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脆皮。
2024年剛過去兩天,第一個頂流,就已經出現。
那就是哈爾濱。
元旦小長假,整個熱搜都快被哈爾濱刷屏了。
現在的哈爾濱火到了什麼程度呢?
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氣裡,機場、高鐵站,人頭攢動,寸步難行。
場面堪比春運,很多人詫異不已:
“這是南方人來北伐了嗎?”
城裡的各大洗浴中心,擠滿了來體驗搓澡文化的遊客們。
大廳裡的行李箱堆得滿滿當當。
每一個南方寶寶都力争為“南泥北運”做出自己的貢獻。
早市和菜市場就更别提了。
熱氣騰騰的煙火氣,讓一波又一波的遊客流連忘返。
知名景點冰雪大世界,開園三小時就湧入了4萬遊客。
假期第一天就因為爆滿而不得不停售門票。
要知道,它的占地面積,足足有81萬平方米,比故宮還大啊。
據旅遊平台大資料顯示,今年冬天,哈爾濱熱度環比暴漲300%。
元旦三天,目的地為哈爾濱的元旦假期訂單量,同比增長631%。
冰雪大世界跻身全國熱門景點前三位。
酒店預訂量激增,暴漲17倍。
這潑天的富貴,給黑龍江都“整不會了。”
當地多家媒體釋出緻謝信,感謝遊客們的包容和喜愛。
我們不禁好奇,這天寒地凍的,哈爾濱到底有什麼魅力?
這潑天的流量,怎麼就砸到了哈爾濱的頭上?
2
哈爾濱的火,起源于一個字:雪。
就像内陸的人,總向往大海。
常住海邊的人,渴望巍峨高山。
坐落在中國最北端省份的哈爾濱,一到冬日銀裝素裹的樣子。
讓無數南方遊客心馳神往,為之着迷。
各種造型奇異的冰雕,更是它作為“冰城”獨有的浪漫。
這個冬天,我們有更适合中國寶寶體質的迪士尼。
但哈爾濱的火,又不僅僅是因為雪。
美景隻能吸引遊客,但真正能留下别人的,永遠是火熱的人心。
因為哈爾濱,我們才知道。
原來,有一種寵溺,叫東北人眼裡的“南方小洋芋”。
從政府,到市民,每一個細節,都把遊客們寵到了骨子裡。
南方寶寶想體驗冰雪浪漫。
哈爾濱僅僅用了30天,就打造出了美輪美奂的冰雪王國。
近零下30度的天氣,勞工們淩晨4點就已經開工。
這還不夠。
為了遊客們能拍出美美的照片,哈爾濱甚至在中心景區裡安排上了熱氣球。
不是土耳其去不起,而是哈爾濱更有成本效益啊。
馬路上,怕遊客們凍着,搭起了暖房供大家避寒。
遊客說想拍索菲亞大教堂的絕美夜景。
它連人工月亮都給你安排上了。
本地網友感歎:咱親媽為了來串門的孩子真是下了血本啊。
哈爾濱文旅局更是殺瘋了。
想玩雪?
可以,沒有夜生活的東北人,為了小洋芋們把冰雪大世界都延了時。
企鵝都得排隊上班。
不懂就問,下一個出來迎客的,是不是就輪到東北虎了?
想打卡?
行,它能給你變出來一隻飛馬。
能在市中心給你擺上一支交響樂團。
想體驗民俗特色?
沒問題,文旅局一個電話打到大興安嶺,鄂溫克族的家裡:
“老哥啊,是時候讓你出場了!”
于是,隐居在森林裡的鄂溫克人,牽着馴鹿就來到了中央大街
網友們大為震撼:我勒個豆,上一個能把它們從山裡掏出來的,還是乾隆!
連土生土長的東北人,都沒見過這個場面。
隻在書裡見到過的原始民族,馴鹿,薩滿,竟然還能親眼見到。
這下不少本地人都“傷心了”。
心情就像是“看着爹媽有了二胎”,感覺自己受到了家庭冷暴力。
又是暖房又是馴鹿,“爾濱,你讓我們自家人感到陌生”!
