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迅雷:A股全面牛市不太現實,緊扣這個主線

李迅雷:A股全面牛市不太現實,緊扣這個主線

核心觀點:

1、2024年總體來看是機會大于風險。财政政策會适度加力,可能比2023年大。貨币政策上降準跟降息都有空間,但降準的空間會更大,降息空間相對不太大。

2、作為拉動經濟的主要動力,房地産地位依然存在,房地産行業改善、穩定的空間會很大,關鍵在于政策要全國一盤棋,不能夠各自為政。

3、2024年人民币還是一個相對強勢的貨币,人民币的國際地位能夠進一步得到提高,但是不要期望人民币會對美元大幅度升值。

4、2024年債市應該還有機會,但是空間跟2023年比會小。

5、A股市場期望全面牛市是不太現實的,還是要緊扣科技發展、自主創新、産業轉型更新這個大主線。

1月8日,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澎湃财經—首席連線2024跨年展望節目中,就2024中國宏觀經濟和投資思路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李迅雷:A股全面牛市不太現實,緊扣這個主線

李迅雷,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是最早從事國内證券市場研究的人士之一,在業内頗具影響力。

2004年被世界金融實驗室、《世界經理人周刊》評為“中國最具聲望的100位證券分析師”,也曾獲得《新财富》首屆“傑出研究領袖”、“年度最佳首席經濟學家”等榮譽。

2024年機會大于風險

問:國内宏觀經濟2024年将作何走勢?今年中國經濟的主題又是什麼?

李迅雷:2024年我們還是面臨着一些困難。比如部分行業還存在一定風險,外部環境波動可能會更大。這些都給我們2024年的經濟發展帶來一些影響。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舉措還是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并不片面的追求高增長,不為了完成任務而去完成任務,是以财政政策這個提法叫适度加力。

适度加力,就意味着可能更加注重效率,包括貨币政策也不例外,貨币政策提法是精準有效,而過去的提法是精準有力。

說明我們要更加注重效率,不搞大水滿貫,這就是宏觀政策上面做了一些微調,大的方向還是沒有變。

同時還要把擴大内需和供給結構性改革統籌考慮,互相促進,又在化解風險上也提了很多要求。是以2024年總體來看是機會與風險并存,機會大于風險。

剛剛開年,政策的落實和推進,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總體來講,2024年有信心能夠實作高品質增長。

貨币降息空間不大,主要看财政

問:2024年的貨币和财政政策會更加寬松和積極嗎?

李迅雷 :我覺得應該是會更加寬松,更加積極。

财政政策會适度加力。适度加力并不等于壓力幅度要比2023年小,可能會比2023年大。

2024年,财政支援的力度不會主要展現在投資方面,而會展現在消費這一關。

至于财政赤字率,名義的财政赤字率即使不那麼顯著提升,2024年應該也會在3%以上,但是廣義财政赤字率應該會比2023年會更高一些。

貨币政策上降準跟降息都有空間,但降準的空間會更大。

而降息空間相對不太大。因為在這一輪全球的通脹中,我們是降息,美聯儲、歐盟、日本都是加息,随着通脹的回落,他們的降息空間更大。

另外一方面,降息的幅度也受制于銀行的盈利模式。大陸銀行主要的收入來源是息差收入,如果利率降的過低,息差收入就會減少。

是以貨币政策降準降息空間都會有,但是主要還是注重于看财政政策,因為财政政策它更有結構性,空間也會更大一些。

房地産未來還有發展空間

問:接下來中國房地産發展空間在哪裡?

李迅雷:任何一個國家都應該接受這個現實,房地産的依賴度一定要降下來。中國現在經濟要轉型,也是因為現在房地産投資從過去正貢獻變成負貢獻。

當然不能說房地産現在是負貢獻就放棄房地産,這不太現實。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反複強調要先立後破。

如果要有新的東西來替代房地産,或者有新的東西替代傳統産業,必須先把産業,行業做大,然後再慢慢替代傳統産業和房地産。

現在還沒有新的動能能夠完全替代房地産,是以要保持房地産的穩定,不能讓它出現大的滑坡。目前出台了比較多的政策來實作這樣的房價、定價的預期目标。

房地産在今後還是有空間的,比如現在有三億新市民,有購房的剛需。另外房地産已經有二十多年的上升周期了,2000年年初的房子也進入更新改造階段,改善性需求比較大。

房地産作為拉動經濟的主要動力,地位依然存在。

當然需要有配套工作,政策怎麼更加合理,怎麼能夠做到更加精準。比如戶口的落戶,能不能進一步的放松?

現在首套房、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也都下降了,利率也下降了,但還是不夠,尤其對新市民的購房怎麼去解決?

是以房地産行業改善、穩定的空間會很大。關鍵在于政策要全國一盤棋,不能夠各自為政。

人民币保持強勢但不會大幅升值

主持人:目前海外流動性似乎迎來了轉折點,對海外變化影響大陸經濟運作有何預期?

