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蘭倉驿站,“禮”人有禮

作者:隴南禮縣釋出

“群衆在哪裡,新時代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在禮縣,“蘭倉驿站”志願服務标準化陣地、特色化活動、精準化服務在各地遍地開花。

禮縣古稱蘭倉,自古崇文尚禮,注重以文化人。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中,該縣立足群衆差異化需求,發揮自身優勢、充分盤活資源,圍繞政務服務、城市服務、鄉村服務,以“專業化”“品牌化”“項目化”理念引領,打造“蘭倉驿站”。

上連天線,下接地氣。近日,記者深入“蘭倉驿站”采訪,所到之處、親眼所見,理論宣講深入人心、為民服務精準貼心、文明之風暖人暖心。

據了解,禮縣已建成“蘭倉驿站”1個服務中心、 26個客商驿站、 24個愛心驿站、 20個幸福驿站。

如今,一個個“蘭倉驿站”成了群衆津津樂道的“溫馨家園”,已累計接待客商160餘批次,服務群衆8萬餘人次。

标準化陣地

讓文明實踐“虛功實做”

“環境溫馨幹淨,文化氛圍濃厚,特别是書籍品類豐富,同學們都喜歡過來看!”

近日,在通過利用禮縣稅務局一樓大廳閑置資源打造的“蘭倉驿站”服務中心,幾名學生正利用午休時間安靜地閱讀,來自禮縣實驗中學的高二學生林棟說。

琳琅滿目的圖書、溫馨周到的服務、創意十足的非遺産品……記者了解到,這裡正在打造成為集服務群衆、展示形象、宣傳推介、開發創新于一體的服務中心。

蘭倉驿站,“禮”人有禮

“蘭倉驿站”服務中心圖書角。 冉創昌 攝

禮縣委宣傳部從業人員蘇熳介紹,“蘭倉驿站”由“中心根系”和“三支脈絡”共同組成,“中心根系”指蘭倉驿站服務中心,“三支脈絡”從政務服務、城市服務和鄉村服務三個層面,設立蘭倉客商驿站、蘭倉愛心驿站和蘭倉幸福驿站。

“服務中心主要協調指導全縣各行業部門參與‘蘭倉驿站’建設、标準化開展工作,為全縣各類志願服務隊伍提供志願服務場所,開展理論宣講、政策法規知識宣傳、禮儀文化輔導等工作。”蘇熳介紹道。

文明,讓生活更幸福。

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一大品牌,禮縣推動“蘭倉驿站”在各鄉鎮、縣直各機關、各企業和社會機構廣泛建設、全面發展、共同服務,進一步提升“蘭倉驿站”标準化建設和協調服務能力。

蘭倉客商驿站主要發揮接待客商、服務群衆功能;

蘭倉愛心驿站統籌銀行網點、通信公司營業廳、大型藥店、商超等,以服務群衆、奉獻愛心為主;

蘭倉幸福驿站重點聚焦鄉村“三留守一特困”人群,建立遍及各鄉鎮的标準化幸福驿站……

蘭倉驿站,“禮”人有禮

紅河鎮小高村蘭倉幸福驿站。 冉創昌 攝

“一半山色一半湖,驿站溫情惠萬戶。”坐落于秦皇湖畔的紅河鎮小高村蘭倉幸福驿站,便讓群衆更暖心、遊客更友善。

“依托區位優勢和文旅資源禀賦,小高村蘭倉幸福驿站對群衆和遊客免費開放設定愛心服務空間,并提供燒烤工具、漢服體驗、垂釣用具等租賃服務。”紅河鎮黨委書記尚永峰介紹。

特色化活動

讓文明建立“有裡有面”

“以前活動場所功能單一,現在設施齊全了,在這裡搞活動、排練,心情更加舒暢!”

1月3日,禮縣王府文化大院内熱鬧非凡,參加秦腔排列的王先生開心地說。

當日,這裡建立成新時代文明實踐蘭倉文化驿站,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不斷上演。而在一旁的書畫室内,幾名書畫愛好者正在揮毫潑墨、切磋交流。

蘭倉驿站,“禮”人有禮

蘭倉文化驿站文藝活動。

“在加強東西文化交流的同時,也提升了公共文化陣地服務能力,為全縣文化文藝工作者和愛好者提供一個學習、交流、傳播文化的平台。”禮縣委宣傳部從業人員王茹芸介紹。

她介紹,這裡以前是縣劇團的排練廳,為進一步豐富功能、發揮效能,禮縣緊抓"東西協作"政策,依托文旅資源優勢,統籌各方資源,對原有秦聲演藝公司文化陣地進行改造更新,建立了蘭倉文化驿站暨"山海情"文化教育訓練基地,成為志願服務活動的廣闊舞台。

建陣地,搞活動。如今,蘭倉客商驿站、愛心驿站、幸福驿站這三類驿站在服務中心的統籌下,堅持“項目化”運作,“專業化”服務,“品牌化”引領,各自獨立營運又互相銜接,“文明的種子”不斷生根發芽。

蘭倉驿站,“禮”人有禮

“蘭倉驿站”内的心願牆。 冉創昌 攝

值得一提的是,在“蘭倉驿站”建設中,随着志願服務載體的不斷創新,品牌效應也在持續發揮。

運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禮縣不斷深化“蘭倉驿站”、“秦小虎”微課堂等文明實踐“七新品牌”,做大做強“禮”人有禮文明實踐項目,将服務群衆理念紮根志願服務全過程。

同時,深入開展“全民學禮·人人代言”活動,将文明有禮、文明交通、文明旅遊、文明餐桌主題實踐活動融入百姓生活。

精準化服務

讓文明行動“見行見效”

“我們渴了冷了,就會進來喝杯熱水取取暖!”

時下,正值寒冬時節,室外寒風淩冽,但在位由禮縣稅務局一樓大廳的的“蘭倉驿站”服務中心,卻暖意融融。

在這裡歇息的環衛勞工蒲篩娃感歎:“這裡就和第二個家一樣!”

一台飲水機、一台移動充電寶、一個醫藥箱……一個個溫馨的“蘭倉驿站”,就是環衛勞工、外賣小哥等廣大群衆溫暖的家園。

蘭倉驿站,“禮”人有禮

環衛勞工在“蘭倉驿站”服務中心休息。 冉創昌 攝

從最困難的群體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着眼,從最具體的事情抓起,“蘭倉驿站”精準對接群衆生産生活需要,讓戶外勞動者和百姓有需求時“找得到”“肯進來”“能體驗”。

“對群衆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收集,通過蘭倉驿站這一平台集中解決,讓文明實踐不留缺口,讓志願服務沒有缺項。”禮縣委常委、宣傳部長任志遠介紹。

新時代文明實踐,既是為了群衆,也要依靠群衆。

蘭倉驿站一方面通過貼心服務赢得群衆支援,一方面也激發群衆開展志願服務的熱情,通過多形式、多角度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使其成為傳播黨的聲音、培育文明新風、傳承優秀文化的主陣地。

蘭倉驿站,“禮”人有禮

蘭倉幸福驿站内,愛心志願者給孩子們輔導作業。

記者采訪發現,禮縣以滿足群衆需求為目标,深入挖掘、整合、帶動更多家庭投身文明實踐,将更多農村黨員、“五老”志願者、身邊好人、熱心群衆等吸納進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伍中來……

如今的禮縣,踐行鄰裡互助、尊老助老、志願關懷的文明行動蔚然成風。

蘭倉驿站,“禮”人有禮!

來源:隴南釋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