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民黨的自我毀滅之路(八):貶值2490倍!餓虎噬人般的通貨膨脹

每段曆史都是當代史,我們關注曆史首先是為了未來。

關注頭條@不負人生優雅,為您講述别開生面的曆史軍事故事。

前言

曆史上的1948年8月,瀕臨崩潰的國民黨政權在上海開始了金圓券改革,僅僅3個月的時間,國民黨政權的經濟全面崩潰,剩餘的軍隊被迫退到了長江邊上;2個月後,蔣介石被迫辭去了國民政府總統的職位。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存在時間,正式開啟了倒計時。

國民黨的自我毀滅之路(八):貶值2490倍!餓虎噬人般的通貨膨脹

許多人把國民黨的失敗歸罪于金圓券改革,這其實是倒置了因果關系——1948年金圓券改革的失敗,并非其經濟崩潰的原因,隻能算得上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這一持續惡化、衰敗的過程,從抗戰全面爆發就已經開始了,最終導緻了國民黨政府和軍隊的全面衰弱,其中原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失控的通貨膨脹。

随着國民政府貶值貨币在全國的流通,就像毒素在血管中蔓延到全身一樣,讓這個政權的所有構成部分——軍隊、政府、經濟、社會全面衰竭,不得不走向終結。

災難和起源

為了讓讀者們有更加直覺的感觸,下面列舉兩組資料,這些資料可不是我瞎編的,而是出自國民政府的經濟顧問,美籍财政顧問阿瑟•楊格編寫的《中國的戰時财政與通貨膨脹,1937-1945年》一書。

1937年,社會零售商品上漲約40%。随後,每一年都在前一年的基礎上急劇上漲:1938年,49%;1939年,83%;1940年,124%;1941年,173%;1942年,235%;1943年,245%;1944年,231%,1945年8月,251%。

國民政府在1937年7月時,發行法币14.55億元,(購買力)折合戰前13.90億元;

1941年,發行法币151.33億元,折合戰前7.65億元;

1944年,發行法币1894.61億元,折合戰前2.5億元;1

945年8月,發行法币5569.07億元,折合戰前2.1億元。

1945年12月,發行法币10319.32億元,折合戰前4.15億元。

看着觸目驚心,其實和後來相比,這都不算啥——1947年底,有34萬億法币在市面上流通,半年後,流通的币值增加到了250萬億。然後,短短1個半月内,這個數字猛增到了600-700萬億。。。

到了1948年金圓券改革前夕,大城市的市民家中必備的運輸工具,不是什麼自行車和汽車,而是獨輪車——否則購物時動辄上百斤的鈔票真的掂不動啊。。。

扯遠了,金圓券的鬧劇我們下個故事再細述,今天我們先聊聊國統區的通貨膨脹的危害有多麼可怕。

國民黨的自我毀滅之路(八):貶值2490倍!餓虎噬人般的通貨膨脹

導緻這一災難的首要原因還是戰争。戰前,國民政府的大宗收入主要來自于商業和城市經濟——關稅、鹽稅和商品稅占到了80%。當政府向内地撤退後,沿海大城市都被鬼子給占領了,這些稅收來源大部分也随之喪失——政府的收入猛跌了63%。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戰争一爆發,國民政府的開支猛增,在頭兩年裡,大量的款項被花費在了搬遷工業的重新安置和重新發展上;而且,身處内陸的大西南地區,原有的基礎設施薄弱得近乎為零,為了運輸從海外購買的戰争物資和接收外援,大量的公路和鐵路業必須重新修築。

原來的南京政府也好,如今的重慶政府也罷,從來不曾建立過有效的管理農村的政治體系。政府的威權從來沒有讓最底層的農民體會過,管理這些數量龐大的農民的,是各個地方上的實力派和大地主。也正因為如此,丢失了大部分城市稅收來源的中央政府根本無法從農村有效地征稅。

沒錢怎麼辦呢?隻能向四家政府銀行貸款了,這四家銀行也拿不到什麼像樣的抵押物,就開始大量印刷鈔票來滿足财政需求,于是,通貨膨脹自然而然地就出現了。

雪上加霜的是,國民黨政權大部分的生産資料都依賴進口,什麼機器、金屬、電力裝置、燃料、化工用品等等随着沿海港口的丢失,通通出現了供應短缺;這些東西變成了漲價的急先鋒。