見過讨好型人格,還沒見過讨好型市格的。
飛馬、氣墊船,是我們想象力的天花闆,卻不是哈爾濱的極限。
現在的哈爾濱就像一隻開屏的孔雀,不知道咋“顯擺”好了。
恨不得把全部家底拿出來給小洋芋們看。
隻要你要,隻要他有。
3
不僅僅是政府給力,向來熱情好客的哈爾濱人們,也是上下一心。
一個個把遊客們寵上了天。
粗犷的東北大哥,為了照顧好南方小洋芋秒變“夾子音。”
别的城市是乘客您已到達目的地。
到了哈爾濱,司機們輕聲細語:“公主請下車。”
本該休息的假期,市民們卻都在家裡坐不住了。
知道人多打車難,開着自己的私家車免費出門拉客。
不但熱情地給遊客們安利好玩的地方。
連說話聲音都不敢太大:“我們平時比較豪邁,怕吓着你們。”
别看咱們東北人平時大大咧咧慣了。
那要是真體貼起來,所有人都得甘拜下風。
機場負責運輸行李的大哥們,就沒見他們那麼溫柔過。
輕拿輕放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手裡拿的是雞蛋呢。
出門前,熱心的服務員貼心地給小洋芋拉上羽絨服的拉鍊。
生怕遊客們被風吹着。
天冷路滑,連下樓梯的時候,都要大姨們親手攙扶。
有遊客隻是好奇地問了一句:師傅你們這索菲亞教堂關燈挺早啊。
司機大哥立馬拿起電話打了市民熱線。
“喂,我想問咱們教堂那燈不能再晚點關嗎?”
從業人員也耐心極了。
“您說的這個問題已經有很多市民反應過了,我們正在解決呢!”
連當地的小吃凍梨,都被細緻地切成了小塊才能上桌。
要知道,這玩意東北人自己都是抱着啃的。
城市裡寒風刺骨,但每一個南方遊客的心裡,都暖呼呼的。
原來,東北人的豪爽幽默,并不是隻出現在趙本山的獨幕喜劇裡。
天寒地凍,卻冰封不了他們的暖意。
雪蓋冰封,卻吹不滅他們火熱的心。
這裡的冬天凜冽刺骨,而生長在這裡的人大多熱血難涼。
哈爾濱的美不止在于這北國風光,萬裡雪飄。
還在于這零下20度裡的人間煙火氣。
人們那熱情的目光,卻比那美景更加閃耀。
4
看到如今的哈爾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熟悉的感覺。
我們情不自禁地就會聯想到另一個城市。
淄博。
一個,是很多人曾經都沒聽說過的四線小城。
一個,是人口流失嚴重,被地域黑慣了的東北老牌工業城市,
從先天條件來看,這爆火的風怎麼吹應該都吹不到它們身上。
可為什麼,偏偏是它們出了圈?
答案無非兩個字:真誠。
哈爾濱的火,和淄博異曲同工。
這是一種價值觀的勝利:
那就是真心做人,用心做事的人,遲早會被看見。
很多人說他們的火,都是炒作,隻是會營銷罷了。
可仔細想想,淄博火了大半年了,為什麼再沒人能複刻出它的成功?
元旦假期那麼大的人流量,為什麼隻有哈爾濱能把人留住?
因為在這熙熙皆為利來的世間裡,真心比寶物難尋。
什麼花裡胡哨的活動,其實都是錦上添花。
真正能打動人的,就是最簡單的一句話:
誠心誠意幫人,推心置腹待人。
咱們中國的老百姓,始終信奉着一種最樸素的觀點:
好人要有好報。
别人把你當自己人,咱們也不能含糊。
别人全心全意地對你好,咱們就必須要有所回報。
都說人心險惡,風刀霜劍,可我們還會願意用真心換真心。
是以哈爾濱能抓住這波流量,還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不是哈爾濱太好了,而是像哈爾濱這樣恨不得把心都剖給我們看的實在太少了。
你把大家放在心底,大家就把你高高捧起。
不必有什麼豪言壯語。
也不用有多麼驚人的美景。
隻要真誠善良,所有的付出,上天都有衡量。
就算有一天熱度終将過去,但它們的名字卻已經牢牢留在了我們心裡。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初心不改,方得始終。
那些渾水摸魚、見縫插針的,終究會被時代淘汰。
做好人,行好事,才是亘古不變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