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孤獨症兒童訓練案例分享:不愛吃飯的小小

武漢孤獨症定點康複機構-心之初特殊教育學校:小小,男孩,年齡4歲,喜歡玩球,剛到機構時能仿說3~5個字的句子,有一些簡單的認知,比較活潑好動,家裡和爸媽以及爺爺一起生活。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康複訓練後,小小有了很大的進步,可以回答一些常見的疑問句,會提出一些基本要求,能認識常見事物,可以獨立地命名,知道常見物品的功能、類别、特征、屬性等,上課配合度極高,學習狀态良好。而不愛吃飯這件事,是通過小小爸發給我的一段視訊引出來的,這則視訊的标題是“小小不愛吃飯”。

孤獨症兒童訓練案例分享:不愛吃飯的小小

視訊中的場景是小小家,客廳與飯廳是相通的,客廳裡到處都是小小的玩具,大到蹦床,小到玩具汽車……

在視訊中,小小卻并沒有安穩地坐在椅子上,而是在飯廳和客廳之間來回跑,動動這個,弄弄那個。小小媽端着碗在身後跟着,不斷地誘哄:“寶貝,吃飯啦,是你最愛吃的粥,快吃一口,等等。”小小在玩的時候偶爾會看媽媽一眼,想吃了就湊過來吃一口,可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對媽媽不理不睬,有時候媽媽生氣了,把他強制拉到飯桌前,可小小吃了兩口,又跑了,媽媽就繼續端着飯碗去追。将近20分鐘的視訊,反反複複全都是媽媽和小小的吃飯大戰,中途還有一次差點把碗打翻了,即使這樣,小小也沒有吃進去多少。

孤獨症兒童訓練案例分享:不愛吃飯的小小

第二天,小小的爸爸帶小小來上課,我還沒來得及提起這個問題,小小爸爸便主動問我:“李老師,您看到我發給您的視訊了嗎?”可見小小爸爸對小小吃飯問題很是頭疼,也很着急。

我說:“我看過了,但隻有一段視訊,并不能直接分析出小小不愛吃飯的具體原因,是以還是需要您再說一些具體的細節。”

于是,小小爸爸就跟我詳細說了小小在家中存在吃飯困難的問題:“他特别不願意坐在飯桌上吃飯,如果有他喜歡的玩具才可以坐下,坐下後也不會自己吃,就是以玩玩具為主,喂到嘴邊的飯也不一定就會吃,如果不給玩具就不願坐下,經常四處亂跑,媽媽怕他餓着,是以媽媽端着碗四處追着喂,就是視訊中媽媽呈現的狀态了。”

孤獨症兒童訓練案例分享:不愛吃飯的小小

我問他:“那如果小小不吃飯,會餓肚子嗎?”

小小爸爸說:“不會,他如果不好好吃飯,我們怕他餓着,經常會給他吃一點零食,喝牛奶。”

對此,我給了他一點建議:“吃飯其實是很多孩子都存在的問題,抛開導緻他不吃飯的生理因素,剩下的多是家庭帶養方式出了問題。”小小爸爸并不能了解我說的意思,然後我同他進行了下一步的分析。

“小小吃飯的環境裡有太多他喜歡的物品,對他的幹擾太大,而且不好好吃飯,反而會得到喜歡的零食,是以他才不會安穩地坐下吃飯。”

小小爸爸聽過我的話之後了解了我所說的帶養方式問題,并表示了贊同,然後問我:“那以後不給他吃零食,他就會好好吃飯了嗎?”

我搖搖頭:“停掉小小的零食并不會讓他可以坐下來安穩地吃飯,如果想讓他有一個良好的用餐習慣,首先要從他的用餐環境入手。”然後我提出了初步的要求:首先要先将飯桌周圍的環境進行徹底的整理,将小小的玩具跟飯桌隔離開,同時在小小吃飯前将玩具收回去,等小小吃過飯之後才給他,即使小小不願意吃飯,也需要坐在飯桌上,直到家人一起吃完飯才可以離開,先建立他良好的用餐禮儀;其次,即使他不吃飯,也不給他吃任何零食,尤其在吃飯前1個小時,不給他任何零食以及可以飽腹的奶制品,即使小小吃得很少,也不在飯後給他吃任何零食,但由于小小正處于長身體階段,無法長時間使用饑餓法,是以在小小表現出饑餓後,可以再為他提供一次坐在飯桌上吃飯的機會。

