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5年前,一位女孩從帝國大廈86樓縱身跳下,成就一張經典遺體照

死亡到底是什麼樣子,還活着的人隻能通過目睹别人的死亡來探尋,而照片和視訊影像,作為記錄和傳播畫面的載體,在記錄死亡瞬間時也能有獨特的表現。

1947年5月12日,一張獨特的照片占據了美國著名雜志《LIFE》整版的版面,這是一張記錄死亡瞬間的照片。

照片的拍攝者是攝影師羅伯特,他偶然間目睹了少女伊芙琳從帝國大廈八十六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并且用自己手中的相機記錄了這一畫面。

75年前,一位女孩從帝國大廈86樓縱身跳下,成就一張經典遺體照

在這張“死亡照片”中,并沒有血肉模糊的殘忍場面,有的隻是一個面容安詳的少女。畫面中,伊芙琳精心打扮,雙腿優雅地交叉着,戴着手套的左手握着脖頸上的項鍊,臉上也呈現出安詳的表情,沒有任何的痛苦,像極了掉落凡間的天使,不沾染塵世間的半點塵埃。

如果她不是躺在一輛頂部被砸凹陷的車上,恐怕沒有人能看出這個女孩已經永遠地失去了生命。

當時拍下這一幕的羅伯特并不是什麼攝影大師,他隻不過是舉起相機簡單地記錄了這個畫面,是伊芙琳生命最後的綻放賦予了這張照片美麗與藝術感。

75年前,一位女孩從帝國大廈86樓縱身跳下,成就一張經典遺體照

伊芙琳的生活背景

伊芙琳·麥克海爾出生于1923年9月20日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她是家裡的第七個孩子。1930年,全家跟随父親的工作變動搬到了華盛頓,對于當時隻有七歲的伊芙琳來說,發生變動的不僅僅隻有生活環境,還有家庭環境。

伊芙琳的母親和父親之間的感情破裂,到了沒有辦法挽回的地步,兩個人的相處模式對年幼的伊芙琳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之後伊芙琳之是以選擇自殺,也和這時候的影響有關。

搬到華盛頓之後沒多久,伊芙琳的父親和母親就離婚了,這個時候伊芙琳的母親精神狀态很不好,伊芙琳跟随父親一起生活,雖然孩子的年齡還小,但是忙于工作的父親根本沒時間照料他們,伊芙琳在這樣的環境中患上了抑郁症。

75年前,一位女孩從帝國大廈86樓縱身跳下,成就一張經典遺體照

和父親一起的生活讓伊芙琳的病情沒有任何好轉的迹象,她在華盛頓讀完了高中,之後就堅持要回到加利福尼亞生活。

在這之後,伊芙琳的生活走上了正軌,她先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加入了陸軍婦女團,在軍隊中承擔後勤工作,後來又憑借着自己之前的工作經驗在紐約一家銀行找到了工作,擔任一名簿記員。

穩步前進的生活讓伊芙琳的抑郁症有了好轉,她還有了一個就讀于美國空軍學院的男友,從這些角度來看,伊芙琳的生活正在朝着越來越好的方向前進。

75年前,一位女孩從帝國大廈86樓縱身跳下,成就一張經典遺體照

伊芙琳的自殺

生活好起來的伊芙琳,為什麼還是走上了自殺的道路,警方在調查之後有了結果,讓伊芙琳毫不猶豫地走上自殺之路的是她對婚姻的恐懼,在她自殺之前,男友巴裡曾向她求婚。

雖然現在伊芙琳有了穩定的工作和相愛的男友,但她本質上還是對自己能夠擁有幸福的婚姻毫無信心,她對婚姻的恐懼戰勝了對美好生活的希冀,已經基本上治愈的抑郁症在男友求婚之後再一次爆發,這種焦慮和恐懼的心态完全影響着伊芙琳的正常生活,她做出了結束這一切的決定——自殺。

