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世民兒子李恪真的很強嗎?為何千百年來,後人一直很懷念他?

李恪一切都好,他争不過李治,最後當不上皇帝,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并非李世民嫡子,而且母族“弘農楊氏”的力量不夠強,但抛開出身和背景來說,李恪的确很像李世民,比李承乾、李泰都像。

李世民兒子李恪真的很強嗎?為何千百年來,後人一直很懷念他?

李世民兒子李恪真的很強嗎?為何千百年來,後人一直很懷念他?

吳王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太宗很喜歡這個兒子,而李恪也表現的很優秀,太子李承乾被廢後,改立晉王李治為太子。但太宗對李治過于仁弱的性格較為擔憂,反而鐘情于李恪,最後在長孫無忌的堅持下才打消了易儲的念頭。李恪後來卷入房遺愛案,被長孫無忌誣告謀反,被谥殺,成為初唐時期最大的一樁政治冤案。

李世民兒子李恪真的很強嗎?為何千百年來,後人一直很懷念他?

李世民之子李恪千載以來能夠赢得人們的同情和感慨,并非他做出了什麼了不起的豐功偉績,而是人們在讀史時,看到俊美良才卻無用武之地和美好人物被毀滅時的一種惋惜和悲涼之心。這種對曆史人物的悲劇命運寄托的憐憫不忍情感也是人類一種比較高尚的感情,畢竟魯迅先生曾說過,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李世民兒子李恪真的很強嗎?為何千百年來,後人一直很懷念他?

其一,李恪被李世民着重強調。當時李承乾和李泰争奪儲位,李世民對兩個兒子都不滿意,于是想傳位給李恪,說李恪“英果類我”。

其二,李恪被長孫無忌有意打擊。李治當了皇帝以後,長孫無疑十分提防李恪。後來,他利用房遺愛造反一案,污蔑李恪參與了造反,因而害死李恪。如果長孫無忌不提防李恪,不覺得李恪對他和對李治是一個威脅,他也用不着害死李恪。

其三,李顯上台以後就立刻給李恪平反。之是以給李恪平反,顯然是很同情李恪的遭遇,覺得李恪受到了委屈。

其四,南唐認李恪為祖先。本來李恪是被賜死的,南唐的大臣們都覺得認一個被賜死的人為祖先不吉利。不過南唐皇帝卻認為李恪作為吳王,給南唐帶來了很大的福蔭,是以對他相當認可。

李世民兒子李恪真的很強嗎?為何千百年來,後人一直很懷念他?

李恪由于繼承了楊廣的聰慧和李世明的英明神武,各方面都是深的李世民的喜歡,曾經也是被李世民确定為了皇位繼承人之一。

李世民和原配夫人長孫皇後的三個兒子自然是嫡系兒子,自然成為了第一序列的皇位繼承人。嫡系兒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就是皇位的第一繼承人。李恪作為庶出最有作為的皇子也出現在了繼承人的行列之中。

當時李承乾作為嫡長子很小的時候就被确定為皇位繼承人,長大後他受到了弟弟李泰及其周圍人的攻擊,常常被打小報告,漸漸引起了李世民的不滿。李承乾從小受到儲君培養,對這種局面漸漸失去耐心,最終惡向膽邊來,想起了父親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登上皇位的手段,于是企圖發動政變殺死李泰,逼迫李世民退位,結果可想而知被李世民粉碎了他的陰謀。兄弟倆一同遭到了處理,被貶為庶人,流放到偏遠地帶,抑郁而終。

李世民兒子李恪真的很強嗎?為何千百年來,後人一直很懷念他?

作為之後唯一的嫡系兒子李治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但是李治身體比較差,也無心從政。

這時候嫡系兒子繼承皇位的希望落空了。

吳王李恪走進了朝廷的視野,李恪從小受到楊妃的良好教育,知道分寸、進退有度,很是受到李世民的喜愛。原本最有希望繼承大統。

李世民兒子李恪真的很強嗎?為何千百年來,後人一直很懷念他?

這時候出現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代表着自南北朝以來影響力無限大的關隴集團在唐朝的代言人、亦是長孫皇後的哥哥、淩煙功臣閣排名第一、李世民的大舅哥長孫無忌,這個人能量無限大,他不但力主立自己的外甥為皇帝繼承人,還不斷帶着他的團隊施壓李世民,最終李世民考慮到朝堂之上關隴集團勢力頗大,為了穩定朝堂,最終立李治為太子。

李世民駕崩後李治登基,被稱為唐高宗,李治其實也是一個有才能的人,他上太後先是一切唯長孫無忌馬首是瞻。在此期間長孫無忌大權獨攬,制造了不少冤案并牽連李恪,最終将李恪處死。李恪登基後接回了他喜歡的前皇帝李世民的才人武曌,在為了武曌的身份地位上他開始了和關隴集團的鬥争,最終在武曌的輔佐下鬥到了長孫無忌,将長孫無忌流放。

但是英明神武的吳王李恪卻成為了犧牲品,被長孫無忌殺害。到了神龍二年也就是707年,唐中宗李顯恢複了吳王李恪的封号爵位。

李世民兒子李恪真的很強嗎?為何千百年來,後人一直很懷念他?

李恪之是以被懷念,是因為死的冤。因為他根本沒有造反的心思和行動,但長孫無忌看他不順眼,就把他殺掉了。而不是因為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