孤獨症兒童訓練案例分享:不愛吃飯的小小

小小爸爸聽了我的建議後,欣然接受,并且表示回家後會按照我的要求去做,過了1周,小小爸爸再一次發了視訊給我。這次,視訊的名稱依舊是“小小不愛吃飯”。我有些驚訝,難道我的建議沒有用嗎?然後,我打開了視訊。

視訊中,場景依舊是小小家,原本滿地的玩具已經不見了,小小正安穩地坐在飯桌旁邊的兒童椅上,面前放着一副兒童餐具,碗裡面是面條,小小正在用筷子挑着面條吃……

那為什麼還是“不愛吃飯”這個标題呢?看完視訊,我便明白了,原來小小使用筷子的手勢不太标準,小小媽媽便不時地去擺弄小小的手,讓他保持正确的手勢,結果這個手勢小小運用得并不順利,半天吃不到,最後直接将筷子扔下了,坐在椅子上亂動,掙紮着要跳下去,于是,視訊定格在小小媽媽把小小按在椅子上的畫面。

孤獨症兒童訓練案例分享:不愛吃飯的小小

第二天,小小爸爸又過來找我。這次,沒等他開口,我先問了他一個問題:“小小是什麼時候開始學習用筷子吃飯的?”小小爸爸沒料到我會問他這個問題,但還是回答了我:“大概兩個月了。”

然後我抓到了問題的關鍵:小小剛開始學會使用筷子,對筷子的使用還不是特别熟練,缺乏泛化練習,小小媽媽在吃飯時總是糾正他用筷子的手勢,長時間下來,小小的自信心受到打擊,就不太願意吃飯了。于是我建議小小爸爸:“在小小吃飯時,盡量不要去幹擾他,先不管他的姿勢,把使用筷子和勺子等一些用餐禮儀作為學習項目進行練習。”小小爸爸同意了。我在課上也會有意地加入一些簡單的手指遊戲,對小小的手指靈活性進行一些練習。

孤獨症兒童訓練案例分享:不愛吃飯的小小

過了1周,我再對小小不愛吃飯的問題進行了回訪,小小爸爸很高興地跟我說:“小小現在已經改善了很多,基本可以在吃飯的時間安穩坐在飯桌上吃飯,而且能自己吃,但有時候仍然會因為飯菜不合口味而挑食。”

對此,我給小小爸爸的建議是:“在給小小建立良好的用餐習慣時,先從他喜歡的食物入手,慢慢地再加入他不喜歡的食物,并且不能要求他必須吃掉,避免給他造成太大的壓力。”

小小爸爸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議。1個月之後,小小爸爸再次給我發了一段視訊,視訊的名字是“小小愛吃飯”。視訊中,小小吃飯特别認真,原本稍顯别扭的手勢也有所改進。直到現在,小小已經可以很好地吃飯了,原本偏輕的體重也有所增加。

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的帶養方式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不是無解的,隻要及時與老師溝通,并且按照老師的建議進行改正,孩子的進步就會很大。

孤獨症兒童訓練案例分享:不愛吃飯的小小

點評

提到與孩子有關的話題時,總是能引發我們的各種思考,而“孩子不好好吃飯”這一狀況貌似成了許多家長的困擾。本文講述的就是老師通過家長的回報以及視訊記錄,開始為小小的家長支招。老師提出的建議全面而細緻,從吃飯環境的設定到家庭帶養方式的改良。從“填飽肚子”的基本生理需求到“良好的用餐習慣養成”,随着這一步步的引導,小小也實作了從“不愛吃飯”到“愛吃飯”的轉變。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發現,除了孩子自身不配合的問題,更多的是我們作為家長引導方式的不當,比如在小小已經開始專心飲食後被媽媽反複糾正握筷子的姿勢,以至于孩子滿滿的挫敗感而不願再去“好好吃飯”。其實,不隻是孩子吃飯的問題,其他方面我們也可以從這一案例中得到啟示。

以上由武漢市孤獨症定點康複機構:心之初特殊教育學校為您分享

參考文獻:孤獨症兒童訓練個案集-賈美香.魏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