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萬罰單!“毒面霜”幕後企業栽了

作者:品觀網

曾引發輿論動蕩的兒童“毒面霜”事件,近日迎來了最終結果。

1月2日,據廣州市白雲區市監局釋出的行政處罰資訊,廣州中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浩生物”)因使用禁用原料“他克莫司”生産紅色蝸牛嬰初霜以及杏莊園臻護霜(兒童型)、筱娃娃嬰親霜等産品,被罰沒共計110.05萬元。

百萬罰單!“毒面霜”幕後企業栽了

一位不願具名的監管人員提醒,“紅色蝸牛嬰初霜”事件隻是冰山一角,監管部門從國家到地方,均在多管道多方向開展化妝品風險監測工作,查找化妝品非法添加問題、潛在風險,“化妝品生産企業應依法依規規範生産,做好過程記錄,不要抱有任何僥幸心理”。

兒童化妝品添加抗生素

罰款超百萬

先簡單回顧一下兒童“毒面霜”事件:

2023年7月3日,“老爸評測”在微信、微網誌、抖音等多個社交平台釋出文章、視訊,曝光中浩生物備案生産的“紅色蝸牛嬰初霜非法添加他克莫司”,引發廣泛關注。

針對“老爸評測”的質疑,中浩生物當日釋出《關于紅色蝸牛産品的鄭重聲明》,直指老爸測評“無中生有,捏造事實,不知道所檢測的産品來自哪裡”,堅決否認違禁添加。

公開資料顯示,“他克莫司”是一種治療中度或重度皮炎的抗生素,人體長期接觸含抗生素的護膚品,易引起接觸性皮炎、抗生素過敏等症狀,易産生耐藥性,藥物殘留還可能導緻過敏反應等。中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中明确規定,抗生素類藥物不得作為生産原料及組分添加到化妝品中。

彼時,國家還未出台“他克莫司”在化妝品中的檢驗方法。關鍵時刻,國家藥監局官網于7月6日釋出“關于《化妝品中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的測定》的化妝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也就是說,在“毒面霜”事件曝光之後短短48小時,監管層就完成了“檢驗方法”的起草制定、對稿、審稿、審批、釋出工作。有業内人士分析,監管層如此快速響應補充法規漏洞前所未有,說明了對兒童化妝品違禁添加的重視。

緊接着,國家藥監局在全國部署該産品核查工作,廣東省藥監局責令中浩生物暫停生産經營,召回上述産品,并立案調查。

如今,随着廣州市白雲區市監局一錘定音,中浩生物違禁添加一案闆上釘釘:

據行政處罰書披露,中浩生物未按照化妝品生産品質管理規範的要求組織生産化妝品“紅色蝸牛嬰初霜”,違法所得為5萬元,貨值為72801.78元;其生産的“杏莊園臻護霜(兒童型)”和“筱娃娃嬰親霜”也被檢出禁用原料“他克莫司”,違法所得為15500元,貨值為25577.7元。

百萬罰單!“毒面霜”幕後企業栽了

廣州市白雲區市監局認為,中浩生物使用禁用原料生産嬰幼兒化妝品,符合《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規範行政自由裁量權适用規則》第十二條規定,給予從重處罰。由于該行為違反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六條和第三十條,被沒收違法所得15500元,罰款655000元。

與此同時,中浩生物還存在未建立并執行化妝品生産記錄制度、未執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未按照化妝品生産品質管理規範的要求組織生産等違法行為。

綜上所述,廣州市白雲區市監局最終作出如下處罰:責令立即改正上述違法行為,并處一、警告;二、沒收紅色蝸牛嬰初霜1盒;三、沒收違法所得65500元;四、罰款1035000元。

行業“慣犯”

旗下218款産品均被“登出”

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顯示,中浩生物成立于2017年3月16日,注冊資本1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化妝品批發、化妝品零售,Ⅰ類醫療器械、Ⅱ類醫療器械以及消毒劑的生産銷售,法定代表人為方波。

早在2023年8月25日,中浩生物就曾爆雷——因未經許可擅自遷址生産“嘟卡嬰兒潤膚乳”“紅色蝸牛嬰兒潤膚乳”,被視為未經許可從事化妝品生産活動,違反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被廣州白雲區市監局處以罰款11萬元。

另經查詢,此次爆雷的“紅色蝸牛嬰初霜”,曾由廣州恒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恒瀾生物”)備案生産。2022年10月,恒瀾生物因生産的“嬰貝萱嬰膚霜”和“嬰康益生元身體乳”,被檢出化妝品禁用物質“氯倍他索丙酸酯”、“鹵倍他索丙酸酯”和“賽庚啶”,被吊銷《化妝品生産許可證》且被禁業10年,公司法人吳顯斌以及生産負責人莫增慶,均被處以終身禁業。恒瀾生物旗下包括兒童化妝品、面膜、眼霜等172款産品,也先後被“登出”。