比如,1938年廣州和漢口淪陷後,進口商品的價格猛漲了72%;1939年南甯陷落後,進口商品價格又翻了一倍。

這還沒完呢,因為原料短缺,工廠的生産率/開工率也上不去,于是,市面上的商品也嚴重不足。更何況,當初向内地搬遷工廠時,政府隻搬遷了10%的紡織和消費品工廠,就是為了擠出運力,保證80%的軍工廠和40—50%的重工業得以順利搬遷。

國民政府的這種舉措是正确的,他們甯可未來數年裡,中國群眾衣衫褴褛,也要保證軍隊最基本的作戰供應。但是,除了衣服,藥品、紙張、燈泡、蠟燭等生活必需品的缺口卻沒法滿足,盡管有些小型工廠在内地建立并投産,但是它們的産能是遠遠不夠的。

國民黨的自我毀滅之路(八):貶值2490倍!餓虎噬人般的通貨膨脹

解決的途徑之一估計大家都會大跌眼鏡,就是從日占區進口消費品。起初,鬼子和國民黨都禁止這種貿易,後來,消費的需求壓力實在太大。重慶政府隻好讓除少數緊俏物資外的貿易合法化。

汽油、布匹、藥品、輪胎等重要物資被無數走私商賣給中央政府,與之相對的,鎢礦、錫礦和銻礦石也被源源不斷地運到了鬼子的軍工廠裡。

戰争的局面逐漸變得詭異起來,重慶的信件可以照常寄到日軍占領的各大城市,而日占區的信件也能夠寄回重慶;重慶的官員們經常給滞留在上海或北平的家屬寄錢,然後憤怒的得知,自己的産業被日軍侵占的消息雲雲。

直上雲霄

在1940年以前,國統區的通貨膨脹還沒有那麼可怕,主要原因還是得益于1939年的糧食大豐收,而老百姓對于衣服和住房的要求還沒有那麼迫切,是以,日子看起來還過得去。

誰也想不到,1940年因為歉收,食品價格開始暴漲,而從1941年開始,重慶政府又開始實施田賦征收,這直接導緻了兩個後果:

首先,進入到自由市場的糧食急劇減少,供需平衡被徹底打破;

其次,因為歉收,農民和地主,包括商人們,都開始儲存糧食而不是貨币了。頓時市場上的糧食價格暴漲了100多倍;為了保證政府官員和勞工、軍隊的生活,政府再度大量增發貨币——于是,通貨膨脹越發不可收拾。

重慶政府也采取過許多方法來避免大量印發新鈔票,起初,他們出售公債和外匯存底;但是這沒撐多久,政府又回到了濫發鈔票大灌水的老路上去了。

國民黨的自我毀滅之路(八):貶值2490倍!餓虎噬人般的通貨膨脹

直到1941年物價飛漲後,重慶政府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如果想要避免因為貨币貶值而導緻戰争失敗,他們就必須要增加政府收入,并削減支出。

立足于城市經濟的蔣介石政權顯然無法掌控農村經濟,但是當時的中國,80-90%的生産資料都要由農村提供,最終,重慶政府的稅收改革效果極差,隻能勉強顧及到政府支出的17%。

就像我在文章《國民黨的自我毀滅之路(六):敲骨吸髓、大饑荒和遍地餓殍》裡講述的那樣,國民黨政府通過田賦征實,獲得了有保障的糧食來源,代價卻是農民被大肆盤剝,怨聲載道,同時也讓政府上下貪腐成風,也算是飲鸩止渴的法子了吧。

雖然開發新稅源方面談不上成功,但是限制開支這方面,重慶政府的确做到了,但是後果卻一言難盡:

政府的做法是在實質上當機了政府雇員和官兵們的工資增長。通過印發巨額的貨币,讓政府雇員的工資數量勉強保持了和物價上漲幅度持平,代價卻是工資和軍饷的實際購買力下降了85-94%。

那些政府的單身雇員們隻能擠在狹小的宿舍裡,白天在沒有生火的辦公室裹着大衣發抖,晚上把大衣當被子蓋。每個月,政府會發幾包米,并且用平價發售保持最低生活限度的鹽、油、粗布和柴火。這點東西,勉強可以保證這些雇員和家人不被餓死。但是那些大頭兵們就沒法保證生存了。

連基本生存都很難保證的低薪,促使絕大多數的政府官員和軍官開始找副業,撈外快,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所有這些撈錢的手段和途徑,全都是非法的,違規的。包括但不限于:走私(主要面向日占區,因為途徑較多)、洩密、投機倒把、侵吞公款、A錢自肥等等等等。

