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答案:因為呂後把事情做絕了,武則天沒有把事情做絕。這也正印證了一句話: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呂後的掌權
這件事情如果從頭來講的話,估計得從劉邦當上皇帝,以及李世民當上皇帝開始講,但是我們中間掐一骨碌,直接來看看呂後和武則天是怎樣掌權的。
呂後的掌權比較悲哀,悲哀就悲哀在自己死兒子了。
好的,順着這個話題,我們先來簡單講一下:劉邦有很多漂亮的媳婦,在很多漂亮的媳婦當中他喜歡一個人,不是呂雉而是戚夫人。
而後來呂雉通過自己的諸多計謀,終于讓劉邦冊立自己的兒子為未來的皇帝,呂後就成為了未來的皇太後。
但是自己的兒子剛當了皇帝,就嘎嘣脆的死掉了。
要知道,如果皇帝死掉,是需要冊立令一個皇帝的,但是漢朝走向了另一條路,呂雉登台。
呂稚趁着自己兒子去世,在朝堂之上嚎啕大哭,隻不過這個哭有點奇怪,因為僅僅是張嘴卻沒有流下一滴眼淚。
然後呂雉就說道:因為我的兒子死了,如果天底下有人又鬧事情了怎麼辦?
緊随其後,朝中臣子們半脅迫半妥協的,把自己所有的兵權都交給了呂後,自此開始呂後掌權。
呂後死亡前的一些事情
呂雉拿到了至高無上的軍權,要知道在封建王朝隻要你擁有了絕對意義上的軍權,就能夠掌握天下的八成。
而呂雉現在已經基本掌握了大漢天下,在這個時候,她把所有的大将軍、所有的掌握權力的人通通踹到了一邊,把自己的兄弟們姐妹們給扒拉上來了。
也就是說在朝廷上出現了兩股勢力,第一股勢力是呂雉的家人,第二股勢力是非呂雉的家人。
于是在這樣一個絕對沒有交融的狀态之下,呂後以及呂後的家人越發的飛揚跋扈,他們說什麼做什麼,天下沒有人再敢管了。
直到呂後去世的那一天,把呂産、呂祿叫了過來。這倆是幹什麼的呢?不用講的太過于詳細,簡單來講呂後去世之後,這兩個人繼承了呂後的軍權。
但是沒有想到飯桶終究是飯桶,呂後為他們做了那麼多鋪墊,到頭來還是被别人給幹下去了。
從呂後沒有掌握軍權的這一刹那開始,整個呂家已經不再占有任何優勢,因為呂後在執政的時候得罪了很多的高官,得罪了很多有權勢的人,慢慢的新一輪的報複開始了,呂後的家人也都受到了牽連。
武則天的掌權
武則天掌權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概括:那就是老公不行,兒子不行,隻能自己撸袖子上了。
在武則天執政的最開始那一階段,她所殺的人要比呂後殺的還要多,她所做的事情要比呂後做的還要過分。
如果我們按照這樣一個縱橫對比來看的話,武則天死後整個與武則天相關的家人族人,通通都會遭到滅門之災呀。
但是并沒有,這就涉及到武則天掌權之後,大後期做的一些事情。
武則天做了什麼?
首先武則天冊立的那個人是自己的兒子李顯。
李顯喊武則天娘,武則天的家人也和李顯有親戚關系,有血緣關系。更要命的是,武則天從小在培養李顯的時候,一直告訴他:你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盡管李顯從最開始的小孩子慢慢的變成太子,再變成皇帝的這一個階段當中,受到了很多不公平待遇,甚至有的時候會有生命危險,但是李顯終究是一個善良的人。
而且李顯有着武則天的血緣關系,又和武則天的家人有着血緣關系,血溶于水,怎麼搞?
除此之外武則天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她死後,恐怕整個武家和李家兩大家族将會産生火拼,于是便把武家和李家下一代的掌權人全都叫了過來,不止一次的逼着他們發誓:一定要做世世代代的好夥伴。
換句話來說,武則天和李家的沖突非常的大,産生了很多的沖突。但是武則天的後代和李顯那一邊的族人關系并不沖突,也沒有特别大的利益關系。
最後一個小彩蛋
好的,我們講一下最後一點,李顯繼位之後有一個非常強大的敵人,這個人就是李旦。
而李顯因為才當上皇帝,位不高權不重,臣子們怎麼也不聽他的話,是以這個時候李顯就必須拉攏另一方勢力來合理的做搭襯。
這個時候,武家的人就堂而皇之的登上了朝堂,堂而皇之的享受着高官厚祿。
一直延續到安史之亂的大後期,因為整個朝廷發生了一次大洗牌,李家之人在朝堂上的話語權也沒有之前那麼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