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繁花》陶陶戲份殺青那天,陳龍跟導演王家衛說,自己太舍不得了,王家衛讓他不用擔心,“他說三年了,你已經成為他(陶陶)了。”這句話,讓陳龍非常感動。陶陶有很多缺點,也正因為這些缺點,陳龍才覺得他非常可愛,“因為他有缺點,他才真實,才能打動人。”陳龍說。
陳龍演活了陶陶。
每次試戲10個小時
2020年6月,陳龍接到《繁花》劇組演員統籌的電話,問他願意不願意去試戲,陳龍表示:非常願意。
第一次試戲,陳龍沒有見到王家衛,試完之後他就回家了,一個月也沒什麼消息,“那時候我也沒抱太大希望,是以是很放松的狀态去的。”一個月後,陳龍再次接到劇組電話,說導演覺得他還不錯,希望他再去試一次。
第二次試戲,陳龍見到了王家衛,他們聊了一會兒,王家衛問陳龍:願不願意試試陶陶這個角色?陳龍很早之前看過《繁花》的原著,當他得知王家衛想讓他出演陶陶,很震驚,“因為我覺得很少有導演會讓我試這樣的角色。”
後來,陳龍又先後經曆了兩次試戲,相隔的時間都很久,這讓陳龍一直很忐忑,但是每次試戲,都給陳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導演試戲非常認真,我們試戲搭的景跟實拍的景幾乎是差不多的,每次試戲都要10個小時,我覺得跟實拍沒什麼差別。”是以後來他也想開了,哪怕最後沒有被選上,自己也算是跟王家衛合作過了。最後到快開機前,才最終确定了陳龍出演陶陶。
陶陶在劇中鮮少有這樣幹淨整潔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比較邋遢。
“夜東京”吵架被王家衛第一次現場認可
劇中,陳龍飾演的陶陶大部分時間都泡在飯館“夜東京”,陶陶的發小阿寶(胡歌飾)是這家店的股東,玲子(馬伊琍飾)是這裡的老闆。平日裡,玲子、葛老師(陳慶國飾)、菱紅(papi醬飾)和陶陶組成了“夜東京小分隊”,每天聚在一起。陳龍最喜歡夜東京的戲份,這幾位演員都是上海人,講起上海話得心應手,在這樣的環境下,陳龍有時甚至都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工作,還是這就是自己的生活,“會有恍惚感的。”由于大家配合得好,“夜東京小分隊”在一起即興的戲份就很多,比如有一場四個人吵架的戲,好多台詞都是劇本裡沒有的,“因為大家的默契,又因為是說上海話,他們一吵,就激發了我的本能。”這場戲,大家排了無數遍,又拍了無數遍,最後剪出來的十幾分鐘,其實拍了好幾天。
這場戲其實主要是玲子和菱紅吵,葛老師在旁邊拱火,陶陶更是一路煽風點火,“拍完之後,導演第一次在現場給了我肯定。他說,陳龍,這場戲你演好了。”因為陶陶在這場重要的吵架戲份中,既沒有搶了主角的戲,又保住了自己的角色。
菱紅、葛老師和陶陶親如一家人。
陶陶覺得自己就是阿寶的後路
出道至今,陳龍演過非常多的正面角色,而且由于他濃眉大眼的外形特點,出演的大多是高大帥氣的角色。就連很多合作過的演員,在《繁花》劇組見到陳龍,都感慨第一次見到他這麼邋遢和油膩的造型。
陳龍說其實陶陶這樣的人物在他的世界裡并不陌生。上個世紀90年代初,陳龍正值十七八歲的年紀,“我的叔叔就是類似劇中的經曆,30多歲對未來非常憧憬,覺得處處充滿了機遇,他就把國企的工作辭掉,下海做生意了。”在陳龍的記憶中,叔叔的朋友中就有很多陶陶這樣的人物,好像也沒多大的理想,但是生活也過得挺好,總喜歡跟人吹牛和搭讪,到哪都混個面熟,身邊一群朋友吃吃喝喝,也不太愛回家。“那個年代陶陶蠻多的,比阿寶多。”陳龍笑着說。“開拍之前,王家衛導演讓我看原著時,除了看陶陶,把小毛也看一下。”小毛是原著中的一個男主角,劇版《繁花》中并沒有這個人物,但是陳龍覺得劇中的陶陶應該也暗含了小毛的一些特質。
陶陶經營海鮮攤。
劇中,陶陶和阿寶是一路走來關系最好的兄弟。故事的開始,就是阿寶拿着陶陶原本準備結婚用的3000塊錢,在股市中淘了第一桶金,而後阿寶變成了黃河路上的寶總,而陶陶還是原來的那個陶陶。當新京報記者問及陳龍,陶陶心中是否會有點嫉妒之心時,陳龍說:“我演的時候沒有這樣想過,每個人的好是不一樣的,阿寶的運勢放到陶陶身上,對他來說未必是件好事。”陳龍認為在陶陶的世界裡,他已經覺得自己非常舒服了,還有一個阿寶這樣的兄弟,可以到處講,“隻要阿寶不在,他覺得自己就是阿寶。”作為陶陶還有一個想法,就是覺得自己是給阿寶留條後路,他擔心這個兄弟萬一哪天不行了,還能有自己給他兜底。
【對話】
王家衛給每個角色都配了背景音樂
新京報:陶陶好幾次出場總會配《我是一隻小小鳥》的音樂,這是設計好的嗎?
陳龍:對,王家衛給每個人都配了背景音樂,陶陶的背景音樂就是這首歌。我們走戲的時候,王家衛就會在旁邊放準備好的音樂。
新京報:劇裡,陶陶和阿寶經常會一起把大衣的領子豎起來,這個動作是怎麼設計的?
陳龍:這是導演設計的,他覺得我和阿寶從小一起長大,肯定有個标志性的動作,是兩個人的默契,可能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彼此就能感受到。我們想了很多,最後一起決定用這個動作,感覺有點耍帥,但是又有點心酸。
新京報:除了夜東京之外,印象最深的一場戲是哪場,為什麼?
陳龍:有一場戲,讓我印象非常深。就是汪小姐(唐嫣飾)約阿寶去排骨年糕店,如果他去了就是選擇了汪小姐,但是阿寶一直在陶陶的海鮮攤上喝酒,最終也沒有去找汪小姐。拍這場戲的時候,我和胡歌都不知道這場戲對應的發生了什麼。導演跟胡歌說:你怎麼開心怎麼演,你一定要開懷大笑。然後在海鮮攤位上,我和老婆芳妹兩人又打又鬧,後來又劃拳喝酒,怎麼熱鬧怎麼來,最終看到成片時,我才意識到導演的用意,最後剪出來,阿寶在那哈哈大笑對比着汪小姐一個人的落寞,以及阿寶表面的熱鬧和内心的孤獨,那場戲我看的時候落淚了。
新京報記者 張坤玉
編輯 佟娜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