真正有效的方式,其實就是精兵減政,裁減政府和軍隊的規模,不但可以減少支出,還可以提高效率。但是,出于政治考慮,這條路是萬萬行不通的。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占到政府财政支出的一個大頭,居然是為了供應在中國日益增長的美軍。1942年末的時候,在華美軍一共才1255人,其中大部分是史迪威将軍帶過來負責租借物資供應的官兵;到了1945年8月,在華美軍人數激增到了60369人。

國民黨的自我毀滅之路(八):貶值2490倍!餓虎噬人般的通貨膨脹

駐昆明的美國士兵。

光看人數,似乎不多,但是這些美國佬的生活物資供應标準,可是遠遠超過了絕大多數中國人的,他們每天要保證足夠的肉、蛋、奶,還要舒适的兵營,豐富的娛樂設施和足夠的酒水。重慶政府算過一筆賬,一個美國兵的消費,足足抵得上500名中國士兵的花銷——由此可見,當時的中國士兵的待遇有多麼糟糕。

到了後期,通貨膨脹已經嚴重地損害了國民黨政權的所有基層人員的生活水準,雖然城市裡面的教授、學生和政府職員還能夠享受到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政府補助,但是這相當于杯水車薪。

原來那些清高的知識分子逐漸發現,肉類和食用油已經從生活中徹底消失了,有些人連一天吃兩餐都成為了奢望,許多學生和教員普遍營養不良,長期處于“餓死的邊緣”。為了提高菲薄的收入,有些教授在兩所學校任教,來回奔波,更多的人被迫出售自己珍藏的古籍和書畫。或者放下身段,幫别人刻章或寫書。

阿瑟•楊格曾經講過一個故事:一對夫妻每年都給自己的孩子存下一大筆錢,打算充當孩子未來的大學學費。當孩子年滿18歲時,他們把所有的積蓄都取出來,給孩子買了一個生日蛋糕。。。

包括這些教授在内的中産階級,曾經希望國民政府能夠建立一個現代化的、穩定的中國,讓他們實作自己的抱負,但是,通貨膨脹卻徹底讓他們的夢想破滅。

這是對于中國知識分子們的災難性影響,也是從這時開始,他們的理想如同肥皂泡一樣幻滅了;反對這個政府的情緒卻與日俱增。

至于那些政府職員,到了1943年時,工資的實際購買力已經跌到了1937年的1/10!盡管能夠領到政府發放的糧食補助,但是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水準近乎“赤貧”。單身漢光靠薪酬幾乎活不下去,而那些有家有口的更是陷入了絕望。

唯一的例外,是一小撮囤積居奇的投機商和貪官污吏,這些高官們左擁右抱着衣着華麗的美女,坐在汽車裡,在重慶的街頭呼嘯而過,國外走私過來的香水、香煙、新鮮水果和其他奢侈品一應俱全。

政府部門有時候會舉辦大規模的宴會,那些餓得半死的職員們隻有在這時,才能趁機吃個肚兒圓;隻有極少數的人能夠勇敢地堅持自己的信念,并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家人們營養不良,更多的人則和上司們沆瀣一氣,開始全面腐化。

國民黨的自我毀滅之路(八):貶值2490倍!餓虎噬人般的通貨膨脹

夯土建房的農民

作為全國抗戰的領袖,蔣介石一直試圖做出表率,他生活簡樸,作風清廉,不抽煙、不喝酒,過着類似清教徒一樣的生活——但是,正如心裡面門清的老百姓說的那樣,一個要啥有啥的人,當然可以過得很自律,很“清廉”了啊——因為所有的東西,政府全都提供了。

重慶政府一直不願意真正地增加工資,因為這樣做意味着政府開支飙升,預算将直接翻上兩番——直到1944年,已經無法壓制内部不滿情緒的國民黨政權,才同意少量增長實際工資——但是這已經太晚了,而且數量太少,意義不大。

到了1944年那會兒,物價已經和坐火箭一樣直上雲霄,而這個政府的機構和軍隊,普遍A錢腐化,道德敗壞,陷入了無可挽回的衰敗。這種全面的衰敗根本無法挽回,直到國民黨最終被趕出大陸。

不一樣的道路

所有批評國民黨政權的外國記者和觀察家,不約而同地将國民黨的失敗和中國共産黨的成功做了個鮮明的對比。

但實際上,延安同樣面臨着在抗戰期間最嚴重和最持久的經濟危機。從1939年開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就開始采取一系列限制中國共産黨的措施,而其中的武裝沖突,共産黨人委婉地表述為“摩擦”。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國民黨政權開始對陝甘甯南部和西部的邊界實行了全面封鎖,到了1939年底,實施封鎖的軍隊達到了40萬,其中就包括了實力儲存完好的,由胡宗南指揮的中央軍。

