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幾乎所有加裝電梯都要面對一個問題,家門口到電梯口還要爬九級台階,九級台階這麼普遍是怎麼來的?樓道電梯和椅式升降機是否是破解良方?

新民村,76歲的潘大伯一個人住在6樓

三年前搬過來,房子是女兒買的

潘大伯聽力和視力都不好,出門需要特别小心,是以盡管有加裝電梯,他也不是每天下樓,一般丢垃圾或買東西才下一次,有時網上買,快遞員送上來。

潘老伯說,多虧加裝了電梯,他才敢住在頂樓。就是加裝的電梯和高層電梯比還是有差別,每次上下都要走半層樓梯,像年紀很大、行動不便和坐輪椅的老人,上下就很麻煩。

從5層半的電梯門到潘大伯家6樓入戶門,隔着半層樓梯,記者數了數,有九級台階。這個單元從6樓往下到2樓,家家如此。

記者不禁想起曾經采訪過的92歲葉老伯,他說自己最大的願望就是看着自己住的單元加裝上電梯。

“等我們單元垂直電梯加裝好了,再從3樓半到4樓裝一台樓道電梯,我和4樓鄰居都商量好了,2.5萬一台,湖州就有。”

葉老伯家門口的半層樓梯也是“九級台階”。

幾乎所有加裝電梯都要面對一個問題,家門口到電梯口還要爬九級台階,九級台階這麼普遍是怎麼來的?樓道電梯和椅式升降機是否是破解良方?

潘大伯新民村2号1單元加裝電梯5層半到6層的九級台階

“九級台階”為什麼這麼普遍?

1998年,政府确定了城鎮住房市場化改革方向,許多城市開始建商品房。建商品房時為了好賣,解決機關集資造房分房時,中間戶北側隻能借助樓道通風問題,通過設計改造戶型與樓道,傳統一跑樓梯進化到二跑樓梯。

一跑樓梯是通過十七八級台階,從一個方向實作跨樓層,二跑樓梯則是通過兩段“九級台階”變向實作跨樓層。樓梯的進化,不僅解決了中間戶通風問題,還減少了業主樓道的公攤面積,提高了得房率,此後成為中國房地産行業的定式,一跑樓梯也被市場淘汰,二跑樓梯占了絕對主流。

這些住宅後來加裝電梯時,一跑樓梯的,就能輕易實作平層入戶,二跑樓梯住宅加裝的電梯廳大都在每層樓的半層處,與業主入戶門就隔了半層樓梯,幾乎都是九級台階。

幾乎所有加裝電梯都要面對一個問題,家門口到電梯口還要爬九級台階,九級台階這麼普遍是怎麼來的?樓道電梯和椅式升降機是否是破解良方?

和睦新村的一跑樓梯加裝電梯平層入戶

倉基新村的全國首台樓道電梯

4年前就停用了

全國首台樓道電梯2012年出現在杭州,倉基新村10幢2單元,501室的陳醫生是電梯安裝牽頭人,當時裝樓道電梯,是為幫助一位患多種疾病的住戶上下樓。

陳醫生說,當時他們的樓道電梯風靡杭城火遍全國,全國各地包括中央媒體都來倉基新村報道。

這個單元一梯3戶,5層15戶,樓道是一跑樓梯,每層17級台階,1到5層共有4段這樣的長樓梯,每段樓梯側牆都裝了一台樓道電梯,記者見到時都處于斷電狀态。

陳醫生說,樓道電梯裝好後,前兩三年還好用的,時間長了維修就比較頻繁,每個月都要修一兩次。為友善大家用,樓道電梯沒上鎖,後來經常有很多小孩過來玩,都愛坐樓道電梯,上上下下多了,每月要修三四次。“我們嫌麻煩,電梯公司也嫌麻煩,2019年底就把電梯關了。”

幾乎所有加裝電梯都要面對一個問題,家門口到電梯口還要爬九級台階,九級台階這麼普遍是怎麼來的?樓道電梯和椅式升降機是否是破解良方?
幾乎所有加裝電梯都要面對一個問題,家門口到電梯口還要爬九級台階,九級台階這麼普遍是怎麼來的?樓道電梯和椅式升降機是否是破解良方?