這是新規出台後化妝品行業第一個生産負責人被禁業的案例,但頂格處罰下,仍上演了“新瓶裝舊酒”的操作。抖音部落客@老爸評測-老白就一言指出,莫增慶曾是中浩生物的法定代表人,被禁業後換成其他法人,由中浩生物繼續生産銷售恒瀾生物所取消備案的産品,包括“紅色蝸牛嬰初霜”。

如今,中浩生物的“馬甲”被徹底揭開。《化妝品觀察》搜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現,上述“紅色蝸牛嬰初霜”已于去年7月13日被“登出”,值得注意的是,中浩生物旗下多款嬰童護理産品備案也在同日被“登出”,涉及“杏修璞護保濕潤膚面霜”“杏修璞護霜(嬰兒型)”“筱娃娃嬰親霜”“嘟卡珍膚霜”等46款産品。

百萬罰單!“毒面霜”幕後企業栽了

截自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

“冰山一角”

2024年監管層重錘“激素寶寶霜”

事實上,從“大頭娃娃”到“毒面霜”,兒童化妝品違規添加激素、抗生素,一直是行業頑疾。

《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第十二條已明确指出,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受托生産企業應當嚴格執行物料進貨查驗記錄制度,企業經評估認為必要時開展相關項目的檢驗,避免通過原料、直接接觸化妝品的包裝材料帶入激素、抗感染類藥物等禁用原料或者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百萬罰單!“毒面霜”幕後企業栽了

截自《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

他克莫司等違禁原料到底是不小心帶入還是人為添加?某業内資深人士指出,大多是人為添加,就看是原料商的行為還是工廠的行為,“不管源頭在哪,牽連的都是大批化妝品”。

而“起效快”或是企業铤而走險違禁添加激素、抗生素的主要原因。某兒童品牌法規負責人直言,嬰幼兒容易出現濕疹、尿布疹等問題,護理比較困難,而激素、抗生素成本較低、效果顯著,因而被一些企業違法添加到兒童化妝品中。

正如其所言,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紅色蝸牛嬰初霜”就因“應對寶寶濕疹效果立竿見影”而被不少家長所推崇。

為根治化妝品産業發展病竈,肅清化妝品市場環境,監管層已重拳出擊。

日前,有“母嬰第一股”之稱的金發拉比婦嬰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就因生産的貝比拉比蛋黃油被檢出含有黃體酮,被處以260萬罰款。《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明确指出,黃體酮在内的7種組分均為性激素,禁止添加在化妝品中。

另據《化妝品觀察》不完全統計,自新規實施以來,涉及兒童化妝品的頂格處罰有4起,其中3起案例都涉及違禁添加,涉案公司均被吊證、10年禁業,而公司法人都被處以終身禁業。

百萬罰單!“毒面霜”幕後企業栽了

化妝品違禁詞網創始人李錦聰表示,生産企業要高度重視“原料安全”問題,杜絕違禁添加,尤其是兒童化妝品,一個原料安全問題可能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導緻旗下所有品牌和産品“全軍覆沒”,“原料安全注定了産品安全,化妝品的安全是監管的底線”。

上述不願具名的監管人員則透露,2024化妝品監管趨勢可以概括為“主動篩查,冒頭就打”,即聚焦祛斑美白、祛痘、兒童類、染發類化妝品等為重點産品,以兒童類/染發類生産企業、委托生産企業、城鄉結合部經營企業、網絡銷售平台等為重點關注對象。

據悉,目前,國家及各省的風險監測已覆寫化妝品全品類、全平台(抖音、快手、淘寶、京東、唯品會等)、線上線下同步開展,“來自投訴舉報平台、全國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輿情監測來源資訊越來越被監管部門重視,且監管部門突發應對越來越迅速,24小時内就能出初步結果”。

此言非虛,就在今日(1月8日),國家藥監局釋出“關于6批次化妝品檢出禁用原料的通告(2024年第2号)”,其中就有3批次為兒童化妝品違禁添加,包括廣州恒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的“百萃甯嬰兒保濕修護霜(批号HLFC2601)”, 江蘇嬌顔芭比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産的“愛無可及嬰兒草本益膚霜(批号221004-1B)”,以及上海貞賢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産的“諾必行嬰寶護膚霜(批号Z3A0701)”。

百萬罰單!“毒面霜”幕後企業栽了

毋庸置疑,監管趨嚴,兒童化妝品的品質安全更是重中之重,非法添加禁用物質更是不可觸碰的紅線,新的一年,注冊人、備案人作為化妝品産品品質的第一負責人,應當好把關人,嚴控産品品質安全。

【版權提示】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品觀網/品觀APP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對本站其他内容有授權需求,請聯系[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