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難怪如來不敢殺孫悟空,不是實力不夠,看降服悟空後他說了啥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孫悟空,西遊記中的齊天大聖,其妖孽之力令天庭都為之感到頭痛。然而,如來佛祖卻不敢輕舉妄動,究其原因,不是因為如來實力不濟,而是因為降服孫悟空後,如來說了一番令人深思的言辭。這個引人入勝的曆史之謎,讓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來佛祖與孫悟空之間的關系,揭示孫悟空被降服後如來所說的言辭,或許其中蘊含着更深層次的哲理和智慧。這個引人入勝的曆史之旅将引領我們穿越時光,一同探讨西遊記中這段令人百思不解的神秘場景,揭示其中的曆史、文化與信仰的多重層面。

難怪如來不敢殺孫悟空,不是實力不夠,看降服悟空後他說了啥

一隻來自花果山的猿猴如何闖上天宮?

在遙遠的東勝神洲,有一座森林茂密、群猿成群的花果山。每當春風化雨之時,這座山便生機勃勃,遍地綠草環繞。一日,一塊被雷劈中的仙石在山間裂開,一隻聰明可愛的小猴子從石縫中爬了出來。他就是日後攻占花果山、稱霸水簾洞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小猴子天生神通廣大,很快便在林中站穩了腳跟,自立為王。但他反骨向上、桀骜難馴的性格注定了他難以甘心永遠隻在這一方小天地遊離。于是有一日,孫悟空下定決心,要離開自己熟悉的山林,去外面的世界闖蕩,尋找長生不老之藥。

難怪如來不敢殺孫悟空,不是實力不夠,看降服悟空後他說了啥

路漫漫其修遠兮,行者曆盡千辛萬苦,終于得到一位仙人相助,學會了七十二般化身法術與一身仙通本領。當他凱旋花果山時,驚訝地發現自己離開的那幾年光景,林中已經換了好幾批猴子王。看着林中這些猴兒們争權奪利,生老病死的悲苦命運,孫悟空心中湧起了一股熱血:他要成為猴子中的霸主,建立一個沒有煩惱,永遠歡樂的世界!

一個個猴子看着孫悟空身上所發出的金光,無不感歎他已變成一個真正的仙人了。很快,孫悟空便憑借自己超人的力量和威望,擊敗所有的猴子武将,攻占了花果山,自稱為美猴王。他指令群猴開鑿水簾洞,在洞中建立了水簾洞72洞天殿的宮殿。在這裡,他成為了猴子們心目中的大聖,掌管着72變法術與如意金箍棒的尊貴寶物。大家歡呼雀躍,不再為老死愁煩,重拾了歡樂的天性。

難怪如來不敢殺孫悟空,不是實力不夠,看降服悟空後他說了啥

一猿得道,群猿仰天

孫悟空自立為王的日子裡,每一日都過得無比快樂。然而好景不長,猴子們的無知終于為孫悟空帶來了麻煩。那一年春暖花開之時,水簾洞裡的猴子們都跟随大聖外出踏青。忽然,一隻小猴饑腸辘辘,在路邊找吃的果子。他擡頭發現樹上長着顆大鮮果,正打算爬上樹去摘那果子,一個老太婆攔住他,說這個果子是仙人家的靈芝果,不能吃。

然而小猴哪裡知道什麼靈芝果,隻當是老太婆在耍他。他不依不饒,偏要上樹去摘那果子吃。孫悟空趕緊上前勸阻小猴,可惜已經晚了。隻見老婆婆突然化身為一個高大的神人,一腳将猴子踢下山崖。孫悟空見狀勃然大怒,舉起金箍棒就是一通猛擊。誰知那仙人法力高強,竟然抓住了大聖的金箍棒,将他摔在地上。

原來那仙人就是蟠桃會上多次失手,沒吃到仙桃的郁悶真仙老君,他正好出門采藥,被孫悟空無禮的舉動激怒。一番大戰過後,孫悟空終于認清老君的身份,連忙跪地認錯。老君這才收起法力,把大聖放回花果山。但他心中已經記恨上了孫悟空,決定要向玉帝告發大聖的罪名。

難怪如來不敢殺孫悟空,不是實力不夠,看降服悟空後他說了啥

孫悟空闖龍宮,得罪天庭

老君上天宮告狀的事兒,讓孫悟空難以釋懷。他不甘心就此認輸,心想自己也去天宮走一遭,看看到底是什麼地方。于是他召集猴子們開宴,說要上天宮探親去了。大聖歪打正着,居然真在靈霄殿偶遇了他的石縫中自己出生的原因——他是一塊天上掉落人間的仙石,打在華光洞裡才有的靈氣,化作一個會說人話的猕猴,是以他才不同于普通猴子,有通天徹地的本領。

玉帝得知大聖乃是千年難逢的靈猴,喜出望外。他封孫悟空一個閑散無聊的官職,叫個馬官,意在軟禁他。大聖哪裡肯聽命于人?他立馬辭了官,騎着雲歸花果山去了。這下玉帝的臉都丢盡了,大怒之下,他派天兵天将捉拿孫悟空。誰知大聖不同凡猴,一個筋鬥足以跨出幾萬裡。想要捉拿他簡直難如登天。

難怪如來不敢殺孫悟空,不是實力不夠,看降服悟空後他說了啥

無奈之下,玉帝隻得打起東海龍王的主意。他知道東海龍宮有件傳說中的兵器如意金箍棒,隻要得此物入手,沒準能制得住這個逆天的大猴子。于是他把龍王召來一通威逼利誘,要他拿出金箍棒以助天官。