李迅雷:從歐美的形勢來看,目前通脹率已經顯示出回落,那麼過去通過财政大量投入,搞赤字财政來刺激經濟,刺激消費也要告一段落。

2024年可能海外需求會有所回落。随着通脹的回落,美聯儲也應該進入到降息周期。

美聯儲進入到降息周期之後,美元指數也會繼續回落,那麼對于人民币匯率的穩定相對有利。

當然中國未來出口在全球的份額很難再提升了,這個可能對外匯存底帶來相對不利影響。是以也不能認為隻要美聯儲降息,人民币一定會大幅升值。

人民币長期來看,它比起所有新興市場,包括俄羅斯、印度、巴西等是最穩定的,基本上可以跟發達國家的貨币相比對。

但也應考慮到,比如出口在全球份額的下降是一個不利現象,它跟我們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有關,比如南韓、日本的出口也出現下降,他們的外資也出現了淨流出,同樣會對他們貨币帶來沖擊,是以應該更加客觀的看待未來人民币走勢。

我的觀點是人民币還是一個相對強勢的貨币,人民币的國際地位能夠進一步得到提高,但是不要期望人民币會對美元大幅度升值。

A股投資緊扣這條大主線

問: 2024年更看好哪些大類資産?具體到A股最看好哪些投資主線?

李迅雷:首先來看債券市場,這兩年表現還是比較好的。主要因為利率水準處在一個相對低的位置,而且在全球都在加息的大背景下,我們是降息。

2024年債市應該還有機會,但是空間跟2023年比會小。我們利率應該還是會有穩中趨降的趨勢,但是空間不會更好。

A股市場已經經曆了三年調整,估值水準處在曆史的低位,從道理上講,有均值回歸的機會。因為連續三年下跌,尤其2022、2023跌幅相對比較大。那這應該有一個回歸。

此外政策層面也給予明确支援,比如提出要提振投資的信心或資本市場。2024年我們建國75周年,那麼大家的預期也有希望能轉強。還有 2024年會召開舉世矚目的三中全會,為未來的發展确定大方向大目标,對市場人氣提升也是有利的。

不過, A股市場期望全面牛市是不太現實的。即便是大家所羨慕的美國股市,如果仔細分析一下,美國2022到2023這兩年的指數基本沒有上漲。但是什麼在漲呢?科技在漲。

是以中國也一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了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

是以從資産配置來講,還是要緊扣科技發展、自主創新、産業轉型更新這個大主線。

全球來講,我們可能正在經曆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就是進入到AI時代。哪些企業會成為龍頭?哪些企業能夠成為未來的巨無霸?這方面應該有更多的關注。

此外,中國經濟要從過去的投資拉動向消費拉動轉型,從過去注重于生産到以後更注重于服務轉型。

是以服務業在我們人口老齡化加速的大背景之下,哪些服務業會出現爆發式的增長還是值得期待的。

第三個方面,要看一些改革,比如說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關于國企改革、财稅改革,這些改革舉措對相關行業,相關的公司會不會帶來一定的正向激勵。

比如去年年初提出的中特估,那麼在這方面,到底有哪些公司被低估了,我們通過發現價值,也會透過這些改革來推進它的價值創造。在這個過程當中,會發現哪些企業可能會崛起。

2024年這些風險不容忽視

問:2024年國内宏觀經濟的運作将面臨哪些擾動?投資者應該特别防範和注意哪些不确定性因素?

李迅雷: 2024年機會與風險并存,風險也不容忽視。

我們經濟現在的主要問題,還是在于結構性。比如說部分行業的産能過剩,産能過剩就是因為投資的擴張過快,消費增長相對緩慢。

在居民部門,存在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而在居民部門内部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收入差距問題,這個對消費也是不利的。

此外大陸居民部門的存款額在全世界基本上是最高的,這部分的錢如果不出來,房地産和A股市場怎麼能夠活躍?

另外還存在一個結構問題,房地産在下行過程中,它的調整什麼時候能到位,恐怕大家也不要太樂觀。比如說它會出現階段性的黃金回穩,但是趨勢還是向下。

那這會不會在2024年再引發一些突發性事件,這也是值得關注的。

比如說一些重要金融機構,它的問題主要是資産品質問題,他把錢借給了房地産企業,借給了地方政府,那萬一出現了違約,可能會引發金融機構的風險事件和突發事件,進而又進一步影響到投資者預期轉弱。

再從國際環境來講,今年基本上是大選之年。美國要大選,俄羅斯要大選,好多國家今年都要大選。這會對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外交和經貿合作帶來哪些問題,哪些風險,也是要關注的。

是以總體來講,大家在去抓機會的同時,也要注重防範風險。

來源:投資作業本Pro 作者 張書鵬 王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