國民黨的自我毀滅之路(八):貶值2490倍!餓虎噬人般的通貨膨脹

軍事上的封鎖,不但阻止了解放區的進一步擴張,還直接切斷了陝甘甯和新疆地區的共産黨人的直接聯系,主席的弟弟毛澤民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被害的。

和軍事封鎖相比,經濟上的封鎖更為嚴重,重慶政府于1939年中斷了給陝甘甯邊區的财政補助;邊區和中國其他的地區之間的貿易往來幾乎完全中止,這對于許多基本生活用品無法自給的邊區來說,是一個相當沉重的打擊。

1940年和1941年的糧食歉收,不但導緻了第二年的河南大饑荒,也同樣對陝甘甯邊區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為國民黨政府切斷了法币的供應,邊區喪失了中國通用貨币的主要來源。共産黨不得不發行自己的貨币以應對内部流通,同時儲備稀缺的法币來進口當地無法生産的幾乎全部的工業品。

主要收入來源斷絕,對外貿易條件的迅速惡化,在邊區引發了大規模的通貨膨脹,邊區的物價甚至比國統區還有高出許多:1937年—1944年,重慶的物價上漲了755倍,延安的物價竟然上漲了5674倍!

毛主席後來回顧了這段時期:“我們在戰争開頭還有飯吃,有衣穿。随後逐漸困難起來,以至于大困難:糧食不足,油鹽不足、被服不足,經費不足。”(《毛澤東選集》第3卷)

毛澤東的對策就是強調自力更生的重要性——如果物資無法順利交易,同時又缺乏可供交易的貨币,那麼邊區就隻能自給自足。

在戰争早期,邊區的大多數人是不需要繳稅的,但在這個非常時期,黨無可奈何地被迫向陝甘甯邊區的幾乎全部人口征稅。征稅的内容包括了實物稅—糧食、幹草和羊毛,還有部分的貨币稅。其中谷物稅征收是以實際産量而非土地擁有數量為基礎征收的。

但是作為補充,共産黨人開始積極地支援手工業、農業和商業的發展——“我們工作的出發點不是想人民索取,而是奉獻。我們給人民帶來什麼呢?在陝甘甯目前的條件下,我們所能做到的是組織、上司和幫助人民生産,增加他們的物質财富。這樣農民才能所得大于所失。”

邊區的農民盡管要上繳比以往多得多的賦稅,但他們不會受到像河南的農民那樣可怕的盤剝,河南的農民被迫交出了最後一粒糧食,然後全家被餓死。

國民黨的自我毀滅之路(八):貶值2490倍!餓虎噬人般的通貨膨脹

共産黨人通過大生産運動,成功地阻止了經濟惡化并穩定住了經濟:

在1937年—1944年間,延安的糧食産量增長了近40%;棉花産量在戰争開始時為零,到了1944年已經達到了300萬斤皮棉;1937年布匹産量是7370匹,到了1943年,産量增加了14倍,達到了105000匹!

除此之外,鹽、煤,原始的油氣井、灌溉、牧場和造林都有了積極的發展。到了1944年,盡管邊區仍舊面臨不少問題,但是經濟危機已經被基本克服,革命隊伍的安全感大大增強,群眾也重新認可并支援共産黨。

共産黨在延安的政策和行動,将陝甘甯從崩潰的邊緣拉了出來,這實際上也是在提醒國民黨政府,在日益嚴重的經濟危局中,如何通過自身的努力,克服困難同時并改善政府和人民的關系。

這就是完全不同于蔣介石政權的另外一種選擇。

國民黨的自我毀滅之路(八):貶值2490倍!餓虎噬人般的通貨膨脹

當國統區的艱難生活持續不止,不平等的待遇随處可見時,共産黨的做法就給廣大人民提供了新的希望和看得見摸得着的範本。

而無論是國民黨的重慶政府,還是汪僞的南京政府,他們都隻會用更加嚴酷的手段來控制治下的群眾,人民的生活被扭曲得面目全非,絕大多數人在絕望、無常和恐懼中苟延殘喘,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戰争可以再中國自行崩潰前結束。

各位讀者朋友們,創作不易,喜歡這個故事的話,能否轉發再點個贊呢?

#文章首發挑戰賽##二戰##軍事##我要上頭條##頭條創作挑戰賽##曆史冷知識##曆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