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大陸民間就有“數九”的習俗,從冬至起,每九天算一“九”,昨天(1月9日)是“三九”的第一天。都說“三九嚴寒”,往往“三九天”是北方最冷的時節。
但是根據預測,今年“三九”期間,大陸大部地區氣溫将較常年同期偏高,南方多地的暖意甚至堪比常年三月。不過,“三九”後期,中東部地區可能有大範圍雨雪天氣過程。
▲圖源:中央氣象台
大陸大部“三九”期間氣溫偏高
南方多地暖如三月
據氣象分析師介紹,今年“三九”期間(1月9日至17日),影響大陸的冷空氣比較頻繁,但勢力都比較弱,而且影響整體偏北,全國大部地區基本上呈現氣溫回升的态勢。其中,14日前後,長江中下遊一帶不少地方最高氣溫會沖破20℃,暖如常年三月。
從各地氣溫走勢來看,11日至14日,最高氣溫10℃線将快速北擡,從長江沿線一路向北跨過黃河到達華北南部,屆時長江以北地區氣溫将大面積偏高,甘肅、甯夏、内蒙古、陝西、山西、河南一些地方最高氣溫可能接近或打破曆史同期最高紀錄。
為什麼“三九”時節最冷?
根據近30年的平均氣溫統計,大陸有近八成的地區氣溫最低時段出現在“三九”“四九”。其中,北方地區大部在“三九”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圖源:卡樂圖檔。攝影/甯穎
這是因為,冬至時節,大地尚有“餘熱”。冬至時,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太陽高度角最小,這讓冬至成為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此時,大陸所處的北半球地表接收到的太陽輻射能量弱,是以氣溫較低。冬至之後,雖然太陽高度角開始逐漸升高,白天的時長也逐漸增加,但地表每天散失的熱量大于接收的太陽輻射。這種能量上入不敷出的狀況将持續到“三九”“四九”,這時,地表的熱量收支才接近平衡,地表整體“積熱”最少,對于大陸很多地方來說,全年最低氣溫通常出現在此時。
不過,大陸幅員遼闊,不同地區氣候差異明顯,不同區域最冷的時段并不完全相同。江南東部、華南大部等地在“四九”更冷一些。雲南、西藏東南部等地,可能在冬至之後就進入一年當中氣溫最低的時段。而在大陸東南沿海和海南島等地,氣溫最低的時段可能出現在“五九”。
“三九”後期雨雪至
中東部将現大範圍降水天氣
據氣象分析師介紹,1月15日開始,伴随着南支槽加強,底層水汽條件轉好,大陸中東部将迎大範圍雨雪天氣過程。
根據中央氣象台預報,15日至17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西南部、黃淮北部将有小到中雪或陣雪,黃淮南部至江南北部有小到中雨,局地有大雨。
▲圖源:中央氣象台
今年“三九”後期,大陸大範圍雨雪天氣來襲,各地要注意防範道路濕滑、能見度降低等對交通出行的不利影響。
“三九”天,注意這些事
俗話說“冷在三九”,寒冷不隻帶來體感上的不适,還會給心血管帶來壓力。
據調查,大陸的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存在明顯的季節性變化特征,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冠心病、腦卒中等多種疾病的發病率都會大幅升高!
▲圖源:圖蟲創意
在寒冬臘月裡,有時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就可能讓血管“瞬間崩潰”,大家千萬要小心。護血管,3個動作少做:
- 動作一:起床太猛
早晨6~10點是血壓的“危險期”,約40%的心梗、29%的心髒性猝死都發生在此時。
如果清醒後猛然起床,很可能造成血壓突然升高,易導緻心血管病急性發作。
建議:早上清醒後給自己5分鐘左右的“賴床”時間,先伸伸懶腰、醒醒盹,然後再慢慢起身。
- 動作二:頻繁進出暖氣房
冬季室外氣溫較低,而室内通常開空調、暖氣取暖,室内外溫差較大。
如果在短時間内頻繁進出,一來容易感冒,二來容易引起血管痙攣,加大心血管意外事件的發生風險。
- 動作三:猛回頭
對于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動脈硬化的人群來說,猛然回頭、猛然轉身這些速度快、幅度大的動作很可能誘發血管夾層、腦梗等疾病,冬日裡尤其要注意避免。
來源:小康頭條微信公衆号綜合央視新聞用戶端、人民日報、中央氣象台、河北天氣、@中國天氣
責編:田苑淯穎
校對:周經韬
稽核: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