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處高架建完,莫迪打起高鐵主意,翻身籌碼,偏選了中國最擅長的

作者:劍哥的思政課

眼看大選即将來臨,印度總理莫迪開始多方面着手,炒作自己在執政期間的功績了,而其中一項,就押在了高鐵建設上面,試圖以此來重振印度國内以及國際社會對印度基礎設施建設的信心。

5處高架建完,莫迪打起高鐵主意,翻身籌碼,偏選了中國最擅長的

(印度總理莫迪)

近段時間,印度媒體的焦點,不約而同地聚焦在了和高鐵有關的項目上。比如說去年11月底,印度鐵道部部長曬出視訊,畫面顯示印度國内的五個高架橋已經完工;一個月後,印方又曬出一張圖檔,是一個男子推着自行車在鐵軌當中行進,目光深情注視鐵軌。前兩日,印度方面又表示,孟買—艾哈邁達巴德高鐵項目勢頭強勁。

其實這個項目,是2017年由莫迪和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共同啟動的,旨在把印度最大的城市孟買和古吉拉特邦的重要城市艾哈邁達巴德連接配接起來,并為印度引入日本的高鐵技術。按照原計劃,這個項目在2023年的時候就完工了,但是由于土地征用、财政預算以及技術和施工挑戰等問題,項目不斷被推遲。

日前,印度方面表示,國家高速鐵路有限公司當下已經完成了對該項目所需1389.49公頃土地100%的收購,接下來将開始在不同區域開展不同階段的建設工作。最終目标是到2026年,讓連接配接古吉拉特邦南部蘇拉特和比利莫拉的高鐵第一階段投入營運。

事實上,印度方面之是以開始強調高鐵建設,主要是為了重振印度國内以及國際社會對印度基礎設施建設的信心,讓所謂的“印度基建”,能在國際社會上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5處高架建完,莫迪打起高鐵主意,翻身籌碼,偏選了中國最擅長的

(印度男子在鐵軌上行進)

從上任的第二年起,莫迪政府就開始在打造印度高鐵項目上花心思了。2015年提出的“鑽石四邊形”計劃當中,就準備通過高鐵,把印度的四個主要城市連接配接起來了;之後2019年年底,莫迪又推出了一份“國家基礎設施管道”計劃,稱會在鐵路建設上投資13.68萬億盧比;2021年,莫迪又宣布投資100萬億盧比,來推動大型基建項目進行。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計劃從未停止。

然而實際效果呢,卻不太理想。

我們也都清楚,不管是鐵路建設還是橋梁建設,印度也都是比較出名的,但是出名的方式别具一格。火車脫軌事故是時有發生,國内的各種大橋,更是被調侃稱是用速溶奶粉蓋的。是以,對于印度基建,國際社會都是“聞風喪膽”。

作為一個夢想成為“世界強國”的國度,莫迪自然不願印度被貼上這樣的标簽,是以高鐵作為現代化國家必備的項目,若能建好的話,必定能引領印度擺脫困境。

但在整個國際社會上,說起基建或是高鐵建設來,大家想到的,第一個就是中國了,也就是說,印度想用的翻身籌碼,偏偏選了中國最擅長的。是以,想要實作這一目标,對于印度來說并不是一件簡單事兒。

5處高架建完,莫迪打起高鐵主意,翻身籌碼,偏選了中國最擅長的

(印度火車脫軌事件時有發生)

就目前來看,印度在高鐵建設上,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技術積累不足是印度在高鐵建設上的一個重大難點。中國在高鐵建設上擁有多年的經驗與技術沉澱,無論是規模還是速度,都領先世界。而印度雖然有着悠久的鐵路建設曆史,但在高鐵領域的技術研發和實踐經驗都相對較少。

其次,資金投入對于印度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高鐵項目是耗資巨大的,需要龐大的前期投入和持續的資金支援。據印度方面統計,未來十五年裡,印度至少得再投資8400億美元,才能實作自己的基礎設施發展目标。但是在這種背景下,印度的财政狀況卻是捉襟見肘。

第三,基礎設施建設環節的複雜性,對于印度也是大問題。比如說地形、地質條件多變,加之土地征用、環境保護等問題,都會給高鐵建設帶來額外挑戰。而印度國内又存在各種複雜的行政審批流程和多層次的政府結構,這便導緻了項目推進異常緩慢。

此外,印度在供應鍊管理、項目管理和施工效率方面也需要進一步提升。在中國,高鐵項目通常能夠快速完成,得益于優秀的供應鍊整合能力和高效的工程團隊。但印度在這方面還需學習和改進。

最後,人才和教育訓練也是印度高鐵建設亟需加強的領域。高鐵技術複雜,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和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中國在這一領域是擁有廣泛的人才培養體系的,而印度則還需加大在人才培養和技術交流方面的投入。

5處高架建完,莫迪打起高鐵主意,翻身籌碼,偏選了中國最擅長的

(印度“半高鐵”營運後發生事故)

總之,盡管莫迪政府已經将高鐵的發展當成了國家的優先戰略,但要真正追趕上中國目前的高鐵建設水準,印度還需進行長期的努力,等到這些難關都攻克後,印度的“高鐵夢”才有望逐漸變為現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