倉基新村10幢2單元全國首台樓道電梯

新民村的樓道電梯

8台僅有1台還能動

記者在新民村也見到了樓道電梯,2016年6月1日裝上的。

二跑樓梯,每層得裝2台樓道電梯,1到5樓裝了8台,每台2萬,花費16萬,全是5樓謝大伯一家掏的,電源接在謝大伯家,每月電費約百元,維護費也是每台每年300元,8台2400元。

謝大伯說,樓道電梯裝好,前一年多還好用的,之後就老壞,不是這台壞就是那台壞,基本每月都要維修。記者去的時候,樓道電梯沒有通電。11月底,電梯公司來人說,這款産品零部件不生産了,需要别的地方有換下來的零件才能修,建議安裝公司新産品,新産品每台2.8萬,可以打個折,每台1.8萬,再出14.4萬就換新的樓道電梯。謝大伯說,再讓他一戶扛起8台成本肯定吃不消。老的不能用,還占樓道空間,“讓他們拆走,他們也不願意來拆。”

謝大伯重新接通樓道電梯電源,啟動遙控器,8台樓道電梯記者挨個試過去,僅一台還能動,其他7台都是壞的。

幾乎所有加裝電梯都要面對一個問題,家門口到電梯口還要爬九級台階,九級台階這麼普遍是怎麼來的?樓道電梯和椅式升降機是否是破解良方?

謝大伯在測試樓道電梯

艮園的樓道電梯全部在用

業主說有安全隐患

艮園13幢,記者見到了11台都能用的樓道電梯。這個單元從2樓入戶,二跑樓梯,2到7層共安裝了11台,試了下,從2樓坐上7樓,3分40秒。

7樓黃奶奶,77歲,樓道電梯安裝牽頭人。她說當年花了32萬,電梯電源接在她家,每月電費百來元,每年每台維護費300元。

黃奶奶說,每月都要打電話聯系維修,鋼闆放不下來啦、鋼絲繩斷啦……報修後過幾天會上門,如果換零件一般幾百塊,“每個月肯定要修一次,多的時候一個月兩三次。”

黃奶奶說,她坐電梯下去,下一台樓道電梯會提前自動打開踏闆等你,有一次剛好有人從下面上來,被自動打開的踏闆絆倒,膝蓋摔破流血了。

也想過加裝垂直電梯,但室外沒有空間裝不了。黃奶奶說,像他們這種因客觀原因無法加裝垂直電梯,又在用樓道電梯的,是否也能給些補助?

幾乎所有加裝電梯都要面對一個問題,家門口到電梯口還要爬九級台階,九級台階這麼普遍是怎麼來的?樓道電梯和椅式升降機是否是破解良方?

艮園13幢的樓道電梯

椅式升降機可行嗎?

記者發現,市面上還有一種智能椅式升降機,把座椅安裝在經改造的樓道扶手上,座椅可不間斷在1樓與頂樓間往返,通過按鈕或插卡,控制到達樓層。

一位安裝勞工告訴記者,椅式升降機的缺點是,椅子怕大力碰撞,如果有人故意撞擊椅子,容易卡住不能運作,另外使用時遇到樓道行人交會,需要人在樓梯平台提前等待讓行。

濟南一家椅式升降機生産廠邢經理告訴記者,單元樓道安裝需要全體業主都不反對,完成安裝大概兩個月,7層的單元樓安裝總價約14.2萬元。

幾乎所有加裝電梯都要面對一個問題,家門口到電梯口還要爬九級台階,九級台階這麼普遍是怎麼來的?樓道電梯和椅式升降機是否是破解良方?
幾乎所有加裝電梯都要面對一個問題,家門口到電梯口還要爬九級台階,九級台階這麼普遍是怎麼來的?樓道電梯和椅式升降機是否是破解良方?

安裝在單元樓梯扶手上的儀式升降機

老小區加裝垂直電梯,杭州成績卓越,走在了全國前列,為很多老人解決了出行不便的大問題。前些天記者在采訪加裝電梯時,聽到一些老人反映還要走九級台階的問題。從爬六七十級台階到隻有九級,是個巨大進步,但九級畢竟還是要走,對每個老人來說,終有自己走不動、輪椅也推不出門的那一天。

你自己或家裡老人也為這九級台階困擾嗎?你有什麼好的辦法和建議?歡迎來橙柿互動談談。我們也将繼續關注九級台階這一現實民生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