龍王雖不甘心,奈何玉帝乃自己的主上,隻得領命前去花果山找大聖。他對大聖謊稱天宮有仙緣,請他再上一遭。孫悟空哪裡肯上當?二話不說就搶了龍王的寶物,順手取了倚天劍和定風波,才高高興興地回到水簾洞。這下龍王欲哭無淚,隻得再一次上表玉帝,控告孫悟空的罪行。

難怪如來不敢殺孫悟空,不是實力不夠,看降服悟空後他說了啥

如來佛祖鎮壓大聖 五指山下囚禁五百年

一場大戰在所難免。玉帝這次直接派出了全軍,前去捉拿孫悟空。隻見水簾洞外殺氣騰騰,十萬天兵壓境而來。孫悟空也不示弱,縱上九霄雲,在半空中施展出通天徹地、橫行無礙的本領來。就在兩軍對峙之時,趁虛而入的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勢力——南海龍王怒不可遏,命他兩個外甥去報了這個仇。他們化身為打獵的獵人,趁機抓走了水簾洞裡的衆多猴子,将大聖引出洞外。

這下大聖着實火冒三丈,他放開手腳與南海龍王的外甥大戰起來。兩方交手數日,難分難解。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玉帝使出了殺手锏——他請來了佛教的大神,萬仞山第一高手如來佛祖。如來神通廣大,不過數言語,便讓南海龍王的兩位龍子先行下山。隻見他手中突然多出一個大金桃,與大聖打了個賭局。

難怪如來不敢殺孫悟空,不是實力不夠,看降服悟空後他說了啥

這賭局的内容很簡單:大聖若能跳出如來手心,如來就放他回山重建水簾洞;若跳不出,他便要受罰鎮壓五百年。大聖豪言壯語,自信滿滿。他施展了通身解數,無奈如來法力太過強大,最終他無法跳出佛祖的手心。如來勾勾手,五指一抖,化出了一個大山,将大聖從高空摔落人間,壓在了五指山下。

為了防止大聖再生事端,如來還在山上加持了一道咒語:五百年之内,大聖都無法掙脫這座大山的禁锢。看着大聖在山下發狂,卻什麼都做不了,如來這才放心離去,将此事禀告玉帝。至此,孫悟空終于為自己一時妄為的行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被囚禁于五指山下長達五百年之久。

難怪如來不敢殺孫悟空,不是實力不夠,看降服悟空後他說了啥

如來為何不殺大聖?其中緣由令人出乎意料

如來佛祖替天宮收拾了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猴子,本是大快人心的事。畢竟大聖在天宮鬧了那麼久,打傷了那麼多天兵天神,罪該萬死。如來此舉無疑是替蒼天除害,為天宮出了口惡氣。

但令人不解的是,如來并沒有選擇最直接有力的手段——直接斬殺大聖。他隻是用法力将大聖鎮壓在五指山下,限制了他五百年的自由。這對一個在天上鬧了那麼大亂子的妖猴來說,無疑是寬大的處理方式。

那麼,如來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他為何不直接結果大聖的性命,而隻是将他鎮壓五百年?這裡面定然有着我們不得而知的原因。或許,大聖的價值遠比他的罪過更加重要,這才是如來留他于人間的真正考量。

難怪如來不敢殺孫悟空,不是實力不夠,看降服悟空後他說了啥

我們不難發現,身為佛教創始人的如來佛祖一直秉持着佛法中的核心思想——寬恕與慈悲。當玉帝與天宮無數神仙都在怒不可遏,要置大聖于死地時,如來不疾不徐,反而給了他重新贖罪的機會。

這與佛教“普渡衆生”的理念是統一的。或許在如來眼中,大聖隻是一隻迷途知返的猴子,盡管他的行徑愚昧,但也值得饒恕。況且他也的确擁有非凡的實力,隻要改過自新,未來是非常有用之才的。

難怪如來不敢殺孫悟空,不是實力不夠,看降服悟空後他說了啥

是以,如來的選擇也就不難了解了。他沒有殺死大聖,而是限制了他的自由。長達五百年的時間,将足以讓大聖檢討前塵往事,重新做人。如來的這一決定無疑給了大聖一個瀕臨絕路的機會,也預示着他未來或許能扶正西天,造福天宮。

當然,依如來佛祖的智慧,其中定然也有我們不得而知的深意。或許這一切都在他的計算之中,大聖隻是他布局中的一個棋子。我們不得而知未來天宮取經的這一切都在如來的掌握之中。是以,如來才會留住大聖的性命,給了他改過自新的機會。

難怪如來不敢殺孫悟空,不是實力不夠,看降服悟空後他說了啥

結語

500年的時光轉瞬即逝,大聖終于等來了如來兌現諾言的這一天。當如來和尚取經路過五指山時,他點化了大聖,解開了他身上的封印。其時大聖早已悔過前非,一心想彌補自己的過錯,立功贖罪。

如此,在如來和尚的領路下,大聖從一隻隻知撒野的猴子,逐漸成長為護法西天、戰力無雙的大英雄。或許,這一切都在如來佛祖的預料之中。他沒有選擇殺死大聖,正是因為明白猴子本性難移,更看重大聖日後護法功德的巨大價值。

人生如戲,全憑演繹。大聖也終于在五百年的苦難曆練中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如來的寬恕與慈悲讓他重生成為一個全新的自己,這便是他留下大聖性命的真正意義。