人如今已經老了,并迅速占領了戀愛市場。

老年人,還有愛情觀嗎?

愛不動了?才沒有!

談到老年人,大部分人第一反應都是:一大把年紀了,哪裡還有什麼力氣去愛?這話不假,随着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确實會更多地關注身體健康問題。不過要說他們愛不動了,這簡直就是危言聳聽。

實際上,在經濟與健康需求之外,老年人同樣非常需要交流與陪伴。

2021年美國針對200名60歲以上老人的一項線上調查就顯示,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他們都希望自己的伴侶可以陪伴自己,同時還要風趣幽默、善良體貼[2]。愛情,可從來都不隻是年輕人的事。

至于健康問題呢?提到的次數都寥寥無幾,不足10%。什麼健康問題,都沒在怕的,哪裡比得上一個善解人意的老伴重要。

而老年心理學雜志上一項研究,更是從全生命周期角度揭示了人們的戀愛需求變化過程。

研究者發現,随着年齡的增長,人們對于交流的需求并沒有下降,甚至對男性而言,30歲以上的群體對情感交流的需求也要高于20多歲的年輕人[3]。

國内對于農村老人的訪談也發現,他們非常希望擺脫精神孤獨[4]。可見,因為健康問題而認為老年人沒有情感需求完全是一種偏見,身體很重要,愛同樣很重要。

身體不僅沒有拖後腿,而是在上大分:因為,老年人的身體本身就非常需要愛。

老年人的愛情觀有多狂野

身體問題并不是老年人表達戀愛需求的絆腳石 / 圖蟲創意

已經有相當多的研究說明了穩定安全的親密關系,對老年人的精神和身體健康水準有正向的預測作用,而近期發表在《精神神經内分泌學》的一項囊括1419名57-85歲老人的研究更是顯示,來自夫妻的撫摸頻率和老年人的内分泌系統健康水準顯著相關[5]。

明白了,怪不得爺爺奶奶飯後總要手拉着手出去溜達一圈,原來擱這兒延年益壽呢!這把屬實是拿捏了。

甚至,老年人的性需求也是真實存在的。2015年美國加州大學的一項研究,調研了5434名不同年齡段約會網站使用者,結果顯示,老年人和年輕人差不多,都認為性吸引力是非常重要的,隻有80歲以上的女性對性吸引力重要性的評分才會明顯下降[6]。

雖然性需求不會被直接提出來,但是公園相親角内,老人們還是會隐晦地表達這一訴求。

老年人的愛情觀有多狂野

研究表明,性吸引力對老年人來說仍然十分重要 / [3]

另外,2012年一項研究發現,即便是超過70歲的老人,依然有46.4%的男性和32.8%的女性存在自慰行為,而70歲以下的就更普遍了[7]。别再用舊眼光看待老年人啦,指不定誰是老古董呢。

老年人,真的很敢愛

身體雖說支棱起來了,可老年人遇到的問題卻不止這些。

長期以來,傳統家庭結構的中心一直是子女。

家裡無論做什麼決策,最終的目的一定是“為了孩子”,甚至連父母自己都可以為了孩子做出犧牲:再苦不能苦孩子、為了孩子感情破裂了也不離婚[8]……在這樣的環境下,父母(老人)的需求,包括戀愛的需求,往往是被忽視的。

更何況,社會輿論也在有意無意地回避老年人的戀愛問題,而把戀愛與“年輕”、“青春”綁定在一起[9]。試想一下,情人節的廣告是不是往往都是小姑娘、小夥子?

老年人的愛情觀有多狂野

大家關于浪漫愛情的想象,往往主角都是年輕人 / 圖蟲創意

即便有展現老年人愛情的鏡頭,也總有幼稚化的傾向。回憶一下,這些鏡頭中的老人,是不是總有一種兒童過家家或是涉世未深青少年的笨拙?這種誇張的、表演性的互動讓這樣的場景顯得模式化、不真實。

而在這樣的社會輿論影響下,老年人的愛自然也很難得到周圍人的支援:“都一把年紀了,還折騰這幹嘛?”、“随便找個人搭夥過日子得了”、“有空思考愛情,還不如先操心孩子上學、工作、結婚和買房吧。”

不過,勇敢老人,不怕挑戰,就算不被了解沒人支援,也要大膽愛!

