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早反對“兩個凡是”的上将,敢和江青唱對台戲,兒子是我軍中将

作者:雲頂尖尖

1977 年,衆多權威報紙刊登了以“兩個凡是”作為重點詞彙的社論和相關報道。該理念的落實使得原本引發廣泛争議的“左”傾政策得以重新樹立并深入人心,進而導緻撥亂反正事業進展緩慢。對此,社會上下有着相對複雜的反應。

在人民軍隊高層,有一批進階軍官陸續表達了自身的觀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平将軍,這位已故的總後勤部首任政委,乃是最先公開反對“兩個凡是”理論之人。

最早反對“兩個凡是”的上将,敢和江青唱對台戲,兒子是我軍中将

王平,原名蔡書林,1907 年生于湖北陽新。在這個不算寬裕的大家庭中,王平排行第六,家人們憑着堅韌不拔的精神撐起整個家庭。王平回憶道,那時候他很小就幫助父母勞動,撫養弟妹并照顧家人。由于先天優勢,王平時常超過同齡孩童半個身子。為了讓他上學,父母甚至不惜向親戚求助。

在鄉村學校,這位聰明勤奮的年輕人找到了一位傑出的老師——當地老秀才尹先生,通過後者的引導,王平開始接觸外部世界,逐漸養成閱讀習慣。在讀過一些先進書籍後,王平深感公平正義的重要性,開始主動參與農民協會活動。

最早反對“兩個凡是”的上将,敢和江青唱對台戲,兒子是我軍中将

1930 年,他加入中國紅軍 8 師,并在同年成為中共預備黨員。在那個火熱的年代,他曾曆任教導大隊政委、團政治處主任等職位,逐漸展現出優秀的上司才能。

盡管王平主要從事政治工作,但他在長征中的出色軍事表現也得到了戰友和上司的認可。特别是在紅 3 軍團 11 團擔任政委時,他帶領團隊艱苦奮戰,靈活應對各種突發情況,成功完成多項艱巨任務。

在 1935 年 4 月一次遷徙行動中,王平僅用不到六小時的時間便率領全團長途奔襲近百公裡,成功擺脫敵軍追擊,與主力軍團成功會師。由于他的突出貢獻,彭德懷評價其為“飛毛腿”,黃克誠更稱他為“橫掃千軍”。

最早反對“兩個凡是”的上将,敢和江青唱對台戲,兒子是我軍中将

另外,身高較高的王平總會在關鍵時刻發表動人演講以鼓舞士氣。全面抗日戰争時期,他在山西察哈爾地區努力擴大抗日主張影響力,獲得大量人力物力資助,最終成功從美國進口大批物資以支援蘇區工作。

解放戰争期間,王平指揮的部隊成功打通了延安至東三省陸路通道,并随後參加了解放石家莊及平津戰役,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最早反對“兩個凡是”的上将,敢和江青唱對台戲,兒子是我軍中将

在新中國建立後,王平參與了抗美援朝戰役并于後期任職志願軍部隊政委。他是最後一批回國的志願軍指揮官,最終被授予上将軍銜。

從北韓歸來後,王平任職解放軍軍事學院政委,負責培養新的一代卓越士兵。在特殊曆史階段,王平曾遭受沖擊,曾一度被關押。然而,在1975年複職後僅四個月,王平再次接到調動指令——去武漢軍區。

最早反對“兩個凡是”的上将,敢和江青唱對台戲,兒子是我軍中将

值得注意的是,該決定表明了國家對王平的信任和重視,鑒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影響,武漢軍區交給了王平。然而,當時恰好有一個防化連被江青選中作為試驗點,經常會有某些幹預行為出現。面對這種情況,王平并未過于關注,連江青親自寫的信也沒打開看過。盡管部下建議他有所應對,但王平以江青沒有軍隊管理經驗為由拒絕。

在反四人幫運動後,王平晉升為總後勤部政委。之後,他與張震(同屬中顧委成員)在軍隊内公開反對“兩個凡是”,進一步推動了真理标準的大讨論。

最早反對“兩個凡是”的上将,敢和江青唱對台戲,兒子是我軍中将

在八十年代期間,王平轉移至中顧委工作。1998年,時任91歲高齡的王平在北京逝世。此外,王平将軍的兒子範曉光也是解放軍的知名将領,曾擔任過成都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務,并且在200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