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月經推遲是身體缺血?背後原因比你想的多,最後一個要警惕!

作者:金東媒體中心

最近,“原來姨媽推遲是身體缺血”的話題上了熱搜。

月經推遲是身體缺血?背後原因比你想的多,最後一個要警惕!

圖檔來源:微網誌截圖

許多人“科普”:身體有自我調節機制,如果覺察出“血不夠了”,就會推遲月經;而當氣血充足,月經就會恢複正常。

這個說法真的靠譜嗎?

缺血和貧血

不是一回事

醫學領域的缺血,是指身體某些器官、組織、肌群的血液供應,因血管病變、創傷、感染等緣由遭到限制,無法讓細胞擷取氧氣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最終導緻組織損傷或功能障礙。

而網友們提到月經話題時說的身體缺血,在醫學上,大多指向的是貧血。

它的症狀大多是隻能意會的,比如頭暈、耳鳴、乏力、失眠。

不過,通常情況下,輕微的貧血并不會對月經帶來太大的影響,隻有重度貧血,才可能導緻月經推遲或者月經量少。

月經推遲

和你想的不一樣

月經雖帶有月字,但并不是嚴格以 30 天為機關來訪。

月經推遲是身體缺血?背後原因比你想的多,最後一個要警惕!

女性的月經周期通常包括卵泡期、排卵和黃體期三個階段。

月經周期的後兩個階段——排卵和黃體期的持續時間往往不變,分别是一天和十四天,而卵泡的發育快慢卻因人而異,這也就決定了,每個人的月經周期都會不同。

按照上一次月經和下一次月經的初次出血日計算,月經周期隻要在 21 天到 35 天之間就是正常的,不必以具體的日期是否相同作為判斷月經是否推遲的依據。

其次,月經容易受到情緒、運動、飲食等因素影響,也偶爾會有“遲到早來”的現象。

導緻月經推遲的因素都有哪些

除了貧血,其實導緻月經推遲的因素還有許多。

1

懷孕

“懷孕會不來月經”是一則常識,但它的原理,卻少有人知。

月經周期的最後一個階段是黃體期。它指的是:當卵巢内的一顆卵子發育成熟并被排出,卵泡壁就會塌陷變為黃體,持續釋放雌激素和孕激素,讓子宮内膜進一步增厚。

若在 14 天内,卵子未和精子結合,黃體就會萎縮,讓已經變厚的子宮内膜失去支撐,剝落流血。但若卵子與精子結合,黃體就會變成妊娠黃體,持續分泌雌孕激素,持續營養子宮内膜。月經自然就不會造訪了。

月經推遲是身體缺血?背後原因比你想的多,最後一個要警惕!

2

藥物

黃體酮和緊急避孕藥等含有孕激素的藥物,同樣會導緻月經推遲。這類藥物的原理,其實就是延長了黃體期。

3

内分泌失調

過度減肥會導緻營養不良,或者體脂率過低,進而影響雌激素的合成。

當然,過度肥胖也不行,脂肪過多會引起内分泌失調,進而影響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導緻卵泡不能正常發育和排卵,進而引起月經異常 。

除此之外,睡眠不規律、晝夜颠倒、熬夜等因素同樣會引起内分泌失調,造成月經推遲。

4

手術

手術往往導緻人精神焦慮或過度緊張,進而影響月經周期。

月經推遲是身體缺血?背後原因比你想的多,最後一個要警惕!

5

慢性疾病

慢性肝炎、肺結核、惡性良性腫瘤等這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會導緻人體營養缺乏,進而引起月經改變 。

6

婦科内分泌疾病

如果遇到了月經推遲,同時還有肥胖、多毛、痤瘡等症狀,有可能患上了多囊卵巢綜合征。

2024年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運》

來源/科學辟謠、科普中國圖檔/攝圖網責編/田園黃蝶、陳曉冰審簽/一帆監制/志飛

月經推遲是身體缺血?背後原因比你想的多,最後一個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