2021年一項針對老年女性的研究發現,戀愛關系對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有顯著的預測作用,而生活幸福感又能預測家庭關系[10]。

通俗來說就是,愛情到了位,生活才有滋味,才能有親子和美,而費勁心力維護母慈子孝,也不一定能換來開口常笑。

老年人的愛情觀有多狂野

兒女的情感疏忽會讓老人在生活中感到孤獨 / 圖蟲創意

是以說啊,老年人早就想開啦,孩子們都長大了,放手讓他們自由成長吧,抓緊享受自己的愛情才是正經事。

而且,老人不僅要愛,還要愛得轟轟烈烈。

從屢勸不止的戀愛詐騙就能窺知一二,當老年人真的愛上了頭,憑他什麼子女勸、親友勸甚至警察勸,就是散盡家财也要愛個死去活來。

雖然說騙子真的很可惡,不過這也說明了,老年人真的很敢愛,也很需要愛,隻是日常難以得到足夠的了解和支援。

愛不将就,換一個也要愛

而且,老年人可不隻是敢愛,更不是随随便便找個人搭夥過日子就行,他們對愛也是有要求的。伴侶不合拍,絕不忍氣吞聲,下一個更好,下一個更乖!

第七次人口普查資料中,65歲及以上老人的離婚人口占比相較第六次人口普查增加了近1倍[11],而根據美國心理學會的報道,2019年,超過36%的美國離婚夫妻的年齡超過了50歲[12]。

要知道,這還是在社會普遍不支援離婚的大環境下,面臨的輿論壓力可想而知。

我都能想到高齡離婚會面對什麼“勸慰”:“都這麼大歲數了,湊合湊合得了。”“再怎麼不好,也一起過了半輩子了呀。”不過高齡離婚率還是持續上漲,說明他們可真是鐵了心了,要說大膽前衛,年輕人還真不一定能比得上他們。

老年人的愛情觀有多狂野

老年夫婦冷戰吵架也會考慮離婚 / 圖蟲創意

這可不是什麼壞事,恰恰相反,這是老年人敢愛,對愛情和婚姻有要求、不将就的展現。而這也在很多研究中可以得到印證。

從對伴侶的要求來看,性格好、多陪伴之類的都是基本要求了,有的要求愛開玩笑,有的要求一起享受休閑生活,還有一位62歲的老爺爺說,希望找一個“隻要知道她在身邊,隻要看到她的臉,就能讓我的臉上浮起微笑的人”。看來,這一屆的老人真的很嚴格。

不過在對伴侶的期待上,男女也存在一些差異,比如說女性會更看重誠實,男性則更希望對方能夠給自己提供情緒支援[2]。

而對于家務工作,男女也有不同的觀點:男性更看重女性的家務能力,而女性則會擔心自己成為“護工”[13],是以說,老人們可不随便,相反,他們真的是在精挑細選。約會可以多嘗試,戀愛可不能亂來,搞不好是要離婚的。

老年人的愛情觀有多狂野

在家務配置設定的考量上,老年女性更擔心自己成為免費護工 / [13]

而且,離婚也不是終點,下一個才是重點。實際上,很多老人在高齡離婚後,還會選擇繼續約會,尋找下一段真愛。例如,黑龍江大學一份針對老年相親節目的研究顯示,節目中有超過一半嘉賓都是離異後來節目尋找“真愛”[14]。

老年人一直都在執着追求真愛,而且還非常“一以貫之”,在他們新的對象身上,也多多少少有一些前任的影子。

英國利物浦大學的一份研究就發現,在遭遇老年喪偶之後,鳏夫會将已故妻子“神聖化”,并且這會影響到他們是否開啟一段新的關系,如果遇到了合适的新伴侶,在稱呼上也會有所區分[15]。

看來老人的愛也是很專一的嘛,這不就是年輕人常說的“宛宛類卿”嗎?果然,老年人的精神狀态領先我30年。

老年人的愛情觀有多狂野

公園相親角也不乏黃昏戀的需求者 / 圖蟲創意

老年人的戀愛之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不過當代老年人完美诠釋了什麼叫迎難而上,愈挫愈勇,區區困難,何足挂齒,勇敢追愛就是他們樸素而直白的愛情觀。

根據光明日報的報道,有婚戀需求的中老年人超過了5000萬,而某婚戀網站上年齡超過45歲的使用者也超過了20萬,更不用說爆火的老年相親節目,各地都人氣居高不下的黃昏戀相親角……總的來說就是,已經沒有什麼可以阻擋老年人戀愛的步伐了。

而當代年輕人們,你們還在等什麼呢?像老年人一樣,大膽追求自己的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