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逐漸淡化,今年壽險“開門”為什麼沒有那麼“紅”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每經記者:塗穎浩 每經編輯:馬子卿

繼2023年底國有大行、股份行紛紛下調存款利率後,理财産品收益率也随之下滑。從長期來看,定價利率3.0%的年金險、增額終身壽險相對優勢凸顯,仍受到市場推崇。

“這款是固定領取3%預定利率的養老金,被保險人年齡超過70歲,就達到3.0%的複利,是目前收益率比較好的産品之一。”近日,一位經紀人在為記者測算産品收益時表示,受“報行合一”等因素影響,包括上述産品在内,多款高收益保險到1月31日就要下架了。

逐漸淡化,今年壽險“開門”為什麼沒有那麼“紅”

視覺中國圖 劉紅梅制圖

但記者在調研時注意到,在“開門紅”逐年淡化背景下,今年開年的保險銷售沒了往日的火爆。一位線下保險代理人表示,“去年3.5%利率産品‘退出’的時候,大家好像該買的都買了。今年公司也設了‘開門紅’活動,但大家積極性比較一般。”

對于壽險開門紅明顯“淡”了,資深保險精算師徐昱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在監管要求淡化“開門紅”之下,各家公司和代理人的銷售行為相對謹慎;二是去年6-7月銷售小高潮後,目前産品創新上大同小異,整體收益率相對平穩;三是今年春節節點相對較晚,目前推動成交仍按照日常的節奏。

消費者被催“抓緊上車”

2023年以來,主要商業銀行經曆了三輪“降息”。當年6月、9月和12月,6家國有大行和12家全國性股份行先後三次下調人民币存款利率,并帶動中小銀行存款利率下調,延續了期限越長、降幅越大的特點。三年定期存款挂牌利率進入“2%”以内。

在利率下行背景下,“存款搬家”現象漸顯,年金險、增額終身壽險等儲蓄險成為保本保收益類産品的“不二之選”,部分産品額度緊俏,消費者被催促“抓緊上車”。

以一款近期投保熱門的年金險産品為例,被保險人(36周歲)年交1萬元,繳費10年,從60歲開始每年可領取10690元至終身,越長壽,領取得越多,收益則會越高。從領取金及當年現金價值的收益率水準看,當被保險人年齡超過70歲,收益率可達3%以上,被保險人年齡達到80歲,收益率接近3.5%水準。

“這是目前市場上收益率較高的産品之一,是投保熱門的産品。”一位保險經紀人向記者推薦産品時還表示,現在行業不僅要調整預定利率,還要更改為第四套生命表,對于以後養老年金設計、領取而言,越長壽,年金額度就要降低。也可以了解為會漲價。

随着生活水準提高,預期壽命增長,生命表也就需要動态調整。一般來說,生命表會每十年左右進行一次更疊。目前,大陸使用的是原保監會釋出的《中國人身保險業經驗生命表(2010~2013)》(又稱“第三套生命表”)。業内近日傳出消息,在金融監管總局的指導下,精算師協會組織完成了中國人身保險業第四套經驗生命表的編制工作,《中國人身保險業經驗生命表(2023)(征求意見稿)》已經下發至人身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征求意見。

“開門紅”不再被強調?

記者從市場調研來看,受監管要求“報行合一”等因素影響,今年各家保險公司和代理人對待“開門紅”态度普遍平淡。有代理人表示,公司近年已不再強調“開門紅”。也有代理人告訴記者,雖然公司近期也開展了“開門紅”的相關活動,但大家積極性比較一般。

2023年10月,金融監管總局向各人身險公司下發《關于強化管理促進人身險業務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監管規範“開門紅”産品承保管理,提出科學制定年度預算、嚴格執行報行合一,還要求各人身保險公司要加強銷售管道、人員和行為管理,嚴禁銷售誤導、強制捆綁搭售等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随着預定利率3.5%産品全面退出市場,2023年8月,金融監管總局下發《關于規範銀行代理管道保險産品的通知》,對銀行保險管道傭金進行限制,要求各公司通過銀行代理銷售的産品,在産品備案時,應在産品精算報告中明确說明費用假設、費用結構,并列示傭金上限,即要求銀保管道傭金費用“報行合一”。

此後,監管還稱要全面推行“報行合一”,抓緊啟動個人代理管道、經紀代理管道的“報行合一”工作。業内人士在受訪時對記者表示,這将進一步推進行業的公平競争,包括保險行業産品定價的公平競争、管道傭金模式的公平競争。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業内獲悉,部分網際網路管道銷售的高收益年金險、增額終身壽險産品正面臨退出。有保險銷售人員在朋友圈發海報稱“抓緊上車,過時不候”,并配文“受‘報行合一’等因素影響,多款‘優秀’産品月底下架”。

儲蓄型保險前路如何?

“縱觀大陸壽險業曆史,居民對于儲蓄型産品需求從未缺席,在不同階段熱銷的不同産品中有所展現。”開源證券近期釋出研報顯示,自2015年以來,上市險企保費貢獻前五産品多數為儲蓄型産品。以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為例,2015~2022年總保費貢獻前五的産品多數為年金保險、兩全保險等儲蓄類産品。

上述券商人士預計,随着2023年監管進一步引導下調負債成本,未來保險産品将呈現傳統型儲蓄産品、分紅型儲蓄産品以及長期保障型産品均衡發展的格局,壽險行業保險産品格局将進入均衡結構期。

中國太保壽險市場總監劉餘慶在近期受訪時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未來理想的産品結構将走向40%、30%、30%的多元化發展,其中儲蓄型保險——增額終身壽險和年金險類産品将占據約七成的市場佔有率。

在利率下行、預定利率切換,以及“報行合一”等因素影響下,不乏業内人士對于儲蓄型産品的短期預期表示擔憂。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表示,“當下經濟的不确定性,會導緻人們在購買保險産品時更加謹慎,限制壽險市場的發展;加上如今持續低利率的環境,壽險公司面臨投資收益下降的挑戰,可能會進一步下調儲蓄類保險産品的預定利率,進而對壽險市場産生不利影響。”

“儲蓄需求确定,在市場利率下行趨勢下,大家對于保險收益率的預期是比較理性的。”在徐昱琛看來,(儲蓄險)短期犧牲一點流動性,把收益率做高也是可以接受的。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