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3年乘用車零售2169.9萬輛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每經記者:李星 每經編輯:裴健如

1月9日,乘聯會釋出的最新資料顯示,2023年,國内乘用車累計零售量為2169.9萬輛,同比增長5.6%。其中,2023年12月,國内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為235.3萬輛,同比增長8.5%,環比增長13.1%。

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認為,2023年12月,國内車市促銷在力度和廣度上都有所增強,幾乎波及所有廠商、所有車型,呈現曆史罕見的年末加力促銷沖刺的特征。疊加商務部推動的“百城關聯”汽車節和“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活動效果顯現,多地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與企業促銷合力對年底車市構成穩定支撐。

2023年乘用車零售2169.9萬輛

資料來源:乘聯會、Wind(萬得)、信達證券楊靖制圖、視覺中國圖

乘聯會方面表示,2023年是中國汽車“創造奇迹”的一年,汽車總銷量(包含乘用車和商用車)超3000萬輛,顯示出汽車産業的強大潛力和市場發展空間。随着電動化轉型和出口增量的持續貢獻,未來中國汽車年産銷量突破4000萬輛将是趨勢。

展望2024年一季度,崔東樹預判,車市将會有較好表現,春節前的車市銷量仍可實作同比增長,尤其新能源車是各家車企的增長重點,“開局即決戰”,新能源車将會有“強勢增長”。

汽車出口躍居世界第一

2023年,自主品牌表現亮眼。乘聯會資料顯示,自主品牌汽車全年零售市場佔有率為52%,較去年同期提升了4.6個百分點。其中,2023年12月,自主品牌汽車零售銷量為124萬輛,同比增長17%,環比增長8%,市場佔有率達到52.9%,同比提升了4個百分點。

豪華品牌方面,2023年12月,該細分市場零售銷量為32萬輛,同比增長23%,環比增長18%。與豪華品牌和自主品牌相比,主流合資品牌表現疲軟。2023年12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銷量為79萬輛,同比下降7%,環比增長20%。其中,德系品牌所占份額為20.5%,同比持平;日系品牌所占份額為16.5%,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美系品牌所占份額為7.3%,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

從2023年國内乘用車廠商零售銷量排名來看,排名前四的廠商中,自主品牌車企占據三個席位,比亞迪以全年270.6萬輛的零售銷量成績排名第一,緊随其後的是一汽-大衆(184.7萬輛),吉利汽車(141.2萬輛)與長安汽車(138.3萬輛)分列第三位和第四位。

對于自主品牌的優異表現,崔東樹認為,這主要得益于國内車企在新能源市場和出口市場獲得的增量明顯,其中頭部主流車企轉型更新表現較為突出。

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銷量創曆史新高。乘聯會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大陸乘用車出口(含整車與CKD,CKD意為全散裝件)383萬輛,同比增長62%。其中,新能源車出口104萬輛,增長43萬輛;燃油車出口279萬輛,增長104萬輛,奇瑞汽車、上汽集團、長城汽車、比亞迪等企業出口持續走強。

根據乘聯會整理的海關資料,中國汽車出口的數量和金額均達到世界第一。2023年1~11月,中國汽車出口476萬輛,出口增速為60%。“根據曆年12月出口走勢,正常情況下,中國汽車全年出口可達到526萬輛。而日本汽車在2023年1~11月的出口量為399萬輛,預計2023年全年出口量為430萬輛。”崔東樹表示,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将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一。

對于中國汽車出口暴增的原因,乘聯會方面解釋稱,自主品牌燃油車品質提升、智能化領先,帶來了競争力的提升。同時,自主品牌汽車引領電動車的國際潮流,開拓了海外市場新藍海。得益于出口單價高、利潤好,自主品牌依托出口也獲得了較大利潤,分擔了内銷的成本壓力,這些因素都促進了中國汽車出口量的躍升。

新能源車銷量增36.3%

出口之外,新能源車是國内車市增長的另一重要支點。

2023年,國内新能源乘用車累計批發銷量為886.4萬輛,同比增長36.3%,滲透率為34.7%,較2022年的28.1%提升了6.6個百分點。

其中,2023年12月,國内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110.8萬輛,同比增長47.5%,環比增長15.3%,滲透率達40.8%,較上年同期提升了7個百分點。具體來看,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為59.3%;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為33.2%;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7.4%。

随着自主品牌車企在新能源技術路線上的多線并舉,市場基盤持續擴大。2023年12月,廠商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達到21家(環比增3家,同比增8家),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量的92.8%(2023年11月為88.8%;上年同期為80.3%)。其中,比亞迪以約34.01萬輛的月銷成績穩居第一;之前一直穩居第二位的特斯拉中國(9.41萬輛),卻被銷量約11.75萬輛的上汽通用五菱超越,退居第三。

主流合資品牌中,“南北大衆”強勢領先,2023年12月其新能源車批發銷量約為3.05萬輛,占據主流合資純電動車約50.2%的份額。“這表明大衆堅定的電動化轉型戰略初見成效,其他合資與豪華品牌仍待發力。”崔東樹表示。

崔東樹預測,2024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有望達到1100萬輛,淨增量預計為230萬輛,插電混合動力車型和增程式車型,将成為新能源車市增長的主要動力。

展望未來,乘聯會指出,2024年1月有22個工作日,相對2023年1月份的18個工作日多4天。乘用車是消費品,節前消費時間長,消費拉動就更充分。1月的有效産銷時間很長,開門紅效果會很突出,是以2024年是消費大年。中國仍是2022年末乘用車普及率僅有千人195輛的低普及率國家,作為世界汽車工廠的中國,潛在新購群體規模巨大。(實習生 顧雪琪 對本文亦有貢獻)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