伊芙琳選擇的地點是帝國大廈,這座紐約的标志性建築有着八十六層樓的觀景台,伊芙琳在精心打扮之後,購買了觀景台的門票,體面地來到了八十六層。

75年前,一位女孩從帝國大廈86樓縱身跳下,成就一張經典遺體照

随後,她将自己随身攜帶的黑色錢包、化妝袋、家庭照片,以及一件疊放整齊的棕色外套都留在了觀景台上,不帶任何顧慮和猶豫的從三百二十米的高空一躍而下。

在這之後,警方在伊芙琳的住處找到了她的遺書,裡面寫着“我未婚夫要我在6月嫁給他,但我認為我這輩子不應該有這樣的經曆。沒有我,他的生活将會好很多。我不希望家人看到我死後的樣子,也不想被人們記起,你們能直接将我火化麼?最後,請告訴我父親,我受母親的影響太多了。”

75年前,一位女孩從帝國大廈86樓縱身跳下,成就一張經典遺體照

這封短小的遺書将伊芙琳長久以來遭受的精神折磨寫得一清二楚,曾經患有抑郁症的母親給年幼的伊芙琳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陰影,以至于之後正常生活的她沒有辦法走出來。

再有機會走入婚姻的殿堂的時候,她第一時間不是展望之後的美好生活,而是害怕自己的婚姻也會像父母一樣失敗。

就這樣,這個年輕的女孩從帝國大廈八十六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伊芙琳死亡之後,她的姐姐遵照她的遺願将她火化,她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沒有葬禮,沒有墓碑,沒有一切作為累贅的東西。

75年前,一位女孩從帝國大廈86樓縱身跳下,成就一張經典遺體照

偶然拍到的“經典遺體照”

伊芙琳在帝國大廈結束自己的生命之時,攝影師羅伯特正在對面的大樓中工作他親眼看到一個女孩從幾百米的高空落在一樓停靠的一輛車車頂,車頂被砸出了一個凹槽,但是死去的女孩仍然姿态優雅。

他習慣性地拿起了照相機,拍下來那張後來被高度贊揚的遺體照。羅伯特隻是一個攝影實習生,但是這張照片本身的畫面所蘊含的能量,超出了攝影師技術在其中的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張照片在此後的百年間,都有着廣泛的影響力,甚至有人稱這張照片為“最美的自殺”。

75年前,一位女孩從帝國大廈86樓縱身跳下,成就一張經典遺體照

這張被偶然之間記錄下來的照片,憑借着畫面中傳達出來的生命的能量獲得了多個藝術領域的高度贊揚。這張照片不僅出現在了雜志封面上,還給了很多影視、音樂創作者靈感,他們據此創作出了不計其數的藝術作品。

這些藝術家們當然不是在歌頌伊芙琳的死亡,正相反,一個女孩因為害怕婚姻而結束自己的生命,卻在死後留下了自己最美的畫面,無論在哪一種類型的藝術作品中,都充滿了悲劇美。

伊芙琳的一生,充分地展現了原生家庭對于一個人一生的影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在年幼的孩子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七歲時見證母親的崩潰和父親的冷漠的伊芙琳,一生都在盡力走出當時的痛苦,即使她之後已經盡可能地擁抱生活,還是沒能堅持下來。

75年前,一位女孩從帝國大廈86樓縱身跳下,成就一張經典遺體照

其實伊芙琳如果能夠克服自己的心魔,願意再向前邁出一步,也許收獲的就是完美幸福的人生,但是承受着巨大心理壓力的她已經不能夠再支撐自己向前走哪怕一步。

據伊芙琳的男友巴裡回憶,她曾專門乘火車從紐約到伊斯頓為自己慶祝生日,兩個人度過了完美的一天,但是一天過後,伊芙琳還是堅持坐火車回到紐約,堅決拒絕留宿。

從這些之前被忽略的細節裡,我們看到了一個抑郁症患者在面對自己恐懼事物的時候建立起來的堅固的防線,他們并不是不明白幸福的生活應該如何得到,他們隻是受過傷害,沒有辦法跨過自己心中的一道坎。

75年前,一位女孩從帝國大廈86樓縱身跳下,成就一張經典遺體照

小結:

在從帝國大廈一躍而下的一瞬間,伊芙琳的心裡仍然充滿了恐懼,還是充滿了終于解脫的豁達,我們不得而知。

但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同樣患病的朋友,希望身邊的人能夠盡可能地溫暖他們,幫助他們走出心靈的困境。同時我們也要堅信,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可以一步一步解決